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速同比轉正

來源:經濟日報 | 2020年10月14日 15:49
經濟日報 | 2020年10月14日 15:49
原標題:外貿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速同比轉正
正在加載

  今年以來,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了年內首次同比正增長。隨著“六穩”“六保”等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我國經濟發展和外貿進出口企穩向好勢頭將繼續鞏固。

  歷經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穩後,我國外貿在三季度迎來全面反彈。

  海關總署10月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進口3.88萬億元,增長4.3%。從貿易規模看,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了年內首次同比正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進出口明顯好于預期。”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隨著“六穩”“六保”等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速形成,我國經濟發展和外貿進出口企穩向好勢頭將繼續鞏固。

  外貿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在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和穩定供應鏈産業鏈的政策措施下,隨著各地積極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産,我國外貿進出口呈逐季回穩向好態勢。

  從規模看,前三季度,進出口規模分別為6.57萬億元、7.67萬億元、8.88萬億元,二、三季度環比增加值均超過1萬億元,環比增速均達兩位數;從增速看,前三季度的進出口增速分別為-6.5%、-0.2%和7.5%。

  “從4月份開始,我國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其中,7月份單月出口創歷史新高,9月份單月進出口、進口值均創歷史新高。”李魁文表示,出口之所以能展現出較強的韌性,主要得益於防疫物資、“宅經濟”商品的出口拉動。此外,國內生産端的率先恢復,有效彌補了全球因疫情衝擊造成的供給缺口,部分企業訂單的增加也對出口持續增長形成了有力支撐。

  據統計,前三季度,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出口合計1.04萬億元,增長36.5%。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電等“宅經濟”商品出口8808億元,增長17.8%。防疫物資和“宅經濟”商品兩者合計拉動我國出口增長達3.3個百分點。

  進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國機電産品進口值增長3.9%,其中電子元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進口分別增長14.9%、11.6%,大宗商品如原油、鐵礦砂、鋁礦砂進口量分別增加12.7%、10.8%和12.7%。值得關注的是,大豆、肉類進口快速增長,其中大豆進口增長15.5%,豬肉、牛肉進口增長達132.2%、38.8%。

  “進口需求穩中向好,支撐了進口總值回升。我國在全球率先復工復産,不斷鞏固擴大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的成果,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直接帶動了進口回暖。”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楊長湧説。

  區域經貿合作持續深化

  今年以來,我國貿易多元化戰略持續推進,區域經貿合作持續深化。前三季度,東盟成為我國最大對外貿易夥伴,進出口增長7.7%,佔比達到了14.6%。同期,我國對日本、韓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4%和1.1%。

  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國際貿易與投資大幅萎縮的背景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卻實現了逆勢增長。前三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進出口6.75萬億元,增長1.5%。

  “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一手著力推廣‘智慧海關、智慧邊境、智享聯通’合作理念,一手全面深化疫情應對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李魁文説。

  目前,我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建立了疫情口岸防控經驗溝通機制,與柬埔寨、新加坡、緬甸等國建立應對疫情緊急熱線聯絡機制,就疫情形勢、重大政策舉措等保持及時交流,同時積極推進與俄羅斯、老撾、緬甸、新加坡等國家簽署國境衛生檢疫合作協議。

  為保障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海關出臺了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10項措施,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支持開展以鐵路運輸為紐帶的多式聯運業務,支持利用中歐班列開展跨境電商、快件、郵件運輸業務,指導企業運用中歐班列通道化解疫情影響。

  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的穩定器作用更加突出。前三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2%,佔比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了46.1%。民營企業不僅躍升為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也成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生力軍。

  新業態注入新動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等挑戰下,我國外貿承壓前行,實現了來之不易的正增長,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外貿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貿易方式持續優化,産業鏈更長、更能反映製造業發展水平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繼續增加;內生動力有所增強,民營企業作為第一大市場主體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梯度轉移顯效,中西部地區外貿比重進一步提升,成為穩定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加強改革創新促進貿易便利,想方設法降低企業成本,全力做好‘減法’;另一方面,加快試點培育新業態發展,推動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積極做好‘加法’,這些共同釋放了外貿高質量發展的乘法效應。”楊長湧説。

  李魁文表示,今年以來,海關全面推廣“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綠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9月份,全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5.02小時和1.86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64.04%和84.87%,整體通關時間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此外,通過減免進口滯報金、滯納金、免徵加工貿易貨物內銷緩稅利息等措施,累計為企業減免和節約資金近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以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為外貿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前三季度,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增長52.8%;市場採購出口5098.6億元,增長35.5%。此外,海關、商務、財稅等部門還著力打造以綜合保稅區為代表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各項創新舉措落地實施。前三季度,全國綜合保稅區進出口2.34萬億元,增長15.1%,比外貿整體增速高14.4個百分點。

  “下一步,全國海關將深化改革創新,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全力推動進一步穩外貿、穩外資56條措施的落地見效,加大口岸營商環境建設,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和質量提升,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作出積極貢獻。”李魁文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 陽)

編輯:徐也晴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外貿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速同比轉正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