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廠長陸鴻:逆襲人生

最美人物 來源:央視網 A-A+

央視網消息:蘇州吳江區平望鎮東張路上的一家生産相冊的工廠裏,工人們正在忙碌工作,與一般工廠不同,這家工廠裏的好多工人都身有殘疾,工廠的老闆陸鴻也是一位腦癱患者。前一陣子,陸鴻的勵志故事陸續被媒體報道出來,很多人稱他為中國的“阿甘”。

相冊上精美的印畫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陸鴻操著一口並不算流利的口語介紹著這些各色花樣的相冊,有景點的、有商業品牌的、有古代文人字畫的……

陸鴻的企業現有42名員工,其中30人是殘疾人。在陸鴻的帶領下,他們生産出來的相冊通過網絡銷售遍佈全世界,年營業額預估將會達到1000萬元。

1000萬這個數字對陸鴻來説意味著什麼?“其實我也並不是説要賺多少錢,只是我想把這個廠給穩定下來,讓大家都跟著我有飯吃。”

“跟著自己能有飯吃”是陸鴻看得最重的一點。因為剛開始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不相信他,畢竟正常人開工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腦癱患者?陸鴻很感激工廠裏的同事們,因為這些人肯“看得起我、相信我”,所以不能辜負他們,一定要帶他們一起奔小康。

經歷人生至暗時刻後向命運宣戰

肩負責任,又懷揣感激,在擁有這樣的心態之前,陸鴻也曾經歷過一段他稱為黑暗的時光,10個月大時的一場高燒引發的中毒性腦炎給陸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小腦指揮神經失常影響了肢體和表情的控制。

現在的陸鴻從肢體動作到語言表達,都是經過長期練習的結果。伴隨著陸鴻的成長,外人的指指點點總是難以避免。小陸鴻走到哪,很多人都盯著他看,小陸鴻不解地問媽媽為什麼大家都在看他,每當這時,媽媽就會告訴他是因為他們都喜歡他。

小時候媽媽可以用善意的謊言來保護他,長大以後,和別人的不一樣,讓陸鴻更切實地感受到了痛苦。

上不了體育課,被同學孤立……陸鴻漸漸開始厭學,但媽媽説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反正我性格也比較孤僻,不想見人,也不想跟人家説話,慢慢讀到了初中畢業。”

儘管成績達標可以上高中,但陸鴻的父母選擇讓他進入一所畢業後包分配工作的中專。畢業後,同學們都有了出路,陸鴻再次因為身體原因被“剩”下。去學校挑人的負責人對陸鴻的媽媽講:“你看看你兒子,實際上我養一隻狗都比他要好多了,他連狗都不如。”

陸鴻就在一旁聽著。儘管是夏天,他的汗毛還是立了一身,冷意很久消散不去。

半年時間裏陸鴻意氣消沉,當時他的父親得了嚴重的氣管炎,久治不愈,家庭的經濟狀況也越發窘迫。

找工作屢屢被拒之際,他的叔叔給他介紹了一份去25公里外的地方跟著學敲白鐵皮的營生。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陸鴻決定學習騎自行車上下班,但要實現這個想法,先要學會控制自行車。

摔了多少跤?陸鴻自己也不記得了,只是當媽媽問他怎麼搞得全身都是泥時,他要編出各種理由搪塞過去。

最後,陸鴻做到了,他不僅可以控制自行車,而且可以每天騎車往返50公里的路程。他的收入不足以給家裏帶來太大的幫助,但足以讓他快樂。

這份工作持續了兩年,因為生意並不景氣,陸鴻主動提出離開,想自己創業。

比起微薄的收入和騎自行車的技能,這段經歷帶給陸鴻的最大收穫還是讓他意識到:既然我能掙錢,能控制住自行車,那我也一定能掌握住自己的命運。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鴻的創業從擺攤開始。2003年,因為攤位相鄰,陸鴻認識了沈春妹。漸漸地,沈春妹被陸鴻的踏實和幹勁打動,相識一年後,兩人結婚。從此,陸鴻的人生目標不再只是證明自己有用,他開始要承擔起支撐家庭的責任了。電話亭、網吧、超市……陸鴻一連串開了六家店舖。

感覺影視後期能賺錢,但到底怎麼做陸鴻也沒想好。一次偶然的機會,陸鴻結識了一名攝影師,他們在一場婚禮上的合作很成功,陸鴻果斷把店舖都關掉,一門心思製作婚禮錄像,一年下來陸鴻掙了十多萬。因為做婚禮錄像需要購買一些視頻類素材,積累多了,陸鴻就開了一家專門出售視頻素材的網店,而這件事讓他又結識了一位老教授。

在老教授的指點下,陸鴻去學了攝影,租了門面,開了一家照相館。陸鴻的絕活就是後期修圖,無論被拍攝者的狀態如何,他都能修出讓顧客滿意的相片。

搞起實體照相館後,陸鴻也沒忘了把業務做到網上,網上銷售總有顧客跟他要和照片配套的相冊。為了滿足買家的需求,陸鴻找到了一款價格挺貴的手風琴相冊,先是直接轉手賣給顧客,但因為生意越做越好,陸鴻和妻子商量決定開始製作相冊,製作相冊不能純手工,有人向他提議購買壓痕機,但是這次創業並不順利,陸鴻投入的幾十萬打了水漂,與合夥人也一拍兩散。

妻子拿出了10萬元私房錢,岳母騰出自己的房子,陸鴻從家庭作坊開始重新做起,但家庭作坊並不安全,不符合當時開展的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要求。一籌莫展之際,吳江區殘聯向他伸出了援手。

2017年,吳江區委區政府開始採取政府兜底保障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相結合的形式推進殘疾人事業。殘聯找到當地一所廢棄不用的小學,通過村委會和租戶協商轉租給了陸鴻,陸鴻的工廠搬到了小院裏。

三年的時間,陸鴻的相冊廠從家庭作坊漸漸發展,成為擁有42名員工的正式企業,陸鴻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陸老闆。

去年疫情開始,工廠一度停工,訂單取消,工人全部在家隔離,獨自堅守的陸鴻堅持給工人們發工資,終於挺到了復工,等來了訂單,最終在“618”翻了身,當月銷售量做到了200萬,是疫情前的兩倍。

“好多人説好像是我幫助了好多殘疾人,其實他們是我的寶貝。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所以我特別感恩。”説著,陸鴻又綻放出了一個極具感染力的笑容。(文/王若怡 校對/陳延輝)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