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重要報告 巨大錯誤(6月14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5日 10:01)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記者: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收看我們正在為您現場直播的《國際觀察》。
2004年4月29號,美國公佈了2003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昨天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出面公開承認這個報告存在巨大的錯誤,並且使美國政府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這一舉動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那麼鮑威爾認為有巨大錯誤的報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報告?鮑威爾認為要補漏洞的報告究竟出現了哪些漏洞,鮑威爾認為是技術出錯的報告,背後是不是有政治上的原因?這些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今天在演播是參與我們討論的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的研究員李紹先先生和我們的新聞觀察員張郇。那麼在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
解説:2004年6月13號,美國新聞媒體的頭條幾乎都被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説的一段話所佔據了。
鮑威爾(美國國務卿):我們會在明天之前找出錯誤是怎麼發生的,誰來負責,我們會儘快公佈一個修正後的報告。
鮑威爾承認,包含了巨大錯誤的這份報告正是1個半月前,由美國國務院公佈的2003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在這份一年一度的美國年度反恐形勢報告中,有一組數字從一公佈就引發了不絕於耳的批評聲和嘲笑聲。在2003年恐怖襲擊事件從2001年的346件和2002年的198件下降到了190件,是34年來恐怖襲擊最少的年份。亨利維克斯曼,一位來自加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在報告出臺後直接致信給鮑威爾,他言詞激烈地説道,你最好自己看看你們公佈的報告,裏面的數字都是錯誤的。維克斯曼還批評這份報告包含了嚴重的政治圖謀。實際上,維克斯曼只是眾多批評者的代表,有關人士只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份報告完全沒有價值。而正是在愈演愈烈的置疑聲中,鮑威爾艱難地為報告出臺的背景做出了這樣的辯解。
鮑威爾:這是一個數字上的錯誤,不是出於政治目的的判斷。
記者:我們知道這份被鮑威爾稱為有巨大錯誤的報道,它的題目是叫《2003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這是一份什麼樣的報告?
李紹先:它是這樣,這種報告,是年度的反恐形勢報告,是20年前,或者20多年前由國會通過決議要求國務院所做的,那麼在此之後,實際上一年一度有這個反恐形勢報告。那麼這個報告實際上它的分量是很重的,那麼國務院公佈之後,當年,也就是第二年,美國的所有的官方的反恐政策和戰略,就是這個報告要作為決策的依據。
張郇:對,美國的國會的人説這份報告是在美國最具權威的公開性的文件對全球的恐怖性,反恐、恐怖主義活動跟反恐形勢進行評估的最權威的一個文件。當然現在大概可能大家都不認為它很權威了。
記者:也就是説當年這個報告對於美國政府制定這個反恐策略曾經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李紹先:對。
記者:您剛才説的這個是國會要求國務院來制定這個報告。也就是説,這個報告的提供者、公佈者只是國務院嗎?
李紹先:公佈是國務院公佈的,但是整個報告的完成是兩個部門來完成的,那麼也就是國務院和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來完成的。那麼具體來講,就是由中央情報局提供具體的數據,那麼對數據的分析,兩個部門合夥來完成這樣一個報告。
記者:包括一些什麼樣的數據,就是圍繞著這個恐怖主義形勢,哪些情報,哪些數據和信息?
李紹先:我想很明顯,就是你通讀一下這個報告的話,也就是説它無非是這樣。就是去年,2003年恐怖事件發生的多少?那麼和2002年相比,它有所下降還是有所上升?那麼和2001年相比是怎麼樣的比例,那麼死亡人數有多少?就是直接死亡于這個恐襲擊事件的有多少,那麼重大的事件有多少?重大的襲擊事件有多少?受傷的人有多少等等,他要列出一系列的數據。
張郇:它還要有一些分類,還有分類,隨後對各地區的形勢有一個評估。
記者:全球的一個形勢。
李紹先: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一年一度的這個報告上面都要列一個黑名單,也就是説,美國認為是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都要上黑名單的,那麼20多年來,一直是如此。
記者:我們注意到這個報告,它公佈的時間是在2004年的4月29號。那麼到昨天,我們看到鮑威爾出來向公眾承認説這個報告出現了巨大的錯誤,應該説過去了1個半月的時間,為什麼在這麼長時間內才發現了這個報告有巨大的錯誤?或者説才承認這個報告有巨大的錯誤?
張郇:實際上一開始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提出質疑,當然了,通常這個報告出來肯定是政府部門,包括世界上其他一些政府部門會關注這個報告,它是怎麼評估的,它比較長,也比較細,不是説是可以登在報紙上大家老百姓看的。但是很多的專家,很關注這個的已經發現它有一些矛盾,有一些錯誤,但是這一次鮑威爾出來來對一些幾個電視臺接受採訪,最主要的是《洛杉磯時報》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一個分析,就是就非常明確地指出這個報告有它的錯誤的地方。所以説鮑威爾覺得可能這麼長時間,在1個半月當中,前一段可能是一些零星的,也並不是非常在大眾媒體上公開的,現在它覺得這個問題到了必須要站出來表一個態的時候了。
記者:您説到了必須要站出來表態,除了您説的這個報紙公佈的這個信息之外,還有沒有一些來自於其他的一些諷刺的聲音,或者説置疑的什麼?
李紹先:這個報告出現之後,整個把這個報告貶得一錢不值,我覺得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包括,你不用説專家了,包括政府官員都説這個報告是荒唐的,這是一個比較一致的評價。這個報告的出籠,實際上鮑威爾是13號出來講,説是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公開講。實際上國務院在6月9號的時候已經發表了聲明,那麼也就是説這個報告要進行修改,這個報告著很多的漏洞。
記者:我們來談這個報告本身的錯誤,我們知道鮑威爾已經承認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錯誤在什麼地方?
李紹先:我想主要是,你要概括起來講,就説這個報告實在是離題太遠了,也就説實在是太荒唐了。
記者:怎麼講?
李紹先:為什麼這麼説呢?實際説從這個報告一公佈,4月20幾號一公佈,緊接著接下面的幾天,美國國內實際上反映是很強烈的。也就是説這個報告為什麼太離譜了呢?也就是大家都感覺到2003年是恐怖主義非常高漲的一年,而且這個報告得出的結論是2003年是1969年以來,國際上恐怖主義形勢最好的一年,也就是説受到恐怖主義攻擊最少的一年,死於恐怖主義事件人數最少的一年,它甚至於人數的下降要比2002年下降了58%,就是死亡的人數。
張郇:按他的統計。
李紹先: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荒唐的。
記者:只是死亡的人數?
李紹先:死亡的人數和案件的下降,就是恐怖主義襲擊事件的下降,剛才實際上有個數字。那麼2002年還是198起,2003年的時候比2002年下降了,死亡人數下降的更多,58%,這是一個荒唐點。那麼第二個荒唐點就是説事實上2003……
張郇:問題是這個數字拿出來本身可能還不荒唐,但是你仔細看它裏面的很多的統計是很荒唐的,因為很多事件它沒有算進去,它沒有算進去,那就是説它的統計是不完整的。有一點就是,它在11月11號之後的這些恐怖事件它沒有算進去,比如説伊斯坦布爾我們知道,就是匯豐銀行被炸,英國的領事館被炸,這肯定是一個嚴重的恐怖襲擊,它都沒有算到它的這190起裏面,那就是很荒唐的事。
記者: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好像在伊拉克境內的所有恐怖的活動也沒有算進去。
李紹先:它是絕大多數沒有算。
張郇:對,伊拉克境內按這個報告,他有一個定義,就是説恐怖主義定義,恐怖主義定義就是説是對非戰鬥人員的襲擊,那麼按他這個報告的一個説法,就是説把伊拉克境內的很多對美軍的襲擊,美軍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襲擊都算作不是這一類的。
記者:對,我們看一下這個報告裏面對國際恐怖主義行為的一個定義,就是針對非戰鬥性目標進行的有預謀和政治動因的暴力行為。
張郇:對。
記者:兩位怎麼樣評價這樣的一個定義?
李紹先:它是這樣,實際上這個報告錯誤百齣以後,鮑威爾特別發表講話,説是一個十分巨大的錯誤。在記者追問他的時候,為什麼卻會發生這麼大的錯誤?他其中講到兩點原因,自己辯解的兩點原因。一個就是説我們這個報告的統計截止時間是11月11號,那麼11號之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我們沒有統計在內,為什麼11月11號以後沒有統計在內呢?他是説作為年度報告,他為了這個報告儘早地公佈,他要留出一段時間來作為印刷這些整個編輯。
記者:兩位知道以前的情況嗎?
張郇:現在是這樣,就是説如果按年度來劃分,如果説你今年的11月11號截止,你去年也應該是11月11號開始,那你才能有可比性,你不能去年是整年的,你今年缺掉1個多月,而且恰恰是這1個多月,是發生了十幾起很嚴重的恐怖襲擊,所以説這種情況,鮑威爾可以這麼解釋,但是我相信,讀過這個報告的人,顯然覺得美國國務院在奉國會之命做一個這麼重要的,為全美國的政府部門,甚至於全世界的反恐部門做參考,做依據的一個評估,會發生説我印刷完成不了,我覺得很多人不會相信這個。
記者:您剛才説談到兩個辯解。
李紹先:他第二個辯解的地方就是什麼呢?他説是在對於重大恐怖事件的定義方面大家存在著分歧,那麼根據他的定義,就是根據這個報告所依據的定義,就是剛才所講的,所以使很多的重大事件沒有統計在內。
記者:比如。
李紹先:比如發生在伊拉克的很多很多的這種事件他認為不是針對平民。實際上他這種説法也有個非常明顯的矛盾,緊接著實際上美國的媒體很多都指出來了,如果説大家都知道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人一再講在伊拉克襲擊聯軍的這些抵抗力全部是恐怖分子,但是這些恐怖分子所從事的絕大多數的案件,絕大多數的襲擊,美國的反恐報告裏統統地沒有統計在內,這顯然是一個明顯的矛盾。
記者:我們注意到這個報告除了在恐怖襲擊發生的數量上的這種嚴重的錯誤之外,另外,我們注意到報告對於不同的國家在打擊這個恐怖主義活動的這種評價上,這種立場,成效的這種評價上也有一些讓人置疑的地方,比如説。
李紹先:它是很多方面,我剛才講的,就是一個荒唐的點是這個統計的數據,另外一個荒唐點就是統計的範圍,實際上2003年大家都能感覺到,就是世界上的整個恐怖主義出現了多個中心,也就是説如果2002年恐怖主義發生重大恐怖主義事件的國家很少,你比如説據我所知,那就是以色列、印度等等很少數的一些點。到2003年它是多中心。
張郇:增加了10個。
李紹先:至少10個。
張郇:至少10個,就是前一年沒有發生過的,今年,這一年,2003年發生了,增加了10個。
李紹先:其實大家都有目共睹,你像印度尼西亞的巴黎島事件,非常震驚,菲律賓、俄羅斯的車臣,以及伊拉克就不用説了,還有沙特,還有土耳其等等,摩洛哥。
張郇:説到車臣,實際就説到剛才,它有13起恐怖襲擊,造成244人死亡的,它整個都沒有算進去,這種疏漏很難用一種……
記者:對,您剛才説到這個範圍。
李紹先:對,這是一個範圍。還有一個荒唐點,就是説什麼呢?你比如説像沙特這樣的國家,它實際上2003年,它的反恐形勢是極具惡化的,那麼沙特在2002年它是比較平靜的。那麼2003年它成了一個,基本上可以説成為了一個恐怖主義活動的一個高潮、高發的地區。那麼恰恰是這個報告裏認為,充分的肯定沙特的反恐的成效,沙特政府的反恐能力,那麼顯然是和這個事實形成了明顯的反差。
記者:好,我們就這個話題,我們暫時討論到這,那麼究竟這些錯誤是如何出現的?究竟誰來應該承擔責任?這份報告裏面出現的很多錯誤是非常顯而易見的,而且是非常荒謬的,所以現在很多人指責這個報告怎麼會出現這麼多非常荒謬的錯誤,很多人説這是背後的有政治因素,但是我們也注意到鮑威爾在辯解的時候,他説這個跟政治意圖沒有關係,這個是一個技術上的、數字上的問題。兩位的看法,造成這個錯誤究竟是政治因素還是技術因素?
李紹先:我想是這樣,實際上如果説這樣一個巨大的錯誤沒有政治因素的話,顯然是説不過去的。因為什麼?一個客觀的背景,就是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那麼對於布什來講,現在當政的布什來講,實際上他手中要贏得大選的王牌是不多的,那麼他手中最主要的王牌就是他領導的所謂的反恐戰爭的勝利,所以他是急需要在反恐方面有一些很明顯的成果的。那麼我注意到在4月29號公佈1969年以來,2003年是反恐形勢最好的一年,這個報告一公佈,那麼第二天布什立即發表講話,他説這個報告表明,恰恰是美國反恐戰爭正在取得勝利的客觀的依據。他明確給以這個肯定,而且國務院的一些官員隨聲附和等等,所以覺得這種報告背後的這種政治上的意圖我覺得是比較明顯的。
張郇:但是就是説這個問題簡單地説,或者説有一個明顯的政治企圖來在這個報告當中不説什麼或者説什麼,現在看來,我個人覺得還不是特別的明顯。因為從這個報告的本身,它裏面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你比方説,它現在總的説是降低了,但是實際上它裏面還有一個統計,是重大恐怖襲擊,按這個報告的統計是上升了,但是它這個是在下面的一個分類裏面,不是很起眼的一個主要的地方,有一個統計,從124起到160多起,重大的恐怖襲擊。
記者:2001年的時候124起。
張郇:那麼我們現在大家都在引用的就是190起跟198起,190起全是按他這個統計是,非常重大的,所以説給我看上去這個報告整個的感覺是一個粗製濫造,或者説沒有經過仔細的、完整的核對産生出來的這樣的東西。但是如果説它粗製濫造,我相信這裡面一定是有一種政治氛圍的,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説對布什政府講起來,或者説我們回頭看伊拉克戰爭整個這麼一個過程,有很多有利於它的政策的東西很容易地就廣為散發,被多方的引用。就像這個報告出來説是30幾年來最低的,馬上第二天布什也引用國務院的二把手阿米第奇也説,這説明我們正在取得反恐戰爭的勝利。都被引用,沒有人去追究,或者仔細地去核對這個東西。那麼簡單地説起來這是一個核對的問題,但是它實際上是一個政治氛圍,是一個政治氛圍,它需要你提供一些有利的東西,實際上這種情況跟情報門的問題也有相類似的地方。
李紹先:我個人感覺到實際上它這個報告你説是粗製濫造,看上去像粗製濫造,但實際上你要細細地分析一下,它更有可能是一種玩弄技術上的技巧。你比如説剛才張郇所講的,它整個這個統計數據,它用的是整個這個恐怖事件的這麼個數據。你比方198,190比去年的198,那麼重大恐怖事件的發生率顯然是比去年是增加了,但是它把重大的統計……
記者:淹沒在……
李紹先:它給你放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淹沒在整個這個氛圍中。所以我個人感覺,整個這個報告通篇,政治上的偏向性是非常明顯的。
記者:出了這樣的錯誤,責任在誰?因為我們知道這個報告它是兩個部門來合作編寫的,一個是國務院,一個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究竟誰應該最多的為這些錯誤負責呢?
張郇:鮑威爾説他調查這個問題,他錯在哪兒?但是不管怎麼説,不管最終的調查是國務院也好,是CIA也好,但是我想他會出一個新的報告,他説了,他要補漏洞,出一個新的報告,關於2003年的。那就是很有意思的就是説,最終這個新的報告出來的如果説是跟現在的報告有一個巨大的反差的話,我覺得這真是一個消化。
李紹先:你説究竟這個錯出在哪兒?是由誰來負責?我更感覺實際上這樣一個報告,明確帶有政治偏向性的這麼一個報告,就是他取捨,他儘量取有利於本屆政府的一些證據也好,或者它在技術上的安全也好。我覺得這樣一個錯誤,他顯然是一個系統性的錯誤,應該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部門所造成的。但是我注意到像這麼一個巨大的錯誤,肯定要有人出來不管怎麼説要負責的。鮑威爾在整個談話的過程中,實際上有所暗示,那麼他這個暗示就是儘管這個報告是兩個部門合作的,但是主要的數據是中央情報局下設的一個新設立的,就是恐怖形勢整合中心,一個新的機構在搞的。
記者:他們提供的。
李紹先:那麼你想這個報告主要是以數據來作為依據的,實際上這個暗示這個責任恐怕還得中央情報局來擔。那麼我們聯想到在不久之前,中央情報局長特尼特剛剛辭職,那麼現在實際上美國陷入一種怪圈,就是有了什麼屎盆子。
張郇:所有的錯都全在他身上。
李紹先:都給扣在這個中央情報局頭上。
記者:反正戴多了一不愁。
張郇:對,對,反正他已經辭職了。
記者:那麼我們看到這個報告公佈了一系列的錯誤數據之後,應該説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恐怖主義恐怖的案件在下降,也有由此可見,這個反恐是有成效的。但是以兩位專家的看法,就是自從反恐戰爭以來,現在全球的恐怖形勢究竟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
張郇:你剛才説的是,它這個報告給人家的數字是降低了,實際上我們所有的人都知道,事實是增長了,是增加了,而且局勢是惡化了我覺得。
記者:惡化哪些方面?
李紹先:我想是這樣,就是説實際上剛才多多少少已經都涉及到了。那麼表現之一就是重大性的恐怖事件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剛才講到的包括俄羅斯的車臣,13起事件死亡人數224人,像這麼大的惡性的這種事件是越來越多了。再一個表現就是發生的地域越來越廣了,實際上現在的反恐或者恐怖真正是全球性的。
>>進入《國際觀察》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