編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人民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也是觀察中國的一扇窗口。每年全國兩會都備受國內外矚目。總書記在兩會上説過哪些高頻詞?歷年政府工作報告都關注哪些領域?代表委員都討論了哪些議題?媒體和網友最關心哪些話題?央視網特別推出《AI看兩會》系列特稿,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角度帶你解讀歷年兩會。
成其事者利其器。
在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全國兩會報道成為各大媒體各顯神通的“競技場”和媒體融合成果集中呈現的“展示廳”。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均以創新的理念、改革的勇氣、開放的格局、奮進的姿態,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全媒體理念,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為億萬人民呈現有深度、有溫度、有新意、接地氣的兩會報道。
“兩會時刻”再度開啟,央視網帶你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一起回顧,感受全國兩會融媒體報道創新的魅力。
終端多樣化 “ 融”媒擺矩陣
“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已佔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達70.4%,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融媒體時代,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微博、微信、App、網站等新興媒體相互融合。
順應時代發展,全國兩會融媒體報道堅持産品形態創新與內容創新並重,加強技術整合和平臺整合,形成了跨媒介融合傳播新模式,進一步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芯與屏”充分“融進來”“動起來”。
2020年5月22日下午,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程網上直播。約800公里外,河南省商水縣許寨村,種糧大戶劉天華拿起手機,實時觀看審議現場:“代表們對‘三農’提出的建議,我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時度效是檢驗新聞輿論工作水平的標尺”,他要求不管是主題宣傳、典型宣傳、成就宣傳,還是突發事件報道、熱點引導、輿論監督,都要“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
目前全國已經有數十家媒體建立了“中央廚房”,通過融合指揮部和生産線,實現媒體融合生産和全平臺分發。
新技術上下功夫 “智”媒體中見真章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程桔在武漢演播室伸手,與北京的主持人“雲握手”。
5G網絡傳輸和全息成像技術讓身在異地的代表與記者跨越時空“相見”,人工智慧驅動的3D版AI合成主播穿梭于演播室不同虛擬場景中,“5G+4K/8K實時傳輸”和“AI快速剪輯”等技術成果實現廣泛運用……2020年全國兩會報道“科技范兒”十足。
以“智”取勝,著力形態創新。從自拍桿到搖一搖,從VR視頻到移動直播,從機器人到媒體大腦,基於新技術革命的兩會融媒體報道快速迭代。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縱深之旅已經開啟,沿途景色正次第呈現。
跟上受眾腳步 滿足受眾需求
“讀者在哪,受眾在哪,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
2018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自人民,為了人民,每一項議案提案建議,都是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時代擔當。
凝心聚力,連接黨心民心,網友們的每一個真誠期待,也都像百川歸海,指向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2020年5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齊莉莉在遼寧代表團分組審議兩高報告會場,通過視頻聽會並蒐集採訪素材。
無論是提案議案解讀還是報告數據分析,媒體對全國兩會的報道始終把讀者裝在心裏,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大寫加粗是媒體人不變的堅守。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人口紅利呈現“板塊漂移”特徵:
呈現“從城到鄉”遷移特徵,數字鴻溝進一步縮小。
呈現“從東到西”遷移特徵,截至2020年12月,中西部網民規模較2016年增長40%,增速較東部地區高12.4個百分點。
在網絡覆蓋方面,貧困地區通信“最後一公里”被打通,貧困村通光纖比例達98%。
這些特點,在全國兩會媒體報道傳播規律中都得到了印證。
啟航“十四五”,做好媒體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李丹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