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號”找到火星上曾經存在液態水的證據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3日 03:15)
新華社華盛頓3月2日電(記者毛磊)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2日宣佈,“機遇”號火星車找到了火星表面曾存在過液態水的強有力證據。這一重大發現證明火星在歷史上可能存在適合生命棲居的環境。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科學家們在宇航局總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機遇”號對其着陸地點附近裸露岩層進行的探測顯示,岩層中的岩石過去可能曾“浸泡”在液態水中,水流不僅改變了岩石的紋理,而且也改變了其化學構成。
科學家們説,他們是根據“機遇”號發回的多種觀測數據得出上述結論的。例如,火星車相機和顯微成像儀還發現岩石上有很多奇怪的小洞,在地球上,當礦物鹽晶體在位於鹹水中的岩石內部生長並溶解後,會形成類似特徵;火星車上的阿爾法粒子X射線分光計還在岩床中發現了大量的硫,其它儀器的觀測顯示這些硫是以硫酸鹽的形式存在,這進一步證明岩石過去曾浸泡在水中;另外,火星車還在岩石中發現了一種水合硫酸鐵礦物質,岩石處於酸性湖泊環境下有可能會形成這種礦物質。
不過科學家們也強調説,有關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探測予以確認。他們還指出,根據“機遇”號現有觀測數據,現在還無法判斷其着陸區域的濕潤環境到底持續過多長時間。
[新聞背景]人類的火星探測之旅
天文學家一直就火星上是否有水和生命的存在爭論不休,為了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在過去幾十年間,科學家們一直沒有停止對火星的探測。
1962年11月,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計劃讓探測器掠過火星表面進行探測活動,但探測器在飛離地球1億公里時與地面失去了聯絡,從此下落不明。作為人類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它被普遍認為是人類火星之旅的開端。
在第一次失敗之後的十年裏,人類對火星的探測活動達到了一個高峰。1965年到1972年,美國水手4號、7號和9號行星探測器陸續抵達火星,前後共發回了七千多張照片。與此同時,蘇聯也先後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2號和5個“火星”系列探測器,其中大部分的探測結果沒有公佈。
之後,隨着國際局勢的變化和其他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人類火星探測的數量開始明顯減少。1976年,美國海盜1號和海盜2號探測器在火星着陸,發回了5萬多張照片和大量的探測數據。但此後20年間美國、原蘇聯和俄羅斯進行的多次探測活動均以失敗告終。直到1997年,火星環球勘探者成功進入環火星軌道才結束了這一連續失敗的怪圈。隨後,人類進入了火星探測的第二個高峰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為了迎接火星大衝,歐洲航天局和美國接連發射的“火星快車”、“勇氣”號和“機遇”號3個火星探測器開始成功展開探測工作。輿論認為借助近年科技方面的巨大進步,這三個探測器最有希望揭開火星表面是否存在液態水、是否存在生命等至關重要的科學問題。
責編:陸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