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導語:“雄風-2E” 導彈,是台灣軍方自行研製的一種射程達到1000公里的對地攻擊導彈。在今年6月進行飛行試驗後,近日台灣軍方又披露將撥款20億美元,在未來3年生産500枚“雄風-2E” 導彈,實現對大陸的戰略嚇阻,達到反制大陸的目的。那麼,“雄風-2E”導彈,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導彈?這種導彈能否像台灣軍方宣稱的那樣“實現對大陸的戰略嚇阻、起到反制大陸的作用”呢?今天我們就邀請軍事專家與您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三合一”選舉後一直保持低調的陳水扁,日前飛到位於屏東的“中研院”九鵬基地進行視察。台灣軍方人士披露,陳水扁此行,是為了觀看臺軍自己研製的導彈試射。當天在屏東九鵬基地,臺軍實彈試射了4枚新型導彈,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性能類似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雄風二E”導彈。“雄風-2E”導彈,是台灣軍方自行研製的一種對地攻擊巡航導彈。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800公里,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000公里。在島內固定發射,範圍可以覆蓋上海和香港,如果從艦艇或飛機上發射,還可以攻擊大陸的縱深目標。據最新一期英國《簡氏導彈與火箭》報道,近日台灣軍方計劃撥款20億美元,在未來3年生産500枚“雄風-2E” 導彈,以達到對大陸的戰略嚇阻目的。那麼“雄風-2E”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導彈呢?
《世界軍事》雜誌 主編 陳虎:乍一看到“雄風-2E”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它也是和其它的雄風導彈一樣的導彈,實際上這個“雄風-2E”和其它任何的雄風導彈都沒有關係。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説,它是一種攻陸型的巡航導彈。如果要説和其它的什麼比較像的話呢,實際上它和美國的“戰斧”導彈很像。它的導彈的直徑大概有半米左右,這也和“戰斧”一樣,重量比“戰斧”要略重一些,“戰斧”是1200多公斤,它要到1600多公斤,飛行速度也差不多,亞音速的,每小時800公里,只不過在射程上比“戰斧”少一點,説明台灣方面在發動機技術上,比美國人還有不小的差距,在此之前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主要是靠空軍的戰鬥機,空軍的戰鬥機從理論上它可以,只要在它作戰半徑之內都可以攻擊,但實際上是有人駕駛的,它攻擊縱深目標,要突破對方多層的嚴密的防空火力,一旦被擊落要有人員的傷亡,不光是裝備的損失。而這個導彈它就不一樣,這個東西對台灣的遠程打擊能力是一個質的變化。按它公佈的數字是1000公里,1000公里咱們以台灣本島為圓點,1000公里這個距離為半徑劃上一個弧,大家可以看到像長沙,甚至武漢,包括上海地區,都在它的覆蓋範圍之內。需要注意的一個是,它這個巡航導彈總體來説,體積、重量還都是比較小的,這個導彈不僅可以在陸上固定發射,可以機動發射,甚至可以裝到飛機上,裝到軍艦上,這樣一來它的攻擊範圍就更大了。因為受技術的限制,這個導彈飛得不可能很快,一般是亞音速的,對於這種亞音速目標來説,攔截方應該説是比較容易打的。它的飛行速度和一般的民用客機的速度差不多,而且它是無人駕駛的,彈道相對固定。我只要發現你來了,我在你前面預設一個火力,到哪兒的時候很容易把你打下來,這個在實戰當中看到的例子很多。
據台灣媒體報道,為了使“雄風-2E”導彈儘快形成戰鬥力,臺軍正在三個方面進行部署。一是組建巡航導彈部隊。依據台灣軍事部門的規劃,臺軍將組建3個巡航導彈中隊,每個中隊裝備18到24枚“雄風-2E”巡航導彈,屆時臺軍導彈部隊將成為對大陸“先發制人”的打擊中堅。二是讓導彈“上飛機”。據最新一期英國《簡氏導彈與火箭》報道,台灣軍方近日對兩架AT-3A教練機進行了改裝,改裝後的飛機具備攜帶“雄風-2E”導彈和美制“魚叉”導彈的能力。未來還將把另外58架AT-3A教練機改裝成能攜帶巡航導彈的飛機。三是讓導彈“上軍艦”。由於臺軍從美國購買的兩艘“紀德艦”已經到貨,目前台灣軍事部門正計劃研製“雄風-2E”導彈的艦載發射系統,並儘快安裝到現役軍艦上。據台灣媒體披露,臺軍巡航導彈部隊第一中隊已經開始建立了,未來還要建立第二,第三中隊,那麼臺軍組建導彈部隊它主要的目的是什麼呢?
《世界軍事》雜誌 主編 陳虎:實際上巡航導彈“上飛機”,對它的戰鬥力的發揮是一個最好的平臺。因為飛機本身它有比較大的作戰半徑,而且它的突防能力比較強,這個時候飛機如果再挂上這種導彈,加上導彈的射程,它的威脅的範圍就要大得多。所以像這種巡航導彈“上飛機”是世界各個軍隊都是努力爭取的東西。那麼至於説這個報道當時我看了之後,感覺有點兒看不懂,因為什麼呢?像“雄風-2E”這種導彈個頭兒很大的,AT-3A這個飛機它的最大的載重量也不過兩、三噸,而且它需要把這些負荷分佈挂在多個負重點上才行,而像這麼一個大傢伙挂在一個負重點上,它的結構強度肯定受不了,艦載系統和陸上發射系統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何況艦艇平臺它對體積、重量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所以只要你導彈的陸上系統能夠比較完備地研製出來,上艦不是大問題。當然了這裡頭有一個東西很值得注意,將來台灣軍方會不會把這個導彈放在潛艇上。我們看導彈給出的技術指標當中有一個數字很有意思,就是這個導彈的直徑是500毫米。一般的潛艇的魚雷發射管直徑是533毫米,一般內行的人都説是533毫米,那麼我們看,它這個導彈的設計的直徑是能夠和魚雷發射管直徑相匹配的,也就是説它在研製之初肯定考慮過這個彈裝備到艦艇上。如果要是把這個彈裝備到潛艇上,使潛艇具備潛射巡航導彈的能力,那麼這個對台灣軍方來説,對於它的打擊能力來説又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它就會具備一個相當程度的戰略威懾能力。
台灣軍方負責人李傑曾經非常志在必得地説,研製“風-2E”就是為了實現對大陸的戰略嚇阻,實現反制大陸的目的。怎麼來看待他這樣的一種説法呢?
《世界軍事》雜誌 主編 陳虎:實際上在“雄風-2E”這個項目的研製當中,我估計台灣方面的技術人員會碰到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導彈如何來制導,這麼大的射程,而且又是一個攻陸導彈,它怎麼樣完成它的制導系統,使它能夠高精度地命中目標。技術途徑上可能有很多,比如説慣性制導,比如説GPS衛星制導,末端還可以加上光學的,或者紅外成像的一些影像匹配的制導,甚至使用數字地圖,用所謂的地形跟蹤制導,這都是技術途徑,但是所有這些技術途徑對台灣方面來説,都沒有很成熟的技術。那麼我們再從台灣軍方或者政界人物的很多發言來看,經常會講,我會用這種導彈打你哪個哪個城市,把哪個哪個城市變成火海,經常會有這一類的發言。實際上説明它這個導彈在設計精度問題上,恐怕也沒有得到全面的解決。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導彈所産生的所謂的嚇阻作用,那麼是一個什麼意義呢?它是針對民用的,城市的命中目標來産生的。如果從這個角度,這個意義上來説,台灣軍方如果想用這種導彈對大陸産生這種嚇阻作用的話,那麼它和現在國際上的這種恐怖主義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主持人 結束語:國外媒體評論説,目前的國際形勢都是以反恐為目的進行國際間的一種合作,台灣軍方動不動就威脅用研製的武器打擊大陸的沿海城市和民用設施,而像這樣把矛頭直指向平民百姓的戰爭在國際上是不會得到任何國家的認可的。(編導:徐朋)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