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協和”告別藍天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4日 15:59)
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10月24日):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我們正在為您現場直播的《國際觀察》。剛才您看到的這些畫面就是有著“空中驕子”之稱的協和式超音速飛機,它的機身細長優雅,機頭是鳥嘴形,機翼呈三角形,喜愛它的人把它叫做“大白鳥”。在過去的30年當中,它以無與倫比的速度,攜帶著乘客享受超越聲速的感覺,給英法兩國在世界航空領域中帶來了無限了自豪和驕傲。然而北京時間今天夜裏協和將完成它的最後一次商業飛行,永遠地離開藍天。我們今天的節目關注的就是馬上要告別藍天的協和式超音速飛機。在演播室裏,我們請來的一位是我們的科普作家宋宜昌先生,還有一位是我們的新聞觀察員張郇。那我想我們先來看一個今天晚上北京時候大概7點38分,協和式超音速飛機做最後一次商業飛行,在美國的紐約肯尼迪機場,已經開始的鏡頭,我們現在看到的畫面就是這樣。起飛之前,在機場了舉行了一個很盛大,但是很短暫的告別儀式,很多官員,包括協和式的飛行員,也做了表態,他們都覺得這是一次美麗而又永恒的告別演出,有很多的人都坐這個飛機。現在看的是它起飛的鏡頭。這個飛機應該説它是超音速,所以説按照計劃,它應該在北京時間今天晚上大概10點40,或者是10點50,也就是説從起飛到降落3個小時15分鐘,或者20分鐘就可以到。這樣比一般的飛機飛行的速度,要快大概兩三個小時。所以我們的節目在進行的時候,最後的這架飛機應該説正在天上飛的,而且甚至飛行員已經看到了英倫三島的輪廓了。那我想我們先從飛機的性能和它的獨特之處談起。協和這個詞叫concord,這個名字怎麼用到這個飛機上的?
張郇:這個來自戴高樂。因為60年代初的時候,美國有一個登月計劃,法國跟英國這些歐洲國家,他們也希望能夠在航空的某一個領域,不落在美國的後面,而且戴高樂説過這麼一句話,就是説“我們不能讓美國形成一種空中的殖民主義”,就是説不能讓他獨霸,所以説英國和法國拉和起來研製這個飛機,這個名字就戴高樂起的。
主持人:孫先生給我們講一下這個飛機的特點,因為是超音速,速度很快,它到底多快?
宋宜昌:協和最高的速度是2.04,相當於音速的2.04倍,音速在海平面和高空是不一樣的, 2000多公里。它除了速度快以外,它還有非常多的特點,首先採取了大的五尾三角翼外形, 這個外形他們是在62年提出研製的,1968年首飛,它採取的是50年代末期的五尾三角翼,特點是超音速的時候穩定性好,操縱性好。
張郇:當時就是從60年代的水平,協和的超音速飛機應該説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成功,它就是把100多個人,同時推到聲速的兩倍。超音速飛機早就有了,但實際上説超音速兩倍、三倍的超音速戰鬥機,它實際上是在大部分的時間,不是用超音速飛行的,而是必要的時候,在戰鬥的狀態下加速,但是很短。它的設計,比如説從倫敦飛到紐約,三小時十五分鐘,它基本是在兩個小時到三個小時,幾個小時的時間裏,它維持超兩倍的音速,這是一個技術上非常困難的事情。
主持人:想像一下,因為我們平時我們坐飛機感覺到,一般現在民航的飛機每小時是八九百公里的速度。
宋宜昌:另外它的發動機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它的發動機是英國的洛爾斯洛依斯飛機和法國的托沃梅卡聯合研製的。發動機型號2084593,它的推力是17噸,當時我們比較熟悉的飛機,像米蘭21,它的推力也就是4噸左右,所以你想想,米蘭21那麼快,只有它1/4的推力,非常大,這樣渦輪前的溫度很高,需要很高溫度的合金。這是對當時人類智慧的一個挑戰。
張郇:和其他的科技比起來,絕對是鶴立雞群的感覺。
主持人:我們現在一個圖版,目前很大的民用客機,波音747,和協和的這個比較的話,那就有很多的數字,起碼在速度上是一個很明顯的優勢,它有很多的優勢,還有劣勢,比如説它裝油很少,而且耗油很多,平均1小時耗20噸油,攤到一個人頭上,相當於坐一個波音747乘客的三倍。還有一個是機頭是一個特別的設計。
宋宜昌:採取這個設計,飛行員起飛和降落的視線不好,所以它為了使飛行員比較安全,它可以折疊下來。
張郇:實際上當初英法聯合研製這種飛機的時候,實際上碰到一個很不好的時候,就是石油漲價。當時的油是3美元一桶,説得過分一點,就像水一樣便宜,但是一下子漲到了10倍。在投産進行商業運行之後,一下子經濟性的毛病就突顯出來了。當時英法是雄心勃勃,準備在世界上銷售幾百架,一下子工業很快就上去了,政府投錢研製。但是最後生産16架,投入商業運行是12架。那4架作為實驗,最終 投運行的是12架,在巴黎摔過1架。所以説為什麼只有12架呢?就是因為它的經濟性確實是這樣的。波音747每小時10噸油,但是它是400人,再加上400人的行李,現在它每小時是20噸油,只有100個人,所以説所有的能量,所有的動力,都花在速度上,你達到了速度,其他的東西都犧牲了。
主持人:當時這個飛機在研製的時候是60年代,最後第一次投入商業運行是1976年1月份,在60年代的時候,這種飛機是不是很高級的?
宋宜昌:當初在二戰以後已經進入噴氣時代,可是在民航機上使用噴氣發動機是比較危險
事情。當時英國曾經波拉巴松型的飛機,由於金屬疲勞就失事了,墜毀在地中海。這樣美國在50年代,就是1954年,波音公司把租用的KC10加油機改成了波音707,這樣一下子在噴氣式民航機上大大超過了歐洲。因為當時英國還沒有使用後掠機,還是平直機,這樣距離拉得很大,如果按部就班的話,只能跟在美國的後頭。但是如果超越美國,單憑英法任何一個國家的力量都不行,所以英法聯合起來想跨越非常大的一步,直接搞超音速民航機。
主持人:所以那時候講,技術是非常好的?
宋宜昌:技術是最好的。
主持人:還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因為我在一些資料裏,大家也都知道。坐一次協和很貴,
現在據説一個單程就是9000美元。
張郇:現在就是説最後這一個星期的英航的航班爆滿,全部賣完了,票價來回是八千多美元,8292英鎊,這樣的話,將近超過一萬美元了。
主持人:那就是10萬人民幣。但是坐這樣的飛機舒服嗎?
張郇:這個是這樣的,它這個票價之所以貴是這樣的,一個是它耗油很大,還有一個就是説它只有12架,它的維護的費用非常高。所以説我們因為工業上講規模效應,但是就像你説的,它實際上並不是很舒服的。為什麼呢?它機身非常細,它從外表看非常漂亮,站在裏面最高的地方是1米96,高一點的人直不起來。這邊是兩個位子,這邊是兩個位子。我們知道現在747是八個位子,它現在只有一個走道,旁邊個兩個位子。實際上它的空間並不寬敞,同時它這裡是不分艙位的,只有一個艙位,沒有説飛機有頭等艙、公務艙、經濟艙,沒有的,就是一個艙位。就是説你上了這個飛機,在歐美很多人覺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主持人:據説坐這個飛機很豪華,在裏面想吃什麼吃什麼。
張郇:因為它貴,所以很多人覺得它是顯示它的身份,當然在這個飛機上,也是能夠看到一點其他的地方看不到的景色。第一,它能夠看到地球的弧線,因為它飛行的高度是18公里到20公里,一般我們的民航飛機是9000多米。它飛到這個高度,它可以看到地球的弧線,最後可以看到宇宙的深藍色。
主持人:這個是我們的宇航員楊利偉可以看到的。
宋宜昌:對。
主持人:好,我們這個話題稍微休息一下,然後我們回來繼續談更嚴肅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這次協和最終退出藍天,這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稍微休息一下繼續。
(廣告)
主持人:歡迎你繼續收看《國際觀察》。協和飛機曾經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客機,它獨霸超音速民航市場,安全地運送了300萬乘客,從來沒有出過任何的閃失,這個記錄一直保持到2000年的7月25號。法國當地時間7月25號下午4點44分,一架協和客機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起飛 兩分鐘之後墜毀,機上109人全部遇難。
字幕:2000年7月25日當地時間下午4點44分,法國航空公司AF4590航班協和客機起飛兩分鐘後,在巴黎附近墜毀,大批救護人員趕到現場,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燃燒,機上109人和地面4名無辜者全部遇難。傍晚7點左右,現場大火撲滅,在附近的麥田裏,只發現了一些金屬碎片。空難發生後,世界震驚。2001年11月7日協和飛機重上藍天。
主持人:好,宋先生,幾年前在戴高樂機場的這個事故,是不是對這次整個協和徹底地退出藍天,是不是有一定的影響?
宋宜昌:是有影響,但這個事故比較偶然,這是前一架飛機掉下來的一個金屬片,掉到跑道上,被這個輪胎卷了以後打破了,不是這架飛機本身起的毛病。但是大家情緒上有點覺得受不了。
主持人:但是別的飛機也出事啊。
宋宜昌:因為這個特別尊貴,跟羅爾斯羅伊斯車似的,你不能出事,你這麼貴的票,你怎麼能出事呢?
主持人:花10萬塊錢坐一趟,你還出事。
宋宜昌:必須安全的,這一架貴族飛機,按説是不應該出事的。
張郇:這個飛機因為油耗特別大,像一般飛機的翅膀裏面都有油箱的,貼的起落架非常近,
也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設計,可能金屬片甩上去,可能更容易造成這種事故。所以英航這次事故之後,把所有的靠近起落架的油箱外面加的防護,他還是採取了一點措施。
主持人:儘管如此,最終今天我們還是到了告別協和的一天,為什麼?
宋宜昌:一個就是最近幾年,油架一直在30美元一桶以上,這樣的話,航空燃料對高耗費的協和是一種致命性了,第二,它的維修費特別高,因為它是70年代生産的,所以它的零部件的很多生産線已經停了,只是為了一架飛機生産,所以有的時候它是拆東墻補西墻。然後趕緊把它加工起來,維修成本特別高。
張郇:做協和飛機的很多人,實際上都用一個統計,大部分人,經常坐的,是一些什麼呢?
歌星、富翁這些人。但是在9.11之後,民航的安全,大家都有一種新的認識以後,實際上協和的飛機滿員率一下子跌下來了。很多大公司有的時候請客人,比如説坐協和過來,是作為一種面子。
主持人:有一個數字,説9.11之前是50%的乘客率,9.11之後是20%了,也就是説100個人只有20個人坐。
張郇:而且問題是這樣的,這一架飛機從它投入商業運營以來,它所賺的錢,維持營運,當時鋪進去的上十億美元的錢,實際上一分沒有收回來。它只是維持在那裏。
主持人:從飛機本身的技術,它現在的性能等等,是不是也有一點退伍了?
宋宜昌:從速度的角度講沒有人能超過它,但是從經濟性,因為現在它是渦輪噴氣發動機,
現在早都成了渦輪風扇發動機了。
主持人:這裡有什麼區別?
宋宜昌:渦輪噴氣發動機的耗油率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大多了,渦輪風扇非常省油。雖然協和退出藍天,但是在研製協和中得到的包括風動的數據,包括材料的進展,包括對發動機機體整個進步,尤其是英法兩國的合作,奠定了後來的空中客車,整個歐洲,就是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聯合起來研製空客,因為時間差了兩年。所以合作經驗奠定了。於是在協和上遭受到的挫折,在空客上全部找了回來,而且是大大往前了。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説協和在它的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它的貢獻還是非常顯著的。
張郇:所以很多的法國人、英國人,法航的飛機是5月份退出的,現在是英航的飛機,最後一架。很多人退出的時候,實際上是抱了一種很複雜的心態。
主持人:人們説是一種協和情節。
張郇:對。就是説很多人坐不起這樣的飛機,但是他看了這個飛機很好看,他有一種嚮往。
但是有很多人參加過研製,為製造這個飛機出過力的人,他覺得是一種功績,一種歷史,一種光榮的歷史,這種歷史在現在空客的發展上,還是起著作用。
宋宜昌:協和精神,也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歐洲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強大,比如説歐洲原子能聯營、歐共體、歐洲2000戰鬥機,很多只要一複雜就是大家一塊兒幹。
主持人:現在我們怎麼理解現在的協和在即將告別藍天時人們的這樣一種情感?
宋宜昌:聯絡起來就是團結起來力量大。
主持人:有的也在説,協和是一種非常悲壯的?
宋宜昌:還有一種,因為沒有超音速客機了,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如此高的油價,也不會研製新的超音速客機,等於説是一種絕創,花錢也坐不了這種飛機了。
張郇:説到航空技術美國是很先進的,可是為什麼美國沒有做超音速的客機呢?他就是考慮經濟性。美國人造東西,始終考慮市場,怎麼賺錢,怎樣合算?所以最終搞了慢了一點,正好是70年代石油危機上來以後,它慶倖自己沒有搞,因為搞出來以後,它可能不賺錢,又是一個包袱。所以從協和飛機的歷史上看,很多的産品出來,也確實應該必須考慮到經濟性。
宋宜昌:無獨有偶,前蘇聯研製的,跟協和幾乎一樣的2144,它因為外形,發動機的推力,
甚至載客量和接近,所以人們把它叫協和47。2144也在前幾年停運了。
主持人:非常感謝。英國倫敦時間今天下午,也就是説北京時間今天晚上大概10點50分,做最後一次商業飛行的協和式超音速飛機,就會降落在英國倫敦的西斯羅機場,協和飛機就要在人們的目光當中永遠地彈出藍天了。英國航空公司正在考慮在12月17號,還一架協和飛機去紐約參加萊特兄弟飛行百年的慶祝活動,以後可能人們更多的會在博物館和航展當中看到協和飛機。但是儘管這樣,靜靜地在那裏等待的協和飛機,正在證明著人類航空史上輝煌的一頁。
感謝您收看我們今天的這期節目,再見。
責編: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