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的主持人方靜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6日 11:34
一個兒時被郭蘭英收作最小的徒弟,因此小時候比長大了“有名”的主持人;一個放棄保送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機會,而幾經角逐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的主持人;一個大學畢業後在中央電視臺一幹就是十年的主持人;一個從《中國新聞》到《東方時空》,如今又走進《焦點訪談》的主持人,這就是方靜。
進入《焦點訪談》不久的她會開玩笑説:“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以一個女包公的形象出現在屏幕上。”我眼前的這位“女包公”穩重、平易,笑起來卻又有著掩飾不住的開朗。因為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採訪時間,我提出“審問”“女包公”的請求。沒想到剛剛進屋的方靜水也沒顧上喝一口,氣也沒顧上喘一下,就幹乾脆脆地落座,和我聊了起來。
《中國新聞》、《東方時空》、《焦點訪談》,説它們相同,它們都是中央電視臺的名牌欄目,它們都是新聞類節目;説它們不同,《中國新聞》是新聞播報,《東方時空》是深度新聞,《焦點訪談》是新聞評論。先後主持了這樣三檔風格不同的欄目,方靜有何感受呢?
方靜:這三個是完全不同的三個節目,應該説跨度都是挺大的。第一個《中國新聞》,是新聞播報。《東方時空》的變化比較大,我剛去的時候正是它大改版的時候。那個時候節目有兩個半小時,它裏面的新聞性比較強,但表達形式上有一些變化,從節目樣式和類型來説應該還屬於新聞類節目。但是後來改變回去之後,《東方時空》就更像是專題類的節目了。除了《時空連線》有一些新聞性之外,其他兩個欄目都是比較專題性的節目。作為《東方時空》的主持人,我覺得是文學性和思想性比新聞性更強一些。《焦點訪談》大家都很熟了,完全是一種評論、曝光的節目,我覺得這個節目對於我來説,雖然是看了很多年,但是坐在這個主持人的位置上,現在仍然是在摸索的一個過程。我現在有時候開玩笑,我説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以一個女包公的形象出現在屏幕上。
作為女主持人,進入《焦點訪談》這樣的欄目,方靜似乎少了幾許犀利,少了幾許尖銳,然而對於擔當“女包公”的角色,她自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方靜:我覺得《焦點訪談》節目,當然它的意義很好,它能發揮聲張社會正義的作用,但是我覺得記者只是一個新聞事件的報道者。新聞報道還是要客觀。如果説我和其他幾位主持人稍微有一點區別的話,也許是我沿襲了在《中國新聞》養成的比較客觀的主持風格。我覺得我還處在向其他主持人學習的過程中。
方靜:我在出國之前做過幾期《焦點訪談》,但是做的時間比較短,我就出國了。進入《焦點訪談》當時是因為欄目組人手比較緊缺,原來的主持人方宏進請病假了,他身體不太好,所以當時的主持人不是太夠,部領導在這種情況下找我談,他們覺得我可能還是屬於比較有正義感的人。
説到這兒,方靜笑了起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選擇我,但是我覺得這是領導對我的信任。”
1993年,方靜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畢業,同年進入中央電視臺海外專題部。1994年5月,她被調入海外新聞部主持《中國新聞》。直到2000年,她離開了主持六年的《中國新聞》,加入改版後《東方時空》。如今又成為《焦點訪談》的主持人。掐指算來,方靜進入中央電視臺已經整整十年了,她是如何評價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呢?
方靜:是這樣,我的十年應該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中國新聞》做新聞播報。我是1994年開始做《中國新聞》的,做新聞播報大約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我覺得是相對穩定的,我不能説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但是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記者:你在《中國新聞》幾乎拿到了新聞播音方面所有的獎項。
方靜:這個比較幸運,我覺得拿獎其實不説明什麼問題。但是就是三年之後,大概就是1998年之後,1998、1999、2000年,這三年我就沒有覺得我在主持上有什麼進步,我始終是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這時候我就有了希望能夠有一些變化,拓展自己的空間這樣一個想法。所以我在2000年到《東方時空》。從《東方時空》到現在應該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我覺得實際上還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因為我是2000年底到《東方時空》的,到現在總共才兩年多,其中有八個月的時間我不在,我在美國進修。所以實際上也就一年多的時間,這個適應過程比我想象的要難,轉型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從主持人裏也能看到,轉型之後能夠成功的人數不多,而且他們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階段,方靜從未放鬆過對英語的學習。八個月中,方靜四個月在福克斯新聞臺做訪問交流,四個月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在這八個月期間,她還向中央電視臺發回過幾次報道。
方靜:我是挺著急的,我的英語始終沒有用上。是這樣,因為你投入了很多經歷學習,我如果把它扔了,就覺得我以前的時間和精力都白費了,所以就接著往下學吧。後來對於我來説也找到了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學英語不單單是學語言了,比如説我可以看CNN,可以聽廣播,同時也了解一些新聞事件。在這個過程中,一邊強化自己的英語,一邊開闊了視野。我當然希望有這個工具可以很好地用在工作中,但是學英語不單單是為了工作,它能使你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收穫。我常常這麼安慰自己。當然我更希望能夠有機會讓我的英語有一些用場,我想《焦點訪談》可能會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可能比較少一點。
《東方時空》製片人陳虻曾經這樣評價他眼中的方靜:“昨天我看了她寫的一篇文章,才知道她有那麼好的文筆,在文章後面有對作者的介紹,才知道方靜原來還是一名民歌手,小時候比現在還火。”事實真的如他所説嗎?
方靜:那絕對的,那絕對的,我小時候比現在名氣大多了。但我一點也不懷念那段時光,我老覺得我像一個小木偶一樣。
記者:現在還喜歡唱民歌嗎?
方靜:現在不行了,現在嗓子條件不如小時候好了。民歌也還唱,但是唱得不太多了,現在變成通俗了。
十分鐘的採訪時間轉瞬即逝,與方靜的交談意猶未盡。這位《焦點訪談》的主持人沒有威儀、沒有冷峻,有的卻是隨和、風趣。她愛笑,笑起來甚至有些憨直,她會告訴你:“我笑是因為我對生活的熱愛,越長大越發現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事、太多好玩的事,生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