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爆炸後的倫敦:生活在繼續 陰影難以抹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1:04 來源:
    專題:倫敦地鐵再次發生事故

  參考消息特刊報道:生活在繼續,但方式有了改變——感受爆炸後的倫敦 (記者 曹麗君)

  倫敦地鐵即將駛入貝克街一站,車廂內的電子提示板像往常一樣顯示着“下一站是貝克街,請在此換乘貝克路線、環線、哈默史密斯線和都市線。”

  也許是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地鐵公司來不及應對,也許儘量想使乘客保持平常心態。

  7日的連環爆炸之後,哈默史密斯線和都市線已經被完全關閉,如今只有都市線一條能夠從貝克街到達距離其中一個爆炸點最近的國王十字車站。

  記者跳上都市線,往日熙攘的車廂內只坐著幾位乘客。列車剛駛出幾秒鐘,突然停了下來。一瞬間,車廂裏的幾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接下來悄無聲息的幾秒鐘,讓人有些窒息。

  “抱歉,剛才的停頓是技術原因造成的,”終於,列車員飽含歉意的聲音打破了空氣的凝重。 

  跟隨一兩個乘客,記者在國王十字站下了車。站內不停地廣播“安全公告”,一個急促嚴肅的聲音提醒行人,將行李隨身攜帶,如果遺落,將被當作可疑包裹立即銷毀。國王十字是倫敦交通的一個樞紐,它連接着火車、輕軌、地鐵交通網。爆炸過後,這裡還同以往一樣繁忙擁擠。只是多了幾十名荷槍實彈的警察,兩三輛候命的消防車和扛着攝像機、背着照相機的記者。 

  在車站外的臨時墻板上,貼滿了大大小小的啟示,尋找母親、丈夫、妻子、朋友:詹姆斯邁厄斯,28歲,白人,5英尺11英寸,淡褐色眼睛,短卷髮,爆炸之前從國王十字搭乘地鐵…… 據倫敦警方統計,至今,仍有20多人在上周的爆炸後失蹤,隨着搜尋工作的繼續,警方開始對爆炸現場難以辨認的屍體進一步確認。

  30歲的詹姆斯戈登是警方12日剛剛確定身份的遇難者,他的家人説他是一個“善良、質樸,總為別人着想的人”。為了向詹姆斯和與他同時遇難的人表達敬意,倫敦市專門在國王十字車站側面辟出一個小廣場,供公眾憑吊。 

  不大的廣場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花束、蠟燭、玩具,墻壁上挂着各種各樣標語、旗幟;有些獻給逝去的親人,有些獻給所有的亡靈,有些獻給世界的和平。

  50多人死亡,700多人受傷,這些數字多少帶給倫敦人一些恐懼和不安。襲擊過後,大部分倫敦人放棄了公共交通。往常,高峰期倫敦地鐵和汽車乘車人數會達到一小時70萬人次,這一週可能還不到一半。

  從7月起,倫敦為限制市中心車輛而設立的“進城費”上調60%,從5英鎊漲到8英鎊。然而,爆炸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倫敦市中心的交通又是一片忙亂。經過國王十字的10路公共汽車原本平均10分鐘一趟,結果記者等了40分鐘才坐上車。因為途經30路汽車爆炸的現場,從國王十字到騎士橋原本15分鐘的車程由於交通改道耗去了一個半小時。另外,倫敦各個自行車行銷量翻了一倍還多。

  在爆炸發生後的一個周末裏,倫敦警方的爆破組織解除了100多個可疑包裹。9日,在英國一級方程式賽車銀石賽道的比賽中,一共發現了12個可疑包裹。10日,希思羅機場第三候機室接到安全警報,緊急疏散。12日,倫敦近郊的魯頓機場也上演了同樣的一幕緊急撤退。 

  據估計,連環爆炸給倫敦帶來的損失將超過2.64億英鎊,對旅游業造成的影響可能會達到數十億。

  一場災難奪走了一個城市的安寧,一些家庭的天倫之樂,留下的是堅強和勇氣。36歲路易莎彼得松是一位白領,7日,她就坐在爆炸的地鐵上,與炸彈相隔一個車廂,不到10米的距離保全了她的生命。她説:“我現在不會乘地鐵,我不想承受被困在隧道中的痛苦。上班時,我會改坐公共汽車。但是,我們不能生活在恐怖中。我現在最強烈的感受不是抑鬱、不是害怕,而是憤怒!” 

  曼迪余今年23歲,上周,地鐵爆炸的一瞬間,她被湮沒在濃濃的黑霧中,“我記得,眼前的一切突然變黑了,車廂裏的緊急燈亮了。呼吸極度困難,前一節車廂的一位女士在不停尖叫,叫聲在車廂裏回蕩,大家都在祈禱。我到現在還做噩夢,半夜醒來一身冷汗。我想,我們必須要儘快恢復正常。” 

  倫敦的生活還在繼續,只是方式有了些改變。

  大爆炸陰影難以從倫敦人心中抹去 (記者 馬建國) 

  大爆炸已過去多日,倫敦這個經歷了二戰炮火蹂躪的歷史名城仍然籠罩在恐懼、悲傷、氣憤之中:在爆炸的現場母親在呼喊着兒子的名字、失去母親的兒子失望地回味着媽媽與自己招手再見的甜美笑容、到市中心上班的人“硬着頭皮”擠進了現在在很多人眼裏似乎更接近地獄的地鐵、美國總統發誓與英國站在一邊,但美國駐英軍隊不許官兵進入倫敦市中心的一紙禁令讓英方有了不少想法…… 

  在市中心的尤斯頓廣場,一位專程從尼日利亞趕到倫敦的黑人中年婦女法塔伊威廉姆斯12日用沙啞的聲音哭喊着自己26歲兒子的名字,憤怒的母親的嗓子幾乎都發不出聲音了,但她還在不停地呼喚。

  “我們知道紐約發生的爆炸,知道馬德里火車站的爆炸,知道倫敦剛剛發生的爆炸,你們是在屠殺無辜的生命!你們説自己是鬥士,但你們奪走了活生生的生命,面對血流成河的屠殺現場,你們難道就沒有人性嗎?” 

  這位尼日利亞媽媽的兒子在7月7日早晨鑽進了倫敦30路雙層巴士,之後就再無音訊。 

  法塔伊揪着衣襟仰天控訴———淚已經哭幹。路過的行人的心也被這位非洲母親揪住,默默地,行人止住腳步,好像是在用眼神安慰這位失去愛子的母親…… 

  23歲的吉米恐怕是倫敦最痛苦的人,就在大爆炸之前幾分鐘,吉米和他的媽媽蘇珊利維一起乘坐地鐵到市中心上班,在一個換乘口,他揮手跟媽媽告別,不成想這一別就陰陽兩隔。

  吉米和比他年長兩歲的哥哥在大爆炸發生後就滿城尋找他們的媽媽,最後在一家醫院找到了媽媽冰冷的屍體,兩個小夥子怎麼也不願意相信這樣冷酷的事實…… 

  不少醫院在爆炸第二天就擁進了憤怒的罹難者親友,但醫院卻遲遲沒有明確的答覆,警方説他們不能馬上確認死者名單,是想從受害者的屍體或衣物中查找犯罪分子在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但失去親人的人們不這樣想,他們想找到自己的親人,哪怕是屍體……

  在倫敦發生大爆炸之後,在蘇格蘭參加八國峰會的美國總統就發表講話,誓言要與英國人民站在一起,捍衛民主、捍衛西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與恐怖分子戰鬥到底,“直到恐怖分子被戰勝為止”。 

  一個叫“我們不害怕”的網站在爆炸後貼了一個很“威猛”的照片:一個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嘴裏叼着香煙,一幅蔑視一切的樣子。旁邊的字幕寫着:這位海軍陸戰隊士兵不害怕。

  但當天英國各大新聞媒體都刊登了一則這樣的消息:美國駐英國的大約1.2萬名官兵在倫敦爆炸的第二天就接到命令,不允許他們進入倫敦。雖然,美軍的這紙命令後來被解釋為“預防措施”,但就連住在美軍基地附近的一位村民都説,美軍官員下這樣的命令是“反應過度”,它給外界傳送了一個錯誤的信息。 

  10日,倫敦的公共交通已基本恢復。人們開始“硬着頭皮”鑽進地鐵。但似乎每個人都對他們早已熟悉的地鐵有了一種莫名的恐懼。好像是為了給市民打氣鼓勁,12日的倫敦電視畫面上重復播出了倫敦市長利文斯頓乘坐地鐵的過程。“地鐵是倫敦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儘管發生了如此悲慘的爆炸襲擊,但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 

  是的,生活還要繼續,但7月7日發生在倫敦的連環大爆炸的陰影很難從人們心中抹去……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