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悲劇瞬間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6日 14:55)

    進入[國際觀察]>>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4月5日播出):

  導視:

  這是伊拉克,這是戰爭後的伊拉克,這是美國記者眼中的伊拉克。《國際觀察》關注昨天頒發的美國普利策突發性新聞攝影獎,關注獲獎照片背後的故事,即將播出。

  主持人(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國際觀察》節目。

  自從1917年設立以來,美國的普利策新聞獎就一直被看作是美國新聞的最高獎項,昨天一年一度的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揭曉,其中獲獎的一組突發性新聞攝影作品,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它所記錄的瞬間全都是2004年,發生的地點都是伊拉克,而照片的主角既有伊拉克的老百姓,又有美軍士兵,還有伊拉克的武裝分的。這些照片凝聚了若干個令人難忘的瞬間,同時也給我們觀察伊拉克提供了新的角度。

  今天我們這期國際觀察將以稍微特殊一點的形式和我們的觀眾朋友一起來讀照片,説故事。我們請到演播室的兩位,一位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副總編輯馬為公先生,還有以為是我們的新聞觀察員張郇。我想我們還是馬上進入這些照片。我們現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有一組,這是第一張,是美聯社的一個記者哈利德穆罕默德拍攝的,是3月31號,實際上這件事在過去的新聞當中我們都已經知道了,發生在費盧傑的四名美國商人被伊拉克的武裝分子非常殘忍地殺害了以後吊在了幼發拉底河的一個墻。

  另外一組,我們現在再來看,去年年底12月19日拍攝的,在巴格達的一條大街上,光天化日之下一些持槍的武裝分子槍殺了伊拉克大選的工作人員。應該説這次獲獎首先需要説明的是這是一個系列,都是美聯社拍攝的,等於是美聯社作為一個單位,它的記者拍攝的成組的。

  張郇(特約新聞觀察員):

  它是集體獲獎。

  主持人:

  集體獲獎,這是一個集體獎項。

  張郇:

  總共20張照片,是11個人拍攝的,實際上準確地説應該是12個人。剛才我們看到的在街上武裝分子把選舉人員從車上拉下來,當街槍殺的照片,這張照片的通訊員,美聯社通訊員,到目前為止,這個人的名字美聯社還沒有向外公佈。我想這恰恰説明了伊拉克的現狀,因為當時這幾個人,我相信這些恐怖分子會因為這張照片,因為他們都沒有蒙面,因為這張照片會受到追殺的,政府會去抓他們。所説以誰拍了這張照片,會招這些人恨。所以説到目前為止,那個人還不認為公佈他的名字是安全的,到現在為止還是這樣的。所以説這20張照片是12個人拍攝,這也有一個特點,以往發生的戰爭當中,記錄戰爭中間也好,戰鬥以後的照片,有大部分的照片是由當地的記者拍攝的,這些照片12個人中間,有6個人是伊拉克人,包括匿名的人,是伊拉克人拍的。這實際上也是説明了伊拉克的現狀。

  主持人:

  伊拉克人等於是美聯社在伊拉克當地的僱員。

  張郇:

  當然現在得獎以後,據説美聯社都已經把他們招成記者了。

  主持人:

  有可能拿到美國的綠卡了。

  張郇:

  這張照片,拍這張照片的就是一個伊拉克人(哈利德穆罕默德),他回憶當時情況,他覺得他當時拍這張照片非常地危險。他讓他的司機別熄火,他去拍照片,拍完了以後上車趕快走,從費盧傑逃出來。因他當時在拍照片的時候,周圍就有一些武裝分子就注意他或者不讓他拍照片。

  主持人:

  馬先生,實際上我們剛才説的這兩張照片,在去年關於伊拉克的新聞當中早已經成為了一些凝固的瞬間了。但是現在再來看,同時它現在又獲獎了,而且成為獲獎這一組裏面,打頭陣的這兩張照片,您覺得評獎者的意圖也好,或者是它傳遞給全世界的老百姓,是一種什麼樣的信息?

  馬為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

  我們注意到,它描寫反映的是2004年的伊拉克,2004年的伊拉克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什麼?通過這些新聞照片我們可能看到,它應該是歷史的定格,是一個瞬間,照片給人的震撼就在這兒,它留下了歷史的瞬間。2004年給人們留下的,雖然是戰爭結束了以後的伊拉克,但是依然是血腥、動亂、動蕩、死亡、恐懼,依然是這些。它給人們留下的就是這些。所以這一組照片基本上給人們留下了就是這麼幾個信息。

  張郇:

  因為説到普利策獎,它是有很多來參獎的作品先去交到組委會,隨後在第一輪挑選以後,挑出三組照片,因為普利策獎攝影有兩個獎項,一個是突發新聞,一個是特寫新聞,每一個獎項有三組等候選,這組照片當然是3組當中之一了,另外兩組是什麼?一組是海嘯,還有一組是佛羅裏達的颶風中間的一個畫面。伊拉克戰爭實際上是2003年打的,但是依然在2004年,評委會也好,美國的公眾也好,他們依然認為伊拉克戰爭是他們關注的一個焦點。這實際上從這個角度可以來評判這個戰鬥實際上代表了什麼。

  主持人:

  剛才我們這個畫面裏,這兩張照片加入説反映的是一種殘忍的殺戮的話,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這兩張照片,我覺得觀眾朋友何以注意一下這兩張照片裏的眼神,比如説這張是兩個伊拉克的兒童在一個檢查站,眼注視着美軍士兵,怎麼樣的注視?馬先生給解説一下?

  馬為公:

  我覺得這裡面有兩個值得注意的,這兩張照片給人的感覺,這是伊拉克的孩子,一個不解怎麼回事?再一個是恐懼。注意到沒有,兩個孩子的手是由大人的手攥着,他們是跟着大人,依偎在大人的身旁,他們在等待着被檢查。

  主持人: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這個照片可能,因此張先生也曾經做過新華社的攝影記者,它這個精妙之處,我個人的理解,畫面裏面沒有這個孩子看的東西,只是兩雙眼睛,一下子讓人覺得這兩個孩子在看什麼?

  張郇:

  肯定是看到是恐怖的東西。

  主持人:

  反正不是美好的東西。

  張郇:

  具體這兩個孩子是在費盧傑戰鬥之前,他們就逃出了費盧傑,他們的家已經都被毀掉了,但是他們現在是站在美軍的檢查站前面,來等待準備回家,美軍放他們回家。我想從他們的眼睛肯定能看到,他們面前的美國士兵戴着墨鏡、鋼盔、拿着槍的,肯定對他們講起來不是一件親切的東西。

  主持人:

  而且還有一個細節,色彩非常鮮艷,在畫面當中而且的是伊拉克傳統的,馬先生也知道,傳統的伊拉克小孩穿的花衣服。

  我們來看下一張,也是同樣是一副眼睛,這個眼睛就不太一樣。這是一個叫吉姆麥克米蘭,據説這是美聯社在伊拉克的攝影記者的頭兒,等於是首席攝影記者,在納傑夫美軍在一個掩體後面趴下。

  馬為公:

  是戰鬥當中,而且是槍聲,你通過這張照片,你仿佛能夠聽到槍聲。

  主持人:

  因為子彈在腦袋頂在呼嘯。

  馬為公:

  一個是眼睛裏面看到驚恐,再有一個,另外一個士兵是無助地用手抱着頭,而是不用鋼盔,鋼盔已經沒有了,他用手,這完全是一種無助,他用手怎麼可以擋得住子彈,這是完全沒有保障的,他是下意識的。手中的槍顯然已經放在了地上。

  主持人:

  我們請導播把這張照片放大一點,我們看一下這雙眼睛。張先生您覺照片拍得好嗎?從攝影記者的角度。

  張郇:

  實際上像這一類的突發事件的新聞照片,你從構圖上可能並不是非常講究,但是它實際上是瞬間。因為就像剛才説的,你似乎可以聽到耳邊子彈飛過去的聲音,或者説在它能夠周圍的環境的聲音跟這種感覺,你能夠感覺到。這就是説,實際你到最前線,你才能夠拍到這樣的照片,這實際上好照片來之不易,你必須要到一個特定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往往是充滿地危險。因為這一些照片你看到,有很多,等會兒我們還會看到其他的照片,非美軍的,都是非伊拉克人拍的,跟抵抗組織有關,或者是跟伊拉克的那些剛才説到把屍體挂在橋上的那些照片都是伊拉克人拍的。因為原來,經常是記者喜歡把表示我是記者標誌寫在身上,能夠保證安全,因為大家對記者很客氣,但是在伊拉克恰恰是相反的,現在絕對沒有任何一個外國記者,會在身上寫上自己是記者。

  主持人:

  特別你要寫上AP,美聯社記者,武裝分子打得就是你。

  張郇:

  轉眼就被綁架了。

  主持人:

  對。而且這一點,你恰恰説到,因為我知道,在伊拉克像美聯社也好,像路透社一些國外的媒體,他們大量地雇用當地的伊拉克人作為他們的新聞工作者,當然有方便之處,他們的語言便利一點,再一個對當地的地形熟悉,(跑起來比較快)再一個,一看都是伊拉克人,儘管你可能拿着照相機,但是也可能不會馬上想到要綁架你。

  張郇:

  他不會公開説我是美聯社的記者。

  主持人:

  我覺得這可能也是反映了記者的一種無奈,但是儘管是這樣,美聯社自己認為,這次這一個團隊,我們在伊拉克這個團隊表現了記者的高素質、勇氣和他們的這種膽量。

  張郇:

  應該説現在在伊拉克採訪的記者,尤其是這些攝影記者,要比薩達姆時代採訪可能危險要多得多。

  主持人:

  那是。而且實際上這次我們接下要看的一組照片,也是反映了2004年伊拉克很大的一個側面,那就是説死亡。幾乎是天天我們都能夠看到死亡,聽到死亡,目睹死亡。比如説這張,我覺得很具有代表性,讓人看了很震撼,一個一歲半的小孩躺在一具棺材裏,實際上馬先生也知道,在穆斯林,中文裏面它應該叫做“金匣”,他和他的四個家人死於美軍襲擊。這麼一個小孩,這張照片,當然他不是特別的藝術性的,可能也是在一個清真寺旁邊或者一個醫院旁邊,記者就抓拍到了這樣一張。

  我們看下一張,稍微對照一下可以看到,一個美國士兵躺在帶轱轆的擔架上一樣,被他的戰友拉走。

  張郇:

  他的戰友跪在擔架上幫他按着傷口。

  主持人:

  已經受傷了,在拼命地出血。

  張郇:

  送到醫院就死了。

  主持人:

  24歲。

  張郇:

  這是一個死亡的故事。

  主持人:

  對。這種東西可能是眾多美聯社拍到的很多關於這種題材的照片,但是把這張照片,現在我們收進這20張照片裏面,這一組,你們感覺對今天的觀眾能傳遞什麼樣的信息?

  馬為公:

  這個照片,一個是可能將要死亡的一個士兵和一個已經死亡的無辜的只有一歲半的伊拉克兒童,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以後帶來的動蕩,在伊拉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暴力衝突和襲擊。

  主持人:

  而且有各種各樣的。

  張郇:

  死亡在伊拉克已經是一種似乎是每天都在聽到的或看到的。

  主持人:

  我覺得我們可能不一定有時間一組一組地邊放邊看,我們請導播把後頭幾組也是關於生與死的一起放,然後我們來談這個話題。

  張郇:

  因為在伊拉克,美軍跟英美聯軍這方面,大概從2004年初到現在,平均是每天死2個人,有的時候是一天會有10幾個人,伊拉克人平均每天是20個人。所以説應該説像這樣的故事,孩子死去了,美軍士兵也死去了。

  主持人:

  像這張,母親抱着兒子的屍體。

  張郇:

  這個孩子是死於一個巴格達的汽車自殺爆炸。他在當時他在周圍12個人之一,他實際上是過路的孩子。像這樣的事情實際上很多,包括美軍對死去的戰友是表示敬意的。

  馬為公:

  像這張照片就使人想到了,不是今年評出來的普利策獎,就是2003年、2004年的那次普利策獎,其中也有一組是關於伊拉克人的。

  主持人:

  我想起來了,有一排槍,上面放的全都是鋼盔。

  馬為公:

  還有一個黑人士兵的臉。

  主持人:

  這是2004年的。

  馬為公:

  2004年評的。

  主持人:

  我這裡打印了一張。

  馬為公:

  但是2004年評的普利策獎,反映了2003年的伊拉克是戰爭中的伊拉克,有行進中的美國的軍車,也有死亡的伊拉克士兵,包括死亡的伊拉克士兵等等。雖然都是反映了伊拉克,但是一個是戰爭過程中的伊拉克,2004年的伊拉克是亂中的伊拉克,有不少的事件是在汽車炸彈事件中死亡的伊拉克人。

  主持人:

  如果普利策突發性新聞照片來看的話,您的意思我理解,拿2003年和2004年比的話,2003年更多的是一種特寫,一些流淚的臉。

  馬為公:

  或者是一雙伊拉克士兵的鞋等等,像這種大特寫的鏡頭特別多。

  主持人:

  而2004年,更多得是一種生與死。

  張郇:

  因為2004年跟2003年的從照片上看到的場面,最大的不同,2003年是美軍是屬於進攻的,它是把薩達姆的頭像是提起來了,隨後美軍佔領到推進到什麼地方了?美軍顯示了,在這組照片上,它顯示了美軍單方面的強勢。但是在今年的這張照片當中,從照片當中很難看出哪一方是勝利的,美軍也在為他們死去的同伴在祈禱,在流淚。伊拉克人也在為死去的親人祈禱流淚,而且是一種亂局。包括從一開始我們看到的兩張照片,美國人自己吊在橋上,隨後伊拉克人居然能夠在當街在大白天能夠把人從車上拉下來,有目的、有目標地,不是隨便弄一輛車,而且這幾個人是選舉委員會的工作人員。

  主持人:

  而且臉都不用蒙着。

  張郇:

  所以説這是一個亂局。

  馬為公:

  2003年的伊拉克和2004年的伊拉克,對普通老百姓來説,我覺得2004年的伊拉克,有這幾個照片能夠反映得很清楚,讓人對安全沒有保障的一種恐懼。

  主持人:

  我們先談到這兒,我們要放一段廣告,很短的時間後來回來,我們還有幾組非常有特色的照片,我們還要來進一步解讀。馬上回來。

  主持人:

  好,這裡是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歡迎您繼續收看。是我們今天的話題是在最近剛剛揭曉的普利側2005年普利側新聞獎的一組關於突發新聞的新聞照片,我們今天來解讀這些照片。演播室的兩位一位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副總編輯馬為公先生,還有一位是我們的新聞觀察員張郇。我們現在馬上看這兩張照片,一張是一個邁赫迪軍,實際上也是屬於反美武裝了,他的士兵肩膀上有一個和平鴿,有一個白鴿子,另外下面那張,請導播放一下,資料也是很有意思,在這兒了,一個美軍的士兵的背後背了一個幸運的木偶,或者叫護身符。馬先生這這兩張照片怎麼解讀它?

  馬為公: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兩張。

  主持人:

  這會不會是攝影記者擺拍,或者是有意識的?

  馬為公:

  我相信這個美軍士兵就是背在身上的,那個反美武裝人員,他肩頭有一個鴿子,各種可能都有,也許就是正好有一個鴿子飛在他的肩膀上,因為在阿拉伯國家鴿子是非常多的,也可能是落在他的肩膀上,攝影記者抓拍到了這個瞬間。我們可以看到這張照片,它是子彈在(脖子上),和和平鴿(在肩膀上)。和平與戰爭本來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是在這張照片裏面,你看他眼睛裏是充滿了仇恨的,這個和平鴿子。

  主持人:

  我覺得它妙就妙在他脖子上挂的這一串子彈。

  張郇:

  因為西方的記者有時候拍的照片可能更注重人的感覺,但是它並不非常簡單地告訴你,什麼是罪惡?什麼是正義?它一般不採取這樣子辦法,它讓觀眾自己去看,自己去琢磨。可能對這張照片,各種各樣的人會有不同的解釋。邁赫迪軍是薩德爾手下的武裝,他們跟美軍在納傑夫僵持了很長時間,也有很大的傷亡,這些人也是打起仗來視死如歸。現在有這張照片,可能大家有各自的解讀。

  主持人:

  如果説前面的照片,生與死的很凝重的照片相比,現在看到的後頭的這些有一些變化。

  馬為公:

  儘管是武裝分子,但是和平鴿代表的是對和平的渴望,那麼護身符代表對生命的渴望。他帶着護身符,他也是怕死的,他希望這個護身符能夠保祐他不被子彈擊中,我覺得這裡面就能反映出一種渴望。

  主持人:

  我們接下來有一個照片,這個照片我們的邊緣給切了一些,我這裡有一個小圖,這張能夠看得很清楚,躺在地下的一個美軍士兵,他舉的是一個什麼東西?它舉的是一個鋼盔,好像是一個家人,然後是引誘狙擊手對他這邊放槍。

  張郇:

  所以説美軍實際上雖然是在這場戰爭當中動用了很多最現代化的武器,但是對付伊拉克那些狙擊手,到最後也只能去最土的這種辦法,就是躺在地上,弄一個假人,引誘一下你。

  主持人:

  而且這些照片還能夠讓人聯想一些東西,就是原來戰爭是這樣的,有的時候也讓人是不是忍俊不止,美軍還舉一棍兒,做一個人頭。

  張郇: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跟狙擊手,他們從武器講起來是一樣的水平,另外美國所有的裝甲車、坦克、飛機都不派用處了,對他們講起來,你只要漏出頭來,對面的槍照樣能夠把你幹掉,一樣的。

  主持人:

  對。現在這張,我覺得我們的時間關係不一定全部放完了。這張是反美武裝用迫擊炮還擊美軍進攻,這張照片從新聞性上並不是特別的。

  張郇:

  但是這樣生動的照片很少,很難得。因為這個記者,當時打仗的時候他就在費盧傑,就沒有出來,他就在裏面拍各種各樣的東西,人家也不知道他是記者,他是當地的居民。但是他拍完以後,他意識到所有的這些東西非常重要,非常有價值,隨後就趕快出來來發稿。顯然這種情況實際上我們很少看到,因為我們每天聽説反美武裝有襲擊美軍,但是很少看到……

責編:辛梓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