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村探訪記:變遷看得見 希望在兌現

來源:新華網 | 2020年10月19日 15:00
新華網 | 2020年10月19日 15:00
原標題:大灣村探訪記:變遷看得見 希望在兌現
正在加載

  從貧困村到“網紅”村的美麗蝶變

  10月3日,綿綿細雨,卻絲毫擋不住各地遊客在安徽金寨縣大灣村追尋“詩與遠方”的熱情。

  接踵而至的八方遊客被這裡自然而純凈美景深深吸引,不時拿起手機拍照留念。“真是太美了!我們從山東棗莊自駕來這裡遊玩。看到雨中小橋流水,處處充滿著靈氣秀美,感到很開心,不虛此行。”來自山東的蔣先生感慨地説。

  半掩半現在雲霧中的大灣村美景。

  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地處大別山腹地,曾是全縣重點貧困村之一,貧困發生率一度超過20%。2014年,大灣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42戶、707人。截至2019年底,貧困人口僅剩4戶8人。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指引下,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曾經的貧困山村迎來了美麗蝶變。

  “這幾年,大灣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假期,大灣村遊客接待中心講解員郭敏沒有閒著,耐心詳細地向遊客講述大灣村的脫貧故事。從昔日的茅草房、土坯房,到如今家家戶戶住洋房,脫貧攻堅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也成為郭敏口中一個個鮮活事例。

  

  遊客在大灣村遊玩。

  大灣村遊客接待中心。

  源源不斷的客流,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大灣村遊客接待中心農特産品展櫃成了遊客必經的“網紅打卡地”,當地村民自家的農産品成了遊客爭相購買的“香餑餑”,每天營業額達兩三千元。

  

  遊客在大灣村選購特色農産品。

  變化的不只是日漸富裕起來的口袋,還有村民們的精氣神。村民肖細雨曾是貧困戶,近年來借上“旅遊光”,肖細雨開起了農家樂和民宿,掙上“舒心錢”,丈夫老楊則在村裏當起了護林員。國慶中秋假期,肖細雨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農家樂每天接待三四批遊客,她感到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在大灣村公路旁的細雨農家樂,店主人肖細雨逢人便説大灣村的新變化。“這兩年,大灣村的路變寬敞了,遊客多了,我們的生活變富裕了。每到節假日,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這得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老百姓過得越來越舒暢、越來越有精氣神。”

  在大灣村,像肖細雨這樣的村民越來越多。據統計,今年前9月,大灣村過境遊客近20萬人次,全村民宿、特産店等旅遊接待場所發展到42家,帶動了村民就業、促進農産品銷售,讓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如今的大灣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旅遊産業發展欣欣向榮,純樸而幸福的笑容綻放每個村民臉上。很多村民還自發客串起導遊,向遊客分享脫貧後的喜悅、講述大灣村新時代新故事。

  村民日子有盼頭,幹部幹事創業更有幹頭。國慶中秋假期,大灣村每天遊客接待量達兩三千人。花石鄉黨委書記王玉寶這段時間一直堅守在村裏,村幹部更是兩班倒值班,做好對遊客服務工作。在他看來,這個假期又是一個村民們致富的黃金周。

  在大灣村遊客接待中心,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余靜當起了志願者,忙著在大門口清潔打掃衛生。“遊客來了要住,要吃還要玩兒,走的時候還要帶,我們要為他們提供全流程服務,增加村民收入。我們這裡山好水好,空氣新鮮,遊客來了有看頭,大灣村會越來越受歡迎。” 余靜説。

  大灣村的山山水水仿佛在訴説這裡脫貧的動人故事。

 

  特寫:細雨中訪“細雨”

  國慶中秋假期第三天,我們慕名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

  朦朦細雨中,在當地村幹部指引下,我們來到一個名叫“細雨農家”的民宿。女主人聞聲從裏屋走出來,迎我們進屋,並熱情地攀談起來。

  一旁的村幹部介紹,這位女主人叫肖細雨。這家民宿就用她的名字命名,聽上去給人一種柔柔的感覺,清新而親切。

  2019年肖細雨一邊在茶廠上班,一邊開始裝修自己的民宿。當年9月份,在當地政府提供的小額貸款支持下,“細雨農家”終於掛牌經營。

  國慶中秋假期,來肖細雨家住民宿、吃土菜的遊客也越來越多,今年村裏漂流項目開業,她家的生意越來越好。

  説起脫貧故事,肖細雨(右一)和她的丈夫楊習倫舒心地笑著。

  肖細雨説,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幫助下,她們家移民搬遷蓋起了三層樓房。有7個房間可以作為客房,每個房間每晚房價100元,來這裡的遊客可以自己選擇做飯,也可以吃農家飯。當初給別人打工,如今自己當起了老闆。説話間,她不由露出笑容。

  不斷的歡笑聲,吸引了她的愛人從另一個房間走了過來。夫妻倆在客廳打開了話匣。交談中我們得知,她愛人叫楊習倫,夫婦倆曾經是困難戶,嘗盡了貧困的滋味。近年來,脫貧攻堅改變了大灣村的面貌,給村民送來了及時雨,也讓大家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18年底,大灣村整體出列,肖細雨也和很多人一樣,甩掉了貧困的帽子。

  肖細雨給我們算了一筆賬:除了經營這家民宿,丈夫老楊作為村裏的護林員,每個月都會有650元的固定收入,同時,他每年還在村裏開發的水上漂遊項目服務兩個月,每個月有兩三千塊錢的收入;另外,家裏的山地種植了天麻,每年有2萬元至3萬元收入,家裏的茶園還可以收入七八千元。説起收入,肖細雨又笑了起來,對這些穩定的收入來源,她感到非常滿意:“現在不愁吃、不愁穿,還能存一點錢。”

  肖細雨一家有六口人,有老人要贍養,還有兩個孩子上學,但是這些年來她感覺壓力在逐漸變小。在交流中,肖細雨感慨地説:“今天的變化,都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脫貧更有勇氣,生活更有奔頭”。

  説話間,已經到了中午,屋外的細雨下得越來越稠密。山間的細雨透著一絲涼意,但是在“細雨農家”裏卻洋溢著濃濃暖意。

  走出“細雨農家”時,夫妻倆站在門口與我們揮手告別,臉上淳樸而幸福的笑容,透著溫暖,給人力量。

 

  小山村裏的民宿大文章

  “每到週末和節假日,我們的客房都是遊客爆滿,一房難求。” 大灣民宿“管家”劉輝洪開心地説。

  這個國慶中秋假期,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熱鬧了起來。以前讓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外來客”,如今不僅迎得來、留得住,而且吃得香、住得好。

  

  大灣村民宿。

  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近年來大灣村按照“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以開辦民宿為抓手,發動群眾、引回外流人才、吸引社會投資,不僅讓村民更富,也讓鄉村更美。現在的大灣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2017年,大灣村成立了旅遊開發公司,嘗試把集體産權房屋進行改造成民宿,增加村集體級經濟收入。大灣民宿聘請了外出務工人員劉輝洪作為民宿“管家”負責日常運營。在村裏上班,劉輝洪不僅能掙錢,還能照顧家裏的老人孩子,這讓她特別開心。通過努力,她還拿到了講解員證,義務向遊客介紹大灣村的新變化。

  長年在外經商的村民汪達貴,眼瞅著來村裏的遊客越來越多,鄉親們都在辦民宿,他也看出了其中的商機,立刻跟兩個兒子商量,利用宅改騰退政策,把安置點的新房進行了裝修,在老家開民宿、銷售特色農産品。

  現在,汪達貴夫婦倆整天樂呵呵的,自豪地跟鄉親們説:“過去沒能力幫助大家,現在回來發展了,大家一起搞民宿、銷農産品,帶著大家一起搞發展。幸福不幸福都寫在臉上啦!”

  大灣村村民新居改造成的民宿。

  為了留住“回頭客”,大灣村還通過 “騰籠換鳥”的方式,推動旅遊産業轉型升級。2018年,大灣十二檀茶廠建成投入使用,周邊環繞著1500畝高標準茶園,為了充分利用周邊資源,大灣村引進了市級農頭企業蝠牌茶業入駐。蝠牌茶業在原有生産車間的基礎上,增設了茶旅接待中心、茶藝體驗中心,完善了觀光、體驗、餐飲、住宿等休閒功能,在茶旅驛站裏賞花品茗,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體驗。

  隨著大灣村的知名度不斷增加,“細雨農家”“新雲小院”“情宿大灣”……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涌現。2019年,無錫鴻遠集團來大灣村投資精品民宿項目,項目佔地面積70畝,建設低密度田園閒適風格精品民宿26棟,共計110個床位。待正式營業後,遊客將有機會在此漫步竹林小道,傾聽鳥叫蟬鳴。

  線下賣風景,線上賣産品。民宿店主緊跟時尚潮流,發展線上經濟,開設線上有讚微小店,帶動茶葉、食用菌、黑毛豬肉、土雞蛋等旅遊特色産品網上銷售,2019年實現網上銷售近200萬元。

  截至目前,大灣村共有民宿、特産店等旅遊接待場所42家,村民自營、集體經營、企業運營的民宿“多點開花”,成為開啟村民致富的“金鑰匙”。大灣村先後獲評“安徽省旅遊扶貧示範村”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稱號。

 

  采寫:郭奔勝 王雷 李東標

  素材提供:程紅 余蕾

編輯:趙延靈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大灣村探訪記:變遷看得見 希望在兌現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