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勇立潮頭 細數深圳40年

來源:央視網 | 2020年10月14日 15:44
央視網 | 2020年10月14日 15:4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今天(14日)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

  1979年,寶安縣撤縣建市正式更名為深圳。40年間,從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到1300多萬常住人口的“創新之都”,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深圳始終挺立潮頭、走在前列。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組數字,細數深圳奇跡。

  每平方公里13.48億元 地均GDP全國領先

  40年間,深圳人均GDP也從1979年的606元增長到2019年的20.3萬元,增長超過333倍。地均GDP是反映産值密度及經濟發達水平的重要指標,比人均GDP更能反映一個區域的發展程度和經濟集中程度。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時,地均GDP約13.5萬元,2019年深圳地均GDP已達到13.48億元,40年間增長近1萬倍。從單位土地面積創造GDP的能力來看,深圳排名全國第一。

  外貿出口總額27年連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

  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深圳進出口貿易從1979年在蛇口起步,到5年前的前海飛躍,再到如今成為全國大中城市的龍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9年到2019年,深圳進出口總額從1676萬美元提升到4315.7億美元,增長了2.6萬倍,年均增長28.9%。其中,進口總額從746萬美元提升到1893.6億美元,出口總額從930萬美元提升到2422.1億美元。從1993年起,深圳的外貿出口規模連續27年居內地城市首位。

  每10人就有1個老闆 創業密度全國第一

  都説深圳是一個造夢的城市,40年來,深圳吸引了大批創客、企業紮根,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注入活力。數據顯示,1979年,深圳企業總數僅為501家,2020年,深圳中小企業總量已經突破200萬家,增長了近4000倍。按深圳市統計局公佈的深圳市2019年常住人口1343.88萬人計算,深圳市每1000人就擁有企業159家,也就是説,深圳每10個人就有1個“老闆”,創業密度穩居全國第一。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0到17000的質變

  深圳企業的發展成就不僅表現在“量”上,更體現在“質”上。1979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只有224家,且以食品製造業、紡織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等傳統産業為主,鮮見高新技術企業身影。到2019年底,深圳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超過17000家,覆蓋行業規模也不斷擴大。從0到17000,深圳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從1979年的零起步,到2019年達到2.63萬億元,也實現了質的騰飛。

  世界500強企業 從0到8逆襲

  創新,讓深圳一次又一次突破自身“增長的極限”,刷新發展的高度。目前,世界型大企業集聚的創新引領態勢已在深圳形成。從改革之初的“一窮二白”,到2020年,世界500強的企業深圳已有8家上榜,數量僅次於北京和上海。深圳也成為大灣區世界500強企業最多的城市。40年間,在深圳,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實現了從0到8的逆襲。

  深圳科技人才40年增100萬倍

  深圳的創新離不開人才的聚集。40年前,深圳的技術人員只有1名拖拉機維修員和1名獸醫,如今,深圳的專業技術人員已經達到183.5萬人,科技工作者人數超過了200萬人。40年,深圳的技術人才增長了100萬倍。在這些專業技術人才的帶領下,2019年,深圳專利申請總量26.15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約佔全國的30.6%,連續16年排在全國大中城市之首。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專利授權量83.41件,居全國第一;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106.3件,是全國平均水平(13.3件)的8倍。

  40年 深圳從兩個公園到“千園之城” 

  40年來,深圳的公園建設幾乎是從荒山、灘塗、泥濘地上起步,公園數量的變遷從一個側面見證了特區的發展。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時只有兩座公園。而到2019年底,深圳已累計建成各類公園1090個,出門500米可達社區公園,2公里可達城市綜合公園,40年增長了500多倍。如今的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園遍佈山林、海邊、社區,這些公園夯實了特區的生態基礎,串聯起千萬深圳人的宜居夢想。

編輯:趙延靈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勇立潮頭 細數深圳40年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