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難啃的硬骨頭” 他把人生紮根在了塞罕壩

最美人物 來源:央視網 A-A+

央視網消息:張利民穿著一件厚外套,彎腰伸手下去翻看著地裏的石塊,他是塞罕壩機械林場下屬北曼甸分場的場長。從第一代務林人來到塞罕壩,經歷了五十多年的建設,樹已經從塞罕壩最稀缺的東西變成了最常見的東西。然而,除了絕大部分已經栽種完林木的條件相對較好的土地之外,還剩下一些“難啃的硬骨頭”。

從種子到參天大樹,他用了“十分”的精力

2014年,張利民開始擔任北曼甸分場場長,從那時候開始,乾旱瘠薄的石質陽坡就成為了他在塞罕壩滅荒攻堅的主戰場。

石質陽坡的特點是乾旱、土層薄、石頭多,在這樣的土地上刨坑種樹,一個樹坑刨出來的石塊就有上百斤重,石塊交織在一起,動一塊可能就連帶需要動好幾塊,造林難度很大。

張利民學習林業出身,在對待造林上,他的思路就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要種樹就得先從整地、育苗開始。石質陽坡石頭多,那就在整地刨坑時,刨完大坑後再在其中刨一個小坑,把沒有石頭的土壤聚集在小坑中。整地後是育苗,塞罕壩地處高寒地區,年均積雪期達七個月,要保證苗木的質量就需要在冬季土壤上凍之前給苗木蓋上一層土,防寒的同時防風。而張利民把這個過程形容為“給苗木墊枕頭、蓋被子”,就像照顧小孩一樣精細。

張利民常説:“根繁、樹壯、葉茂”,根扎得深了,長得好了,樹自然也就“壯實”了。在張利民眼中,樹木從種子到小苗再到參天大樹,這整個過程就像人的生命歷程,而他總是拿出“十分”的精力來對待造林這件事,“十分造、十分管,每個環節都要精心呵護。”

張利民和同事一起反復試驗,啃下了石質陽坡造林這塊“硬骨頭”,使8000余畝石質陽坡全部綠化。他所在林場林地面積年均增加約1%,也為周邊同類地區林業生態建設提供了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職工的事,大事做小事也不放過

塞罕壩集中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五種極端環境,這其中無論哪一條對於樹木成活都是極端致命的,而對於紮根在這裡的務林人來説,艱苦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也是他們需要面對的。

這一天,張利民又來到了望火樓,還帶著三大兜蔬菜和肉,他下了車就對在望火樓值班的瞭望員説:“給你帶了菜和肉,缺啥説一聲,再給你往上捎。”他還惦記著門前的積雪,囑咐瞭望員要經常掃雪,“不然出門容易滑倒”。

在塞罕壩,人和樹一樣,都紮根在這裡,張利民為了增強職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總是“大事做,小事也不放過”。他知道,一定要首先解決職工最基本的需要,才能讓職工踏實安心地工作。而職工中,最讓他牽掛的,就是望火樓的瞭望員。

從1962年塞罕壩開始建設以來,林場沒有發生過一起火情。瞭望員承擔著監測火情的重要責任,到了防火期,瞭望員們一上山就是連續幾個月,一幹就是十幾年,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每隔15分鐘拿望遠鏡瞭望一次火情,並且做好記錄,向場部電話報告。到了晚上,山上除了風聲和野獸的叫聲,就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

2015年之前,望火樓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除了不得不忍耐的寂寞孤獨外,海拔高,到了冬天氣溫低的像冰窖,用水用電和取暖都成問題。用電和取暖問題解決了,但用水需要打一口深水井。但海拔高,開挖難度大,大家覺得打水井希望渺茫,準備放棄,望火樓吃水的問題成了張利民的一塊心病。

張利民專門諮詢了水利部門和專家,當地沒有打深水井的設備,他就要求鑽井隊從外地專門調運。張利民説:“再大的困難也要解決,塞罕壩人面對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不會退縮。”

張利民在北曼甸林場擔任場長期間,實現了5個營林區1個檢查站和望火樓的改造。通水、通路、通電、通網絡,讓深山的務林人融入了現代文明的生産和生活。

走在樹林裏,張利民記得每一塊栽過樹的地塊,樹是哪一年栽的,當時誰是施工員,這些細節張利民都還歷歷在目,他説:“因為這件事情做起來很難,我們親身經歷的,就印在了心裏。”

像雲杉樹一樣,張利民也把自己的人生深深紮根在了塞罕壩。(文/王汝希 校對/陳延輝)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