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機“消失”?身邊的銀行網點去哪了

來源: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0日 12:15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0日 12:15
原標題:ATM機“消失”?身邊的銀行網點去哪了
正在加載

    “國慶假期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打算去銀行取些現金封個紅包,沒想到以前常去的一處ATM機已經關閉了!”最近,海叔身邊有朋友説起自己的經歷。

  不知大家是否也有相似的體會:家門口的銀行網點、ATM機好像突然就“消失”了?

  這到底咋回事?且聽海叔一一道來。

  不是錯覺,ATM數量在減少

  原來,家門口的銀行網點、ATM機減少並不是錯覺。銀行物理網點數量的確正在做減法。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18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關停,僅北京一地就有27家。

  海叔翻閱了國內各大商業銀行年報,就拿工商銀行來説,2018年末到2019年末,其營業網點由16004個減少到15784個,自助銀行數量由26786個減少到25895個,ATM機由89646台減少到82191台,ATM交易額更是從10.5萬億元減少至8.3萬億元。

  看中國農業銀行年報,農行近年來一直在搞“三減兩增一改”,也就是減網點面積、減櫃員、減成本、增營銷能力、增風控能力、改運營制度流程。

  為啥這麼改?一大原因還是線下網點的運營維護開銷太大。業內人士指出,物理網點成本投入較大,其擴張一方面受到監管機構的嚴格控制,另一方面受到銀行利潤率下降、嚴控投資成本的影響。物理網點大規模快速增長的時期已經結束。

服貿會.JPG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區,參觀者與銀行倣真機器人大堂經理交流。新華社記者 任超攝

  網點升級,服務更智慧

  其實,説起銀行網點、ATM的減少,不少用戶都有體會:如今的銀行業務,很多在家就能辦,用不著留那麼多網點,多餘出來的,自然也就裁掉了。

  銀行業有個概念叫 “離櫃率”,就是客戶離開櫃臺辦理的業務量與銀行總業務量之比。離櫃率越高,説明客戶對櫃面業務的依賴越低。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銀行業離櫃率不斷提升,2019年已達到89.77%,多家大型商業銀行離櫃率更是超九成。

  這背後,是電子銀行越來越智慧化。

  很多人還有去銀行交水、電、燃氣費的記憶,如今這些功能早就搬到了線上。各大商業銀行的電子銀行客戶端,已經實現了生活繳費、政務處理、交通罰款繳納等功能一鍵搞定。工商銀行網絡金融交易額就已達到633.05萬億元,網絡金融業務佔比提高至98.1%。

  銀行線下網點也在升級成為“多面手”。截至2019年末,在工商銀行現有的15784個網點中已有15684個完成了智慧化改造,智慧服務覆蓋個人、對公等領域的287項業務。不需叫號排隊,只需要掏出銀行卡、身份證,櫃員在平板電腦上輕輕劃幾下,要辦的業務就搞定了。

果蔬.jpg

  無需使用現金支付的24小時無人自助果蔬店。王昊攝(人民視覺)

  線上線下,“融”起來發展

  網點裁了,員工呢?

  咱們繼續梳理年報:2019年,工、農、交、中4家銀行員工數均有不同程度減少,共減少員工16319人。“過去,銀行員工是非常吃香的工作,但近幾年壓力也不小。”北京市一家商業銀行某支行櫃員倪薇坦言。

  但是,也不能簡單地把網點裁撤與人員裁撤“畫等號”。

  一線櫃員少了,但銀行仍需數量眾多的客戶經理團隊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特別是線上,需要大量員工持續發揮黏客、活客作用,這是人工智慧替代不了的工作。

  比如説,交通銀行手機銀行就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將基層網點規模巨大的員工隊伍轉化為強勁的線上服務力量,創立客戶經理個人主頁服務模式。

  此外,很多業務離不開線下網點,特別是涉及現金的存取款、結售匯等,會走向線上線下融合。中國銀行就推出售匯業務O2O實物交付模式,客戶線上預約,線下直接領取外幣封包。

  不太用電子客戶端的老年人等群體也不用擔心,新設物理網點並沒停!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一年來有1000余家新設網點投入運營,其中,社區支行和服務小微企業的小微支行不在少數。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線下經營網點已經從快速擴張階段進入佈局優化、轉型升級的新發展階段,未來將在精細化管理、轉型調整和分類建設的思路下朝著智慧化方向發展。

編輯:王靜遠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ATM機“消失”?身邊的銀行網點去哪了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