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母親後,做全職媽媽你後悔了嗎?

來源:央視網 | 2020年12月02日 09:57
央視網 | 2020年12月02日 09:5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一天24小時,有人把時間交給工作,有人把時間交給孩子,有人把時間交給家人,也有人把時間留給自己。成為母親,是一場體力與精力的較量,也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遠行。央視網特別策劃《成為母親》系列原創深度報道,旨在探討當下女性所面臨的角色轉換以及不同階段的認知和感悟,探尋身份背後,各種人生標簽的可能性。

——題記


  央視網消息:(記者 蔡純琳 闞純裕 孟利錚)今年四月,阿颯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自己做全職媽媽的經歷和感受,一週內她收穫了10萬多粉絲,很多人在評論中重復著她短視頻中的文字:“孩子誰都拴不住,唯獨拴住了媽媽。”

  阿颯説她也不知道這個視頻為什麼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只記得拍視頻之前自己大哭了一場。

  選擇

  很多人做全職媽媽,並非計劃內的事情。對阿颯來説也是一樣。  

  生孩子之前做主持、開公司、當老闆,用阿颯自己的話説“不能説光鮮亮麗,但每天都朝氣蓬勃”。很快,阿颯和老公在鄭州買了房子、車子,雖然每月還著房貸車貸,但日子過得充實。

  25歲,阿颯迎來了自己的雙胞胎寶寶,老公工資遠遠不如自己,孩子剛滿百天阿颯就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媽媽和婆婆一起幫忙帶兩個孩子,她將家搬到了自己的工作室,樓下工作,樓上生活,最忙的時候是哺乳期,每隔兩個小時就要上樓喂一次奶。

  那時阿颯覺得挺辛苦的,但有了孩子比原來辛苦一些也正常。“我當時真的以為我們的日子會永遠那樣下去,我們會一直在那個地方工作、生活直到孩子們長大。”

  可孩子兩歲的時候,阿颯一家的生活軌跡完全變了。老公因為工作原因去了北京,這意味著阿颯必須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家庭,又考慮到婆婆、媽媽都跟著背井離鄉,阿颯還是面臨了“工作還是孩子”的選擇。

  她關掉經營了7年的公司,回到了縣城自己父母家裏。阿颯説:“這樣婆婆可以跟公公團聚,我自己的媽媽和爸爸也能團聚。孩子也不用做‘留守兒童’。”可阿颯的父親對這個“選擇”卻很不滿,曾多次對阿颯説,不工作、長期異地分居不是辦法,還是要找機會到一起。

  爸爸的話阿颯明白,但是如果非要一個人面臨選擇和做出一些犧牲的話,她還是覺得得是自己而不是老公或者公婆、父母。

  時間向前推6年,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從沒有列入過李二娃對未來的規劃。

  李二娃是個對自己很有要求的女性——彼時她的事業風生水起,生活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結婚之前她就給自己和爸媽分別置辦了房産。這樣一個獨立女性本打算休半年産假便工作賺錢:“孩子讓姥姥帶著,再請個家政阿姨,不能跟家帶孩子。”

  但計劃跟不上變化,兒子剛出生便動了手術,照顧術後的新生兒程序更加複雜,“要記很多醫囑。老人和阿姨是肯定不行的。”李二娃的復工計劃一拖再拖,她慢慢發現,“現在帶孩子完全不是給孩子吃飽餵大的事了。”

  兒子出院的那一刻,李二娃的想法徹底改變了:“這麼小個人,遭這麼大罪來到這個世界上,我是他完全依靠的人,一定要用全力好好地讓他長大。”

  李二娃決定把重心轉移到家庭,對於這個決定,她的“隊友”(老公)雖然感到驚訝,但也很配合。

  同樣的選擇,楊淺在29歲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時也遇到了。那是2015年11月。擺在楊淺面前的問題是:丈夫因為工作關係一週只能回家一兩次,公公婆婆遠在外地,爸爸要上班,媽媽身體不好,誰來帶孩子?

  “只能我辭職了。”楊淺思慮再三還是下定了決心。丈夫的收入比自己高出不少,養家問題不大,楊淺説:“我們也商量過,他主動提出把大部分工資都交給我管。”

  對於全職後的日子楊淺想象過,但真正成為現實卻有點準備不足。

  消失的自我

  女兒小悠出生了,楊淺的生活完全換了一種樣子。

  她通常早上五六點醒來,有時夜裏十一二點還沒有坐下來喘口氣。孩子九個月前,必須抱著才肯睡,兩臂又酸又麻,卻不敢換姿勢;母乳喂養一年多,乳頭被咬破口子,疼得齜牙咧嘴,也只能忍著;雖然有媽媽幫忙做飯,但家務活也不少,剛把孩子的餐具燙了消毒好,就發現臟衣服又攢了一筐沒洗……直到夜深人靜,小悠沉入夢鄉,楊淺才能擁有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捨不得睡覺,哪怕已經很睏了,很累了,都要硬撐著做一點自己的事情。”

  因為在家時間少,丈夫在這些日常瑣碎中幾乎隱了身。不知不覺,夫妻間的摩擦也多了起來。假期裏的餐桌上,楊淺喂飽了孩子正抓緊時間吃飯,丈夫剛放下筷子就捧著平板電腦看球賽。進球的歡呼聲傳出,楊淺聽了卻覺得十分刺耳。

  有一回,因為一些已經記不清的小事,楊潔和丈夫大吵了一次,“當時就覺得我為什麼要給這種人生孩子。”

  “孩子八個月之前,看他就沒有順眼過。”但現在回頭看,楊淺只覺得當時的自己“不太正常”。丈夫守在餐桌邊看球賽,其實也是為了等她吃好再收拾碗筷。

  “沒有收入,每一天面對的都是孩子的這些瑣碎事情,有時候會感覺自己挺沒用的……孩子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走路,會讓我感到興奮,但也只是興奮而已,沒有成就感。”在以孩子為軸心日復一日的忙碌中,楊淺感覺自己失去了人生價值。

  無助感與失落感交替襲來,她懷念起從前那些朝九晚五的日子。

  全職後,李二娃的準備和規劃似乎充分得多。夫妻兩人先總結了各自的問題,“自己短板就不拿出來教育孩子了”,最終確定分工:“隊友”負責孩子生活習慣、規則意識的養成,其他方面由李二娃包攬。

  為此,李二娃看了種類繁多的教育書籍,為了給大兒子找到靠譜的英語輔導班,李二娃旁聽了4位老師的課才選定。她還將從前工作的習慣帶到家裏,根據孩子的特質撰寫詳細的學習、升學計劃,6歲的大兒子已經擁有及至高中的時間表:“各種重點學校的風格,是否掛牌,老師的真實水平,區內高中水平,我們自己陪跑的能力、財力和孩子的學習能力,可預見的事情都要提前準備好。”

  與此同時,李二娃並沒有放棄個人的發展,從每年的互聯網課程到與從前的工作夥伴保持聯絡,再到兼職工作,李二娃説:“做為母親,應該是有自己的人生的,不能完全為了孩子活著。”

  媽媽跟孩子之間各自安好才是李二娃心中的最佳的狀態。

  對於阿颯來説,做全職媽媽之初,因為回到縣城有父母的幫襯,她並沒有過多感受到獨自帶娃的壓力,但她的生活發生了兩點讓她感觸最深的變化,一個是沒有以前豐厚的收入後,她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下降,以前買衣服可能在五百到一千,但那段期間阿颯給自己定了不能超過兩百的限制,另外一個變化是婆婆一家對自己的態度有了一些改變,這一點在她疫情期間跟公婆生活的那段日子集中顯現了。

  2020年春節,阿颯帶著兩個孩子和老公一起,到山東婆婆家拜年,因為疫情,她和孩子被“留”在了老公的老家,與公婆一同生活了將近半年。

  “雖然我結婚五年了,但單獨帶孩子跟公婆生活在一起,這是第一次。也是那一次,我最真切地感受到了‘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句話的涵義。”

  育兒方式、交流方式和態度,包括飲食種種,沒有一項是不重要的,是可以隨意的。

  那些天,阿颯白天拍攝短視頻分享著自己的生活,也是給自己尋找更多的“可能性”,晚上睡在兩個孩子中間,把尿、安撫,阿颯幾乎整晚睡不著。

  “其實我那段時間已經有輕度抑鬱的徵兆了,失眠、暴瘦、掉頭髮……但當時身在其中,我自己並不知道。”

  在這期間,阿颯還與公婆發生了一次爭吵,原因是阿颯早上沒有給兩個孩子梳頭。“可那天我一早上都在忙兩個社群,而且前一天晚上幾乎一夜沒睡。”社群是阿颯為了增加家裏的收入而建的團購群。

  “公婆不理解,也不覺得你是在賺錢,他們認為你只要不是上班,不在弄孩子的事好像都是不務正業。”最讓阿颯難以接受的是,自己和婆婆的爭執引來的不是公公的勸和而是一同對自己指責。

  有感而發,阿颯在短視頻平臺上發了那個分享自己經歷的視頻。發視頻前五分鐘,阿颯給老公打通了視頻電話,給老公讀自己的文案,“念完我就開始止不住的大哭”,老公在視頻另一頭,滿是心疼,跟她説“你來北京吧”。                 

  重返職場

  “原本我來北京的時間可能不會這麼早。”

  阿颯的老公在北京的單位,不僅解決戶口還可以幫忙協調公租房,阿颯和孩子原打算等老公在北京住的地方穩定下來再一家團聚,而今,阿颯一個人到北京陪老公打拼,把兩個孩子暫時留在父母身邊。

  “本不想讓孩子做留守兒童,最終還是做了。”但阿颯也慶倖自己前兩年全職的陪伴,她説她看到過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説對孩子來説你要給她儲蓄足夠多的愛,這樣你在批評她,或者她們有不理解你的時候,她才有足夠愛去“支付”。

  在決定一個人先來北京之前,阿颯特意觀察了一下兩個孩子,“她們並不會因為我回家或者離開而特別興奮或失落,我覺得她們的安全感應該是足夠的”。

  接受採訪當天阿颯穿著黑色呢子大衣,黃色卷髮,高跟鞋,成為了她自己口中的“office lady”,因為全職期間一直堅持短視頻製作和保持學習,找工作時阿颯接到了10家公司中5家的offor。

  工作三個多月,阿颯説自己現在“還沒有完全適應這種工作的狀態” 。長時間不工作,讓她對人際關係的處理感到生疏,最近她苦惱于如何與同事們快速熟悉和更好相處。她和老公也正準備將房子租到阿颯單位附近,為他們將女兒接過來做準備,因為有時候她看著孩子的視頻,就會不自覺地流淚。

  小悠長到一歲半,楊淺也重新上班了。楊淺的媽媽領了在家照看外孫女的任務,丈夫依舊每個月按時把工資上交。

  每一天,楊淺上班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視頻監控軟體看看家裏的老人孩子,孩子不小心摔了,媽媽稍長時間沒出現在畫面裏,都會讓她緊張。有一回,楊淺五天內請了三次事假回家。“真的是太不放心了。那段時間我都在想,我是不是應該放棄這份工作,然後重新當回全職媽媽。”

  直到如願以償找到一份通勤時間不到十分鐘的新工作,並把兩歲半的孩子送到早托機構,生活才逐漸變成了相對理想的狀態。代價是需要上夜班,有時熬了通宵後要先送孩子上學,才能回家休息。但小悠的外婆輕鬆了,自己陪伴女兒成長的時間也多了,楊淺覺得值。

  “這一年多,我沒有缺席過孩子參加的任何一次戶外教學,也認識了她所有的老師、同學。”去年夏天,小悠從早托機構畢業,進了當地一所口碑不錯的公立幼兒園唸書。楊淺主動張羅,請了專業團隊給早托機構二十幾個小朋友拍了一個紀念視頻。她希望給小悠留下一個美好回憶,“但其實還是拍給自己的吧,孩子那麼小,她也不懂。”

  李二娃決定等小兒子長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便恢復工作,於是她抓緊時間享受這段做全職太太的時光:“送孩子到學校之後,隔壁各種早餐吃吃,坐一會、看看小説,然後去最喜歡的菜市場,逛逛買買,和各種大爺大媽閒逗幾句。刷個自行車或者電動車,繞一圈騎回家。”

  近來,全職太太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諸多爭議,李二娃在社交網站上寫了這麼一段話:家附近的花花草草,小區裏的大爺大媽,菜市場的土豆白菜,超市裏的打折活動,通通都是快樂的源泉,必須抓住任何屬於自己的時間。討好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交易。我沒有娛樂但是不耽誤我享受快樂和愉悅。

編輯:董淑雲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成為母親後,做全職媽媽你後悔了嗎?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