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江時評: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

來源:理論·評論 | 2020年11月19日 11:57
理論·評論 | 2020年11月19日 11:5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中國在現行標準下消除絕對貧困,提前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將創造世界人類史上減貧奇跡。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如今距離完成這一偉大目標已近在咫尺。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更要一鼓作氣、善始善終,確保不獲全勝不收兵。

  繼續加大脫貧攻堅力度。2015年到2019年,我國每年減貧11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從5.7%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這為今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接下來,要啃下剩餘“硬骨頭”,就必須“拼全力”。各地要強化查缺補漏,舉一反三,尤其是要瞄準薄弱環節,集中衝刺發力;同時,必須警惕返貧等問題,通過採取各種加強鞏固脫貧成果的有力舉措,實現鞏固脫貧“穩得住”,攻堅脫貧“打的贏”。

  不斷提高脫貧攻堅質量。脫貧不僅要講速度,更要注重質量。只有高質量的脫貧才能夯實長久脫貧之基。近年來,我國不斷提高脫貧的內涵與質量,各個貧困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貧困群眾的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都有了切實的保障,扎紮實實的脫貧質量提升了廣大貧困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面對剩餘的“貧困堡壘”,我們更要講究以質取勝。各地必須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盯緊貧困地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就業難等還沒有解決的基礎性問題,採取超常舉措、精準施策,下足“繡花”功夫,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江西省贛州樟溪村,當地就盯緊出行難的問題,以改善基礎設施,走出了脫貧致富的第一步。從泥濘小道到水泥路、再到瀝青路,隨著路路通,鄉村旅遊火了起來,農産品也順利的運到城裏賣上了好價錢,“地利”助力廣大貧困群眾順利脫貧奔小康。

  持續夯實脫貧攻堅根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十三五”期間,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産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從中我們得到啟示,能否做好産業脫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決定著能否真正長遠鞏固脫貧成效,以及脫貧後鄉村生活的真正走向。為此,一方面,各地要加大産業扶貧力度,因地制宜開發産業新項目,持續鞏固已有産業,不斷拓寬産業增收的渠道,實現“産業興、農民富”;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脫貧防返貧監測機制,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緊緊融合,千方百計增強脫貧後續的增收能力,真正完成好脫貧攻堅的大業,實現好鄉村振興的目標。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最後的衝刺已經到來,我們務必要繼續向最後的勝利挺進,把“奮鬥”二字寫進決勝全面小康的戰報中,寫在走向偉大復興的如虹氣勢裏,為全球消除貧困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文/何莉

編輯:趙延靈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地評線】大江時評: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