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土:一方拓展外交空間 一方發揮大國作用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9日 08:09)
人民日報消息:1月6日至8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訪問了土耳其,與土總統塞澤爾、總理埃爾多安及其他高級官員進行了會談。會談涉及雙邊關係及國際和地區形勢等。兩國領導人同意消除過去的分歧,建立相互信任;願意為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共同努力;一致強調反對庫爾德人在伊拉克北部建立“聯邦國家”;雙方還簽署了有關促進投資、避免雙重徵稅和促進旅遊業發展等3項協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這是敘利亞總統首次踏訪土耳其。訪問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得到兩國輿論和官方的高度評價。敘執政黨機關報《復興報》7日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一次“獲得了巨大成功的歷史性訪問”。土官員稱,巴沙爾的訪問將成為土敘關係出現轉機並進一步改善的新起點。
敘利亞和土耳其都是中東地區相當有分量的大國,又互相毗鄰,雙方共同邊界長達800多公里,歷史上曾有不少交往,但也時有摩擦。兩國在幼發拉底河河水分配及邊界問題上存在爭執,此外,土耳其還指責敘支持土的“庫爾德工人黨”。1998年10月,敘土關係驟然緊張,兩國在邊界部署重兵,一度達到劍拔弩張的地步。後經談判,敘方做出讓步,允諾不再支持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敘方還將該黨領導人厄賈蘭驅逐出境,雙方危機告一段落。其後,兩國簽訂了邊界安全協定,恢復官方往來。2001年1月,兩國簽署開展石油、天然氣和礦産資源勘探與生産合作備忘錄,經貿關係翻開了新的一頁。然而,敘土政治關係的發展嚴重滯後,兩國總統一直沒有互訪。
此次敘總統巴沙爾率先出訪土耳其,是他在對目前地區形勢進行審時度勢後,主動採取的一次積極外交行動。繼去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美軍逮捕後,12月18日伊朗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12月19日利比亞正式宣佈自願放棄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這兩個被美國挂上號的所謂“無賴”和“邪惡”國家,與美做出了配合的姿態,使敘感到壓力陡增。事實上,美正一步步上緊對敘利亞的“緊箍咒”,美國會眾議院去年10月15日和11月11日先後以壓倒多數通過了“清算敘利亞法案”和對敘實施經濟和外交制裁的法案。就在本月6日,美英兩國還向敘發出警告説,即使其鄰國以色列擁有核武器,敘利亞也必須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否則將面臨政治上的孤立。面對新的形勢,巴沙爾一方面宣稱敘有權擁有生化武器保護自己的國家,並要求以色列也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使中東成為無核區;另一方面,他也在採取一些靈活務實的措施,以拓展外交空間,如呼籲無條件與以色列重開談判等,而主動向土耳其伸出“橄欖枝”,也是這些靈活措施中的一招。
眾所週知,以色列是敘利亞的宿敵,而以色列與土耳其又是地區戰略盟國,這更使敘利亞感到不安。1996年3月,土耳其與以色列簽署軍事合作協議,從此拉開土、以、美三國聯合軍事演習的序幕。對此,敘曾希望與伊朗和埃及結盟,與以、土、美形成抗衡,但在效果不彰的情況下,敘更多的是感到無奈。目前,敘對以立場趨軟,並有意通過土做以的工作,進而改善與美關係,以擺脫被動處境。事實上,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去年12月31日在接受以色列記者採訪時已明確表示,土耳其願意充當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關係緩和的斡旋者。
就土耳其而言,它也有改善與敘關係的意願。除了進一步遏制庫爾德分裂勢力,與敘通過談判解決水源分配和邊境土地歸屬等分歧外,土更可以借此凸顯它作為地區大國的作用和影響。然而,土與敘發展關係依然是虛多實少,土更多的是想牽制敘,站在美以的立場做敘的工作。相比較而言,發展與以色列的關係,則是土的真實意圖。據以色列《國土報》1月6日報道,以土兩國5日在耶路撒冷達成一項正式協議,以色列將在未來20年裏,以高昂的代價從土耳其進口10億立方米的淡水,以緩解本國的用水危機。分析人士認為,以土供水交易的背後大有文章,即以色列以購水為誘餌,向土耳其出售包括坦克和飛機在內的大批先進軍事武器。這預示著,土以兩國軍事關係將進一步深化。
儘管中東國家關係微妙複雜,但敘利亞總統訪問土耳其,既是兩國關係中的大事,也將對地區格局走勢産生一定影響。可以相信,如果敘土關係走近,一些相關國家也將會出現引人注目的關係互動。 (記者 黃培昭)
責編: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