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迅速變臉的背後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0日 09:11)
新華網的黎波裏3月10日電(記者黃靈)當利比亞於去年12月19日宣佈與國際社會合作,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對此將信將疑。但經過近三個月的武器核查後,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美英等國一致認為,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作出的這一決定是認真的。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卡扎菲自1969年上臺後就與美國人唱了三十多年的對臺戲,在國際舞臺上充當“反美旗手”的角色。而利比亞也一直被美國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美國國會數次通過有關法案,對利進行經濟和旅遊制裁。兩國交惡數十載,而今一方卻突然來個一百八十度轉向,背後其實有著深層的原因。
這一驚人的消息是在伊拉克前領導人薩達姆落網幾天之後見諸於報的,所以有人猜測卡扎菲是不想做“薩達姆第二”而匆匆宣佈這一決定的。但正如美國參議員拜登(Biden)在3月2日與卡扎菲會談後説,伊戰對卡扎菲的影響並不大,是利比亞面臨來自國內和國外的壓力促使他這麼做的。
首先,利國內的經濟問題是卡扎菲下決心調整政策的主要原因。由於聯合國和美國對利比亞長年的制裁,使其實力大傷元氣,據不完全統計,僅制裁一項就使它每年受損30億美元以上。利比亞在70年代石油開發的黃金年代人均收入超過一萬美元,但現在普通百姓的月工資只有兩三百美元,而一些手裏掌握緊缺資源的人卻日進鬥金,社會的貧富分化明顯加劇,加上經濟長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利國內失業率高達20%以上,使整個社會的不滿情緒不斷上升。
利比亞當局希望緩和與美國的關係,解除對它的制裁,吸引旅遊者和外來投資,繼而振興國內經濟。3月初,利比亞議會還通過一系列決議,鼓勵外來投資,由此可見,它迫切希望通過外力來解決國內的經濟難題。
其次,利比亞想在美國對它解除制裁,重新融入國際社會後,利用石油來擴大它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影響力。利比亞最大的資源是石油,已探明儲量為404億桶,遠期儲量達1000億桶以上,名列非洲第一。石油收入是經濟的主要支柱,佔國民生産總值的60%,財政收入的80%,出口總額的97%。石油對利比亞來説不僅是”錢袋子”,還是一個有效的“槍桿子”。在70年代阿拉伯國家對西方進行石油制裁時,利比亞就是揮舞“石油大棒”的先鋒。
美國在1986年開始對利比亞進行經濟制裁,至今沒有一家美國公司參與該國的石油生産行業,並且其他國家的公司在利比亞進行投資也受相應的限制。由於受到長期國際制裁的影響,利石油行業的勘探、開發和提煉能力一直停步不前。利現在日産原油140萬桶,還不到70年代高峰時的一半,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份額並不大,因此在相關的國際政治事務上利比亞的聲音也並不響亮。它計劃在美國對其解除制裁後,讓美國石油公司重新加盟它的“石油生産大軍”,在五至十年內使日産量達到300萬桶以上,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石油大國。同時,利比亞還能充分利用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的公司在石油行業上的競爭,使這些石油巨子去影響所在國政府對利比亞的政策。
第三,卡扎菲對國際時局的判斷也使他做出與西方緩和的決定。他在3月初利比亞議會舉行大會時發表長篇演講,認為冷戰結束後,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利比亞這樣的中小國家來説是個包袱,利比亞不應該通過尋求核武器,而是要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來保障它的安全。卡扎菲認為,支持愛爾蘭共和軍而得罪英國,支持巴勒斯坦激進派而得罪美國,這對利比亞來説“太不合算了”。其實自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卡扎菲就明顯減少對美國的激烈指責,在”911“事件發生後,他甚至是最早向布什總統發去慰問電的阿拉伯領導人。卡扎菲的執政觀念由早期的提倡阿拉伯統一、非洲統一的理想主義轉向了更為明顯的實用主義。
的黎波裏法塔赫大學的一位國際政治學教授對記者説,不管利比亞昔日與美國為敵,今日與美國為友,有一個原則沒有變,那就是所有的政策都以符合利比亞本國利益為出發點的。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