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行走在北京大興區新鳳河畔步道,微波蕩漾,碧水藍天。3年前開始的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讓曾經的“臭水河”如今成了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一批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
“十四五”開局之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征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做出了決策部署,生態環境保護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
“現在每棟樓裏面都沒有垃圾桶了,需要自己分好類拿到樓下的垃圾站去。”家住重慶市渝北區的崔敏告訴記者,自從實施垃圾分類後,樓道裏乾淨又衞生。
重慶將“無廢城市”建設視作提升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從城市整體層面深化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改革,推動“無廢社會”建設,探索出一條“無廢城市”建設之路。
“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交上了亮麗的答卷——
空氣質量改善有目共睹。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為87.9%,超出“十三五”規劃84.5%的約束性目標。北京市這個秋冬季到目前為止沒出現重污染天氣,迎來了連續超過40天的優良天。“這在北京有PM2.5記錄以來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效。”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
水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8.2%,城市裏的“臭水溝”“黑池塘”基本消失;長江流域首次實現劣Ⅴ類水體“清零”,幹流首次全部實現Ⅱ類及以上水質。
紮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完成了農用地的土壤污染狀況詳查,2020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在近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生態環境部介紹,“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
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指出,這5年是迄今為止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5年,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完成,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成色。
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
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八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上,深圳原副市長、哈工大(深圳)經管學院教授唐傑説,深圳就在碳排放達峰的路上,雖然不能確定哪天哪個時點達峰,但是深圳在2019年至2020年間處在一個穩定達峰區間。
2010年成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後,深圳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從源頭到末端展開行動,包括交通、建築、産業、能源結構、碳市場等各個方面。
目前,深圳全市專營公交車輛已全部實現純電動化,出租車也基本實現純電動化。深圳市交委相關人員曾提供了一組數據,全市2萬多輛純電動出租車一年可減少的碳排放量達85.6萬噸,相當於深圳6個梧桐山風景區綠色植被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碳減排與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生産生活方式全方位變革的關係十分密切。多年來,我國已經積累了不少協同推進減污降碳的工作經驗,碳排放權交易也打開新局面。2011年以來,我國在7個地方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覆蓋電力、鋼鐵、水泥等20余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共進行了4.3億噸的二氧化碳交易,總交易額接近100億元。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繼續前行在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中,“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是重要一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應對氣候變化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積極部署碳減排措施,提出減污降碳協同效應。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表示,“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部門將抓住“降碳”這個總抓手,推動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並鼓勵一些重點行業率先達峰。
據最新消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也將加快啟動,並逐步擴大覆蓋行業範圍,豐富交易品種和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
通過應對氣候變化,調整優化環境治理模式,加快推動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轉變,降低碳排放,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2020年12月20日,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袁大灘煤礦礦井水深度處理項目聯調全面開始。經過十幾天聯機調試,該項目目前各工藝段運行穩定,硫酸鈣結晶順利産出,金正環保獨家創新的“工藝包”,成功解決了我國數十年來處理高硬度廢水運行成本高的難題。
按照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的最新要求,全國有千余個煤礦面臨着礦井水控鹽“零排放”的需求。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黃潤秋指出,我國生態環境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緩解,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質量的改善總體上仍屬於中低水平上的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國提出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十四五”時期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從堅決到深入,一詞之差,將帶來重大的轉變。
“深入”意味着觸及到矛盾和問題的層次更深、領域更寬、要求更高。據徐必久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按照“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思路,繼續開展污染防治行動,推動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的突破。
“下一步,我們將抓緊研究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頂層設計,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黃潤秋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