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國際觀察]觀察2004(三)(12月29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4日 14:52)

    進入[國際觀察]>>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

  主持人(水均益):今天這一期節目是我們為您奉獻的《國際觀察》年終特別節目觀察2004的第三期,也是最後一期。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將繼續解讀在2004年發生的重大的國際新聞。並且評點哪些新聞能夠最終入選中國電視十大國際新聞。就在2004年走向尾聲的時候,12月26了一場震級高達8.9級的地震,以及隨著引發的海嘯席捲了印度洋地區,造成幾萬人的傷亡。有人將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比做是2004年災難的休止符,因為在一年裏邊,人民擁有了太多關於災難的冰冷的記憶,然而在天災人禍面前,在地震、洪水、颶風面前,2004年的世界也愈加的、理性的認識到改變現有的姿態,尋找機遇的自然性。2004年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協起手來,在國際紛爭面前協起手來,更在探索未知宇宙的面前協起手來。今天我們回過頭來重新觀察這些也能夠幫助我們以一種更好的心態去瞻望即將到來的2005年。2004兩位老人讓世界矚目;2004年一些對抗走向對話;2004年石油命案困擾著我們;2004年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宇宙;2004年人類有機遇;2005年我們有期待。今天和我們一起來觀察2004的還是我們的兩位觀察員宋曉軍還有張郇。我想在我們梳理今年的重大新聞並且在點評哪些新聞能夠入選十大國際新聞的時候,應該説26號這場巨大的災難也是從一定意義上講是讓人觸目驚心的。我想在這兒,我們再來借助一個短片來回顧一下這場災難,一起來看看當時的情形。據目擊者回憶海嘯如同是打開了印度洋的開關;海水侵襲到岸上,人民陷入無邊的恐慌之中。在海嘯發生的兩天之後,受到海嘯襲擊的印度洋周邊的國家紛紛表現國內的海嘯預警系統不完善是導致這次海嘯造成重大死傷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如何對於受災後的地區進行搜救和清理,更加成為受災國家面臨的難題。看了這兒,我想馬上來問一下二位,實際上我估計印度洋這一場海嘯肯定會在各個,已經評過咱們不説,但是在之後評出來的十大新聞當中,肯定會排在十大之列。但是這應該是跟給人一種很沉重的心情,但是當我們想到這兒的時候,又有一些數字或者説有一些數據讓人感到冷冰冰的,比如説我這兒有這樣一個,泰國氣象廳發出海嘯預報的同時,第一波海嘯已經席捲了泰國南部,而印泥的官員則表示他們沒有錢來買足夠的預警的設備,包括距離震中最近的亞齊也是印泥的,那個地方連根本的預警系統都沒有。我想問一下二位,這種新聞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不是給我們帶來一些更深刻或者更深入的思考?張郇。

  張郇(新聞觀察員):實際上海嘯發生以後,我們注意在印度洋周邊地區這些受災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印度洋跟太平洋不太一樣,印度洋周邊除了澳大利亞可以説是發達國家之外,都是發展中國家。

  主持人: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

  張郇:對,尤其是印度跟孟加拉,我們已經聽到了太多死傷者的成千上萬的災難,所以你剛才説到的情況,海嘯的災難成為十大新聞,我覺得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它從1900年以來,海嘯最大規模的死亡人數的海嘯,因為現在已經説是4萬人。同時實際上才提出來一個問題,現在當然是在救災,還提出來一個問題,就是發展中國家怎麼樣抗災、防災的問題。這個問題實際上很長時間是在全世界範圍被疏忽的,因為由於經濟的原因,由於科技發展的原因,由於種種原因,他們都沒有做,但是實際上現在幾萬人的生靈放在面前的話,可能國際社會會覺得這件事情應該伸出援助的手,因為有些國家確實沒有錢。

  主持人:而且我想他們把海嘯評為十大新聞之一,並不是因為它規模有多大,而且是因為它帶給人民沉重的思考實際是太多了,宋先生覺得有什麼問題。

  宋曉軍(特約新聞觀察員):我覺得海嘯這一條新聞被評為十大新聞完全是應該的。但是當我們咀嚼這條新聞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大自然的規律並不是為人類慾望所準備的,當這幾萬條生命躺在這兒的時候,我們在創造一種物質生活或者得到所謂的人類自己幸福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大自己自然本身自身的規律,我們甚至可能在創造物質生活的同時,可能還會破壞這樣一種規律,比如今年我們還直播過的颶風也造成了很多生靈的……

  主持人:你説到這兒,實際上我們也準備了一個圖板。我們來看2004年實際上自然災害也是一個,我們在總結國際新聞的時候,一個關鍵詞,有很多國家各種各樣的這種災難,這裡邊歸結起來,好像似乎和我們曾經作過節目的,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今年是被譽為大概是有記錄的以來全球氣溫最高的四個之一。

  張郇:對,實際上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有一些自然災害並不一定是由於全球變暖而引起的,專家也説了,颶風是每年都有,只是是不是在經過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區造成重大損失而已,但是防止全球變暖的問題對我們人類講起來,就是你怎麼樣不要在現有的天災上再去加一把火,因為比方説臭氧層被破壞,比方説氣候繼續變暖的話,那自然界肯定會給人類懲罰的。

  主持人:但好像恰恰比較尷尬的一點,我注意到截止到目前,我不知道我們中國電視會怎麼評,但是很多新聞裏邊對全球變暖,這樣自然界不太有利的一種趨勢並沒有納入其中?宋曉軍:我覺得他們應該當面對東南亞海嘯死亡的幾萬個生靈的時候,他們應該想到把這條新聞補進去,因為這條新聞實際上就是全球變暖正在慢性地在製造一些自然災害。張郇:但是我想可能全球變暖是一個過程,它可能是幾年積累下來的。在2004年可能顯現比較突出,但是它整個過程積年過來的,但是在針對全球變暖的問題上,我覺得有一條新聞是應該進入十大新聞的,就是《京東議定書》終於在明年可以實施了。因為俄羅斯批准的。

  主持人:那好像是明年的十大新聞?

  張郇:但是他的舉動是今年舉行的,俄羅斯批准了這個《京東議定書》以後,由於這個《京東議定書》裏所有的規定意味著《京東議定書》所有的標準、所有的措施。主持人:所以有些媒體把這個《京東議定書》可能永遠會封存冰箱裏的事,因為他們覺得好像遙不可及,實施起來很難,這是不是也是人類的一種悲哀?

  宋曉軍:我覺得這條新聞就是關於俄羅斯批准《京東議定書》,無論是俄羅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但是作為《京東議定書》的整體發起者和相應者來説,它至少是人類社會邁向文明,注意到跟自然和諧相處的標誌,這種標誌其實它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這可能也是我們在綜合梳理這十大新聞,看評選十大新聞行為的時候得出來一種反思,説到這兒實際上也有另外一種説法,就是説現在人們形容説我們人類在這個地球放在一個烤箱裏,變得越來越熱,於是也帶來其他的一些問題,比如説我們含有大量的消耗能源,而由此帶來,我覺得這一條肯定在這一個,這是我個人的主觀見解。今年石油的價格巨大的波動,在這兒有三幅圖,漫畫給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然後我們繼續我們的討論,一幅就是一個大概意思就是説忘掉那些,就是説小偷去偷東西,你不用偷鑽石和珠寶,你偷汽油吧,現在汽油實在是太珍貴了。還有下一幅漫畫説的就是説石油的,加油的,加油的人,一邊在加油一邊把美元輸入了汽車。下一幅是石油的價格的上漲使很多人不堪重負,扛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石油價格巨大的波動肯定應該上十條吧?

  宋曉軍:對,這個其實無論是在《華爾街日報》還有《英國金融時報》,一些經濟類的十大新聞首先上了,同時在一些大媒體的實事新聞當中也都上了。

  主持人:我覺得它應該上,因為它實在是關係到我們整個人類,因為這個自然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宋曉軍:被評論為石油成為2004年,成為地球的敏感神經。

  張郇:而且是經濟的血液。所以石油的問題,因為有漲價也有下來的時候,但是他實際上大幅波動,是很長時間在石油的價值史上沒有見過的,現在已經到了40一50美元,一直在這個過程當中,不遠的前一段時間,大家還都認為可能30美元會碰一下,就下來了,很快就過去了,就變成現實了。

  主持人:而且我覺得光看這個數字,可能還不一定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油價波動真正的衝擊力,因為我這兒還有一個數字,就是據數字顯示,目前全球可供開採的石油儲量僅僅夠開採多少年呢?41年。這是不是聽上去很恐怖,我們還有41年用石油就完了。

  張郇: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這麼看,人類用石油作為主要能源到現在的歷史多長,一百多年,蒸汽機之後才使用石油,一百年在人類歷史上是非常短的,在石油之前人們用的是的煤,用的是柴火。我相信人類有智慧能夠發現新的能源,因為現在你看還有一百多年,我們已經用了一百多年。

  主持人:還有41年。

  張郇:還有41年是,各個統計不一樣,反正就是幾十年,一百年算是比較樂觀的。這一段當中我覺得我們人類有能力能夠發現新的能源。

  主持人:還是有機遇,至少我們今天這個節目這樣一個主題。剛才實際上在回顧我們2004年發生大事的時候,我們引用了一些數據和圖表,這些數據和圖表看似冰涼,但是他們的背後卻是我們生活的點滴和我們情感的波動。2004年裏邊不光有數字、統計,還有更多讓人難忘的記憶,和讓人傷感的人物。在我們的廣告之後,我們的話題將首先圍繞兩位在2004年留給我們很多回憶的老人展開。請您繼續關注《國際觀察》年終特別節目。 好,歡迎您繼續收看我們的《國際觀察》年終特別節目《觀察2004》。兩位,阿拉法特、西哈努克哪一位能夠排在十大新聞之列?

  宋曉軍:當然是阿拉法特。我覺得阿拉法特第一他物理上的生命已經結束。這個是一個另外兩位沒法比的。第二他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在國際大棋盤上,他這顆棋子的分量是太重。主持人:我估計可能全球的新聞都會把阿拉法特去世排在十大,這裡邊的意思不是説我一個專家,但是評一種新聞工作一種積累,我覺得應該是,但是我們也不妨給觀眾分析一下,為什麼呢?他就真重到了這麼重嗎?

  張郇:我們可以扯開一點來看,恐怖與反恐,我們上一期節目説了,有很多極端組織,他們的理由是什麼呢?是美國支持猶太人,這是不公。

  主持人:巴勒斯坦人水深火熱之中。

  張郇:所以説這麼多年以來,中東的一直説是熱點,而且巴伊的爭端是一個熱點中的熱點,是一個核心,一段時間以來,他們實際上曾經起動的和平競爭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僵局。阿拉法特的離去,這件事情本身是一件我們大家都不願意看到一件值得悲傷的事,但是不管怎麼説,這一個重要,他一個領袖的離去會給這個地區會造成很多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可能是消極的,大家都對這個熱點中的一種變動基於極大的關注。當然我們都希望阿拉法特之後的發展是能向積極的方向去,但是很難説,大家都在很關注這個地方,所以他的離去應該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

  主持人:實際上在今年我們關於這些跟人物有關的國際新聞當中,也有很多。比如説,剛才我們説的西哈努克,也有可能我們大家還注意到像卡扎菲今年也有一個舉動,主動放棄核計劃機,還有像印巴兩國瓦解趴伊和穆沙拉伕兩國領導人這種歷史性的握手,包括伊朗核計劃這樣的風暴,但似乎給我的感覺,這些現在並沒有在年終盤點的時候被大書特書?宋曉軍:我覺得這些舉動都源於兩個字,很重要的兩個字就是“勇氣”。我覺得像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叫塞伊德,他剛剛去世不久,但是他在巴以問題上有一個非常著名一句話,他説任何人類的智慧都沒法解決巴伊問題,他惟一能夠解決需要的是真誠和勇氣。我覺得阿拉法特肉體上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是他在這些人當中,就是今年的年度人物當中相比,他曾經從一個被認為是恐怖分子,後來拿到諾貝爾和平獎,然後簽署了《奧斯陸學率》,當他民族的人們已經以死亡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去爭取生存的時候,這種勇氣帶給人民的震撼,所以他夠十大新聞。

  張郇:而且從十大新聞評選來講,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角度,我想如果柬埔寨人評的話,肯定西哈努克退位是很重要的事情。美國人就把美聯社的評選十大新聞,就把裏根的去世放在裏面。但是我覺得之所以全世界大部分的新聞媒體都把阿拉法特這件事情放在裏面,一方面阿拉法特過去一生有非常重要的幾步歷史性的,包括《奧斯陸協議》,這些都是他,會為後代所提供很多機會,一種嶄新的理念。

  主持人:也就是説剛才兩位的講話,我總結出兩個詞,一個是勇氣,一個是機遇。説到這兒,我們最後一個話題,時間不多。實際上這一條應該鐵定上,儘管他和哪些國家都沒有直接的關係,就是火星號探索,而且在火星找到了有水的這樣一個證據,兩位是不是通過我的觀點?

  宋曉軍:我覺得是這樣。雖然2004年的世界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災難,甚至是讓人覺得甚至絕望的一些東西,沒有希望的東西,但是火星,就是人類探索未來星球的一種科學精神新的突破給我們未來的星球,特別是這個星球上的年輕人帶來很多的希望。主持人:時間不多,10秒鐘。關於火星。

  張郇:關於火星實際上是人類面對以未來的機遇來應對現在呈現的這些問題,剛才説到的石油,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可以在外星探索,實際上是無限的,因為我們不知道最終能夠發現什麼,但是這是一種尋求過程和努力。

  主持人:轉眼之間,2004年即將成為過去,在我們回顧發生在2004年重大新聞的時候,我們也産生了很多關於世界的思索,災難的發生與地球漫長的生命相比,更多留給我們是警示。歷史人物的離去,與人類所探索的宇宙相比也許只是瞬間的變化。人們在懷念過去的人物,思索眼前矛盾的時候也因為有未來可以暢想,而變得更加堅強。從這一點來看,在年終歲末的時候,人們願意記恐怕仍然那些代表了光明,代表了希望的人和事,人類在較量中經歷中經歷痛苦,在選擇中確定方向。最後依然追逐夢想,等待機遇,而代表著人類無限勇氣的火星探索器在距離地球6000多萬公里的紅色星球上著陸的時候,我們也相信一切的紛爭和困擾最終將迎來一個雲開霧散的那個機遇。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