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之屋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9日 16:37
你好觀眾朋友,其實相對而言,今天我們的人類已經算是非常幸福了,因為你看我們一開冰箱裏面就會有冷飲,一進屋就會有空調,即便是這樣,我們還是覺得盛夏難耐,但是在古代,那時候既沒有冰箱,也沒有空調,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今天我們特別請到兩位嘉賓,他們是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的李鴻洲先生和周家斌先生,讓他們跟我們聊一聊古代人避暑的秘方,兩位先生好。
記者:我覺得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每當夏天的時候,我們一進那种老式大房子,比如故宮裏面的大殿,老式的房子,我們覺得特別涼快,比我們現在蓋的房子涼快多,兩位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覺?
周家斌:對。我們現在蓋房子是鋼筋水泥蓋好了,蓋好了,覺得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怎麼辦呢?那就裝上暖氣,安上空調,也就是説我們房子上不講究,在設備上想辦法,古人是倒過來,他是根據他們自己生活的需要和他們住的地方不同,就是想辦法在房子上面做文章,就是説我只要把房子蓋好,我就可以冬暖夏涼,你比如我們黃土高原的窯洞,它就冬暖夏涼,在山西和陜西這個地方,有的窯洞弄到地下十米十一米的地方,底下實際上相當於簡單的地下宮殿了。
記者:為什麼住在地下比較涼快?
李鴻洲:因為咱們這個地,它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導體,太陽曬到地面,當然地表會增加很熱,但是熱向地面以下去傳導,傳導的速度是有限的,所以房子如果是用半地下的,都覺得比現在你地上面涼快多。
周家斌:到一定的高度,一定的深度,溫度基本上變化不大,冬暖夏涼都是這樣。
李鴻洲:基本上是恒溫。
周家斌:比如過去的水井就可以感覺,水井提上來的水,冬天是冒氣的,熱乎乎的,夏天水涼快不得了,實際上底下十幾米的地方,溫度基本上不變。
短片1 由半穴居發展到地面建築,由自然形態住所向人工形態建築轉變,當人們不再穴居於昔日厚厚的土層之下時,暴露在烈日下的古人如何建造房子?原來避暑的秘密就在巨大的屋頂裏。
記者:為什麼我們會感覺到一些老式的建築裏面會非常地涼爽?
李鴻洲:我們現在北京的老四合院,基本上屋頂是尖頂的,算小屋頂,宮殿算大屋頂,這個房子它的房頂子很厚,房頂子非常厚,一間普通的房頂大概重量能有三到四噸,就是咱們十二三平方米的這麼間房子它的房頂差不多能有三噸或者還要重。
為什麼會有這麼厚?厚厚的屋頂裏到底有些什麼呢?這些重達數噸的房頂有什麼功效?
這是咱們四合院的一個房頂,這是它的剖線,這個剖線是沿這個地方切下來的,房頂下面是一根檁條,檁條上面是椽子,幾根椽子,椽子上面鋪着木板,木板上面這條黑線是什麼呢?是防水層,現在當然是用油氈什麼東西,很高級的可能都用的是像皇宮什麼的,這層防水層用鉛,上面防水層上面用的是葦薄或者是荊巴,就是荊條的荊巴。
記者:這是什麼意思?
李鴻洲:就是作為隔熱,它懸,葦薄什麼都是懸的。
記者:葦薄是什麼?
李鴻洲:就是葦子墊成那種簾子,在建築上咱們就説葦薄。
這就空了,這個時候有的人甚至鋪上稻草
李鴻洲:現在為了頂層不太熱,還有蓋泡沫磚的,因為泡沫彎跟實心磚不一樣,它裏面有泡沫,含有微孔,微孔的空氣是不良導體,空氣就是作為隔熱的,所以隔上泡沫就比隔上一個實的洋灰板隔熱好得多,然後再在上面鋪上泥巴,灰跟泥和起來的,再往上基本上全是灰,灰上再擱瓦,這樣的話,蓋起這個頂子來,這樣一個頂子,剛才説了,一間房子的頂子大概有三四噸,幹了以後有這麼重,厚度至少這面得差不多將近有半尺厚。
即使如此嚴密的隔熱層的房頂,古人還覺得不夠,高高的屋頂還有什麼可利用的呢?房頂之下還藏有什麼秘密?
我們這個房頂構成了以後,有不良導體有絕熱的,整個這麼厚的隔熱層,這個房子又是蓋的很高,過去咱們北京老四合院這種房子,一般的都有三米多高,差不多有三米多高,我們現在的房子也只有兩米五六,兩米六七,兩米七八就算高的。
記者:不算裝修,裝修以後就是兩米三五了。
李鴻洲:房子裏面吊了一個天花板,你們看從上面好幾米高,一直到裏面天花板,裏面又是空氣,這裡面的空氣基本上是一個密閉的空氣的頂。
記者:這也相當於一個隔熱層。
李鴻洲:這又是一個更厚的隔熱層,顯然冬天涼氣凍不進來,夏天熱氣跑不進去。
李鴻洲:空氣是不良導體,是不導熱的
記者:等於相當頂上頂了一個大個的空氣隔熱層。
李鴻洲:又頂了一個大的空氣隔熱層。
龐大的屋頂內部提防夏日酷熱,但外部卻大面積接受陽光的曬,大屋頂該如何散熱?如何防暑呢?
這種房子叫陰陽瓦的房子,上面蓋的是陽瓦,下面是陰瓦,這一塊瓦一塊瓦扣起來,裏面填的都是白灰,沙土,泥。
這些隔熱材料是為了解決什麼,是為了解決直接接受日曬,太陽照,這都是一個散熱面,陰陽瓦的東西或者是灰埂都是散熱面,為什麼平頂就是不如這個好,因為散熱面積大了。
記者:如果是平頂的話就一個散熱面,這裡有凹的,有起來的,等於跟空氣接觸面積大。
李鴻洲:咱們日常生活這種散熱面的地方多得很,摩托車的氣缸,風冷氣缸一條一條的散熱的,大功率晶體管散熱也是弄一個金屬桿一層層的,這裡面是散熱的。
為了避暑,嚴實的大屋頂層層防守,那麼住人的屋子完全封閉了嗎?空氣如何流通?
另外這裡面的空氣就是不流通了,它可能怕裏面潮濕,怕裏面會腐敗,遭朽,這樣的話房頂上面一邊還有一個通風孔,小的空氣流動,雖然是一個絕熱的不良導體的空氣,但是裏邊還是有通風,不讓它遭朽了,這樣會延年益上。
短片2 巧妙的結構,獨特的構成,實現了古人夏日避暑的夢想。但是在水分相對充沛的南方,巨大的大屋頂如何應對酷暑?
記者:剛才像周先生所説,我們可能那時候沒有空調,但是我們就在房子上下工夫。
周家斌:不同的地方想不同的招,你像到南方到熱帶的西雙版納這些地方,用竹子蓋成兩層小樓,底下這層是不住人的,吊角樓,上一層第二層住人的,他就空了,這一空,我主要覺得他是靠通風來解決的,頂上也是一些很簡單的熱帶的一些樹葉什麼的一蓋,甚至有的地方還能夠看見星星,它主要是靠通風,四面透風,夏天就不熱了。
周家斌:還有些地方頂上可以灌水,房頂上可以有水。房頂上像一個池子一樣,外邊做高一點,房頂上下了雨以後,老有水在那裏,這個就涼快了。反正是想辦法讓房子溫度降下來,如果再跑到更熱的地方,熱帶,它怎麼辦?把這個樓房子蓋得很厚很厚的泥巴蓋了以後,窗戶弄的非常小,它那個地方是日夜溫差很大,晚上還是相當涼快,所以窗戶弄的相當小,晚上就涼快,到白天這個窗戶很小,塞不進去,屋裏還是涼快,總是因地制宜。
記者:剛才兩位分析了幾種建築樣式,您覺得它有點矛盾,您看剛才咱們講的宮殿式建築,採用的方法是隔,把頂弄的很厚,然後一層一層的隔熱,保證底下涼快,到了南方的話,它頂要透,要講究通風,一會是隔熱,一會是透,這個怎麼來理解,這個差異太大了,到底應該是什麼才是涼快呢?
周家斌:我想這可能跟地方有關係,北方我覺得雖然北京現在有桑拿天,總的來説是幹熱,幹熱的話,只要把房子弄厚一點,曬不着,這個房間涼快了,南方的主要矛盾是濕熱,溫度高,濕度大,這受不了,所以必須要通風,一通風隨時把濕空氣帶走
短片3 無論是北方氣勢恢宏的皇家宮殿,規整和諧的四合院,玲瓏秀麗的涼亭,還是南方飛檐翹角巧奪天工的吊角樓,純樸淡雅的竹樓,獨具風韻的客家土樓,萬變不離其宗,大屋頂完成了避暑的夢想。向水平延伸開的大屋頂,仿佛一把巨大的遮陽傘,而西方建築的屋頂多為隱藏式,而把藝術想象的空間留給墻壁。現代摩天大樓多借鑒西方建築特點,躲在墻壁之後的屋頂還能為夏日的人們撐開保護傘嗎?
記者:按理説我們科學技術和古代應該説有一種質的飛躍,我們掌握了各種各樣的科學原理,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建築方法,我們還有很多非常非常著名的設計師,為什麼現在我們蓋了房子,必須得靠空調,必須靠暖氣來調節溫度呢?比如我們也可以像古代人那樣,通過建築來控制室內的溫度,為什麼現在的房子會蓋成這樣,兩位有沒有想過?
李鴻洲:這個東西可能跟具體條件相聯絡,首先你蓋房,這種房子還要省地方,所以向垂直方向發展的問題,這成為一種主流。
記者:您的意思是越蓋越高,佔地小,面積大。
李鴻洲:為什麼?特別在我們中國,人多地少。
周家斌:我覺得這個跟理唸有關係,現在流行的就是房子蓋好,反正我有空調就能解決,可是最近我好像看到一些報道,已經有一些生態房屋出現了,它也是有相當我們中國古代的人或者外國古代人的思想,通過房子來解決,他也是把建築材料改變了,就可以比較暖和,夏天比較涼快,也能做到,我覺得這可能是設計思想也在變,有好的東西可能在返璞歸真。
記者:李先生有什麼想法?
這種情況只能作為有時候研究探索一種方式,一種東西,所以説大面積推廣去做這種事情。
記者:您覺得不可能的。
李鴻洲:我覺得有困難的。
記者:還得靠空調解決問題。
李鴻洲:但是説未必一定是空調,過去我見過一條報道,國外是哪個國家我記不清了,已經在房頂上修荷花池,房頂上修了荷花池,據説北京也有這種醞釀。
記者:有的樓上有游泳池。
李鴻洲:那個肯定頂層就不會像我們現在頂層這麼燥熱。
周家斌:就像南方過去的水頂一樣。
短片5 屋頂為夏日裏人們躲避酷日炙烤的保護傘,她傳遞人與天的對話,她凸現古建築的標誌。寶蓋頭組成了中國文字中幾乎所有的關於建築的漢字(室、宮、宅、家、牢、穴、窩、窯、寓)。獨特的文化背景,産生了獨特的建築藝術。天然的避暑窯洞,雄偉的大屋頂,靈巧的吊角樓,對夏日避暑的宿願成就了輝煌神奇的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