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白宮頂不住 賴斯被迫上“火線”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31日 13:33)
|
|
|
賴斯被迫上“火線”。[路透社照片] |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3月30日,美國媒體報道説在經歷了數天的僵持之後,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已經同意前往國會參加公開聽證會,接受9 11事件特別調查委員會的質詢。3月29日賴斯還再一次堅定地表示,她不會前往國會就9 11事件公開作證,但一天后媒體就傳出了賴斯已讓步的消息。其實,不是賴斯頂不住了,而是白宮頂不住了。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 反恐産生的國內政治風波越鬧越大
3月24日,布什政府前反恐事務首席顧問理查德 克拉克在美國國會9 11事件特別調查委員會作證在美國政壇掀起了一場政治地震。這場地震直接波及的重要人物,除總統布什之外,就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了。一旦布什政府被證實上臺伊始對恐怖主義威脅缺乏敏感和重視的話,那麼賴斯作為政府內部專門負責安全事務的最高文職官員也將難辭其咎。
賴斯、布什政府其他官員和國會的共和黨議員迅速發起了一場“消毒”行動,對克拉克的動機提出了種種質疑,共和黨陣營甚至提出要解密克拉克以往在國會秘密作證時的證詞,以證實他在“説謊”。然而,地震已然發生,由共和與民主兩黨議員和司法人員組成的國會特別調查委員會不可能對克拉克的指責視而不見。3月29日,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托馬斯 基恩正式要求賴斯出席公開的國會聽證會,並在作證之前發誓她所説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基恩提出這一要求很正常:一是既然克拉克説反恐在9 11事件之前不是布什政府安全政策的突出重點,而布什政府又竭力否認,那麼,賴斯作為負責國家安全的主管就有責任配合委員會繼續調查;二是連國務卿鮑威爾都上了公開的國會聽證會,賴斯也沒有理由拒絕。基恩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讓能公開的都公開”。
白宮和賴斯本人都不想直接參加國會的公開聽證會,因為公開作證中説的所有話都將記錄在案,並由國家公共政策電視頻道實況直播。而聽證會擁有半數民主黨成員,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來狠狠地利用克拉克的證詞“修理”布什政府,甚至提出讓布什政府更加難堪的問題。白宮和賴斯心裏都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出席國會公開聽證會,等於是讓個性極強、能言善辯但又不可能“辯得清楚”的賴斯去“遭罪”。更重要的是,公開聽證會要宣誓答問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否則,一旦發現有任何不實之詞,根據美國法律是要追究“偽證”罪的。
作為布什政府團隊中的核心成員之一,賴斯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産生的一系列政治與政策爭論中衝鋒在前,利用各種場合四處出擊,為布什總統的伊拉克戰爭政策以及反恐政策辯護。賴斯的表現不僅讓她被視為布什的“鐵桿”,也讓美國人對她作為閣員對總統顯示的“忠誠”印象深刻。這位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在媒體和公眾中口碑不錯。但賴斯一旦真的走到國會公開聽證會上,如果繼續為了忠誠而不惜粉飾什麼,她的個人誠信將會面臨巨大考驗,甚至由此斷送她未來的大好政治前程;如果她“都説實話”,“欺君叛主”也可能讓她進入布什政府以來苦心經營的一切付諸東流。白宮和賴斯都知道這其中的“分量”。
*** 白宮向9 11特別調查委員會服軟
然而,美國的司法制度、兩黨競爭而形成的相互監督,讓法治成為美國公眾和在野黨可以充分制衡執政黨的可靠力量。特別是面對今年大選的政治需要,布什政府不願意給選民留下故意“遮掩”的印象,更不想讓阻止賴斯出席國會公開聽證會的問題成為民主黨攻擊共和黨的新把柄,所以,只能對9 11事件特別調查委員會妥協,把賴斯推上“火線”。
賴斯今年2月9日參加了該委員會的秘密聽證會,白宮也一直試圖運用行政與立法分離、各有不同的管轄權責為理由拖着,不讓賴斯出席新的公開聽證會。但布什目前陷入的不僅是一場政策危機,同樣是一場深刻的國內政治危機。伊拉克重建面臨的困境、是否有必要發動這場戰爭等以往對戰爭的不滿,已經隨着在伊拉克無法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情報處置的失誤以及前政府官員的指責,演變成了布什政府是否在反恐問題上採取了不恰當的行動以及政府是否在濫用權力的爭論和懷疑。年3月16日公佈的“紐約時報-CBS新聞”聯合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有54%的受訪民眾認為,現任政府正在把美國推入一個“錯誤的發展方向”。這樣的民眾反應,是美國國內對現任政府所能發出的最嚴厲的批評。
整個伊拉克戰爭引發民眾對布什反恐政策的不滿,而這種不滿已經超越了政府到底應該追求什麼樣的外交政策的問題,正在變成對布什政府執政信用的質疑。例如,布什政府一再説薩達姆代表了美國不能容忍的重要威脅,倒薩就是反恐;但事實表明,伊拉克戰爭甚至轉移了美國的反恐力量,削弱了白宮一再聲稱的反恐戰略重點。例如,為了伊拉克戰爭,美國將用於追捕本 拉登的特種部隊調離了阿富汗,至少這是至今仍無法抓獲拉登的原因之一。共和黨人稱克拉克是為了政黨動機指責布什政府,但問題是發出類似真相揭露的還有前財政部長奧尼爾、前美國伊拉克首席武器核查官戴維 凱等一堆人。
雖然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裏近來選情出現了下沉之勢,但布什的競選勢頭也絕對好不到哪去。《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克魯格曼3月30日撰文指出,這甚至是一場比上個世紀70年代尼克松政府“水門事件”還要糟糕的政治危機。這場危機的結果,要麼是“將布什-切尼氣球中的空氣抽幹,要麼更危險的是,將美國民主賴以發展的空氣抽幹”。
白宮決定同意賴斯參加國會公開聽證會,正在等待賴斯的並不是單純對她的“忠誠”的考驗,也將是對美國國內的這場政治危機究竟如何演變的考驗。(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朱鋒)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