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盜天書
天門山上有塊地方,那裏幾乎每塊石頭上都帶著奇特的天然裂紋,橫、豎、撇、捺、彎、勾,一個個酷似我們常用的漢字筆畫,這裡面有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傳説每年,天上的西王母都要舉辦瑤池盛會,各路神仙匯聚一堂,玉皇大帝自然也要前去湊熱鬧。有這麼一年,玉帝又帶著淩霄寶殿上的諸位神仙前去赴會,只留下了負責看管“天書閣”的袁公。臨走的時候,太上老君反復囑咐袁公,“天書閣”裏收藏的都是天界的至寶仙書,一定要小心看管。
其實,這話不説還好,一説倒勾起了袁公的好奇心,他心裏想:“都説這仙書是無價之寶,我兢兢業業守了這麼多年,自己卻翻都沒翻過。難道我就看不得兩眼?”
等玉帝帶著各位神仙駕雲遠去,這袁公終於忍不住了,他溜進天書閣,打開櫃子取出仙書就看了起來。原來這仙書是108冊囊括了天文地理、陰陽五行、世間萬事至理的如意寶冊,袁公越讀,越感覺自己受益無窮。他讀了幾冊之後,忽然覺得這樣的仙書留在天庭,只是讓那些已經入了仙班的神仙們來閱讀,真是一種浪費,如果把這些仙書的內容傳給下界,該幫助多少受苦的凡人啊!
袁公有了這個念頭,就開始行動了。那時候天門山還叫做雲夢山,因為這裡接地通天、風景秀美,加上常年雲霧繚繞,所以不光凡人可以到此,就是神仙們也常來遊玩。袁公背起櫃子就來到了雲夢山,想把這些仙書都刻在山上。可是這仙書到底刻在哪才好呢?如果隨隨便便刻下來,就違背了仙界度化凡人的規矩,於是袁公決定把這108冊仙書刻在懸崖之上的白雲洞裏,就等待有緣之人了。
袁公這邊刻得起勁的時候,玉帝率眾位神仙回了天庭。一見袁公不見了,玉帝就暗叫不好,再看天書閣裏面,果然是人去樓空。玉帝大怒,讓千里眼和順風耳四處察看,發現袁公正在雲夢山刻寫仙書呢。玉帝立刻命令雷公電母把袁公緝拿回天界。
雷公電母趕到雲夢山,袁公的仙書也刻得差不多了。雷公電母不由分説,對著刻好仙書的白雲洞就是一陣電閃雷鳴,剎那間就將白雲洞炸了個通透。那些帶著仙書的石壁也被炸成了碎石,四處飛濺,散落在這裡。
袁公被押回天庭,玉帝認為他犯下了泄漏天書的重罪,要狠狠地處罰。幸虧太上老君求情,説袁公雖然盜取天書,但不是為了私心,而是意圖普度眾生,請玉帝開恩。玉帝也覺得太上老君講得有道理,不過罪過難容,於是罰袁公留在凡間,面對著雲夢山面壁思過。
從此,天門山上就留下了傳説中藏天書的櫃子的金櫃峰和金櫃峰旁邊的山頭,也就是袁公的化身的“老道峰”;原來的白雲洞也因為刻寫了天書被炸穿,變成了現在的“小天門”;而在仙境奇石景觀帶隨處可見的就是白雲洞裏炸飛的刻有天書的石頭。其中有一塊,字跡最為清楚、明顯,從左往右細看可以分辨出來這三個字依次是“天”、“門”、“山”,這就是大家所稱的“天書石”。在天門山上,有一塊這樣的奇石,以天然形成的方式標示著天門山的名字,真算得上是一件奇巧無比的事情了。
綠毛魚
明弘治《岳州府志》:“天門靈泉,在天門山頂,泉中魚生綠毛。載《天門賦》,晉周樸有詩。”
米猴
天門山有一種珍稀的猴類-米猴,民國的《大庸史稿》裏記載説此猴又叫哈叭猴,伶俐異常,體形小巧,只有三、四寸高,可以藏在人的衣袖裏。
1983年,當時天門山林場的工人無意中捕到了一隻,關在籠子裏,結果這只米猴性子非常暴烈,自從被關起來之後就絕食抗議,雙眼流淚,工人看了心裏十分得了不忍,結果就把它放回了山野。從那之後,雖然還有人偶爾能在林子裏看到米猴,但是再也沒有人逮到過它們了。
高遠神鐘
關於高遠神鐘的傳説,在清同治《續修永定縣誌》上有過記載。很早以前,在現在的天門山寺原址處,修建有一座廟堂。廟堂設置簡單,但採用的是全木質結構,廟中央懸挂了一口碩大的古鐘。
有一次,因為廟裏做飯的小師傅一時疏忽,釀成了一場大火,把整個寺廟都給燒掉了,只剩下斷壁殘垣和那口古鐘。因為寺廟被毀,僧人們都無處棲身,只好四海化緣,籌錢重修寺廟。但化緣修寺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為了怕那口大古鐘被鄰近的鄉人或好事之徒給偷走了,師傅們經商量後,一致同意把古鐘埋在寺廟舊址的地下。於是,大家在被燒燬了的廟堂中央挖了一個深三尺三,長三尺三,寬三尺三的大坑,把古鐘深埋在了裏面。
古鐘埋好後,師傅們就放心地去籌集重修寺廟的銀兩了。可是打這以後,經過山上的人,都可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寺廟的方向傳來一陣陣悠遠卻又清晰可辨的鐘聲。有心的人數過,每次鐘響都是一百零八下。可是等人們向鐘鳴的方向靠近時,鐘聲就停了。一次,有一個當地的採藥人採藥晚歸的途中聽到了這陣鐘聲,便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口大鐘。他默默記下了鐘響的方位,可是等他第二天再上山尋找的時候,卻什麼也沒有找到。他怎麼也不甘心,就又到夜晚去聽鐘聲,再去找鐘響所在地。如此反復幾次,他卻怎麼樣找也沒找著這口大鐘的位置所在,最後只好放棄了。山下聽過這陣鐘鳴的村民們,都管這口大古鐘叫做高遠神鐘。
很多年以後,再在遺址上重修寺廟的時候,已經找不到那口大鐘了。
野人
天門山還曾經捕獲過野人,《梁書》上有載:“梁元帝承聖元年(公元552年)十二月,天門山獲野人,三日死。”
據住在天門山山腳下當地村民中長一輩的形容,那野人渾身棕黃色的長毛,頭髮蓋臉,也許是因為長期缺乏營養的緣故,頭髮是灰白的。赤腳行走,但並非一直直立的,基本上和猿猴的爬行方式比較接近,但是又比猿猴長得更和人相似。抓住他的時候,他拼命的掙扎著,嘴裏還一直髮出那種嗚嗚地叫聲。而周圍似乎還有呲呲呼應的聲音。
後來逮著的人,為他把毛髮都剃乾淨了,還給他洗了個澡。不能放開他,就只好把他關在籠子裏了。想把他調教出來,讓他漸漸成為真正的人。可是他在籠子裏,就像猴子一樣敏捷的到處亂竄,給他吃人同樣吃的東西,可是他怎麼樣也不吃,只是不斷的發出哀鳴,三天后就死了。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聽在天門山頂負責看守林場的工人説,每每大雪封山時,他們在林場中巡視,偶爾就可以看到紅色的身影飛竄,還可以看到山上的雪地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野獸蹄印,那些蹄印就好像倒著寫的“品”字,雖然淺,卻清晰可辨,且很大,有的蹄印甚至有小碗大小。他們説這種獸也許就是傳説中的食人獸?,所以一般都不敢單獨行動。但因為還從來沒有人逮到過,所以不能加以證實。
而據清同治《續修永定縣誌》上載:“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邑南有異獸,大如牛,尾似團扇,口闊,徑直如盆,周身紅毛,長數尺,噬人及諸惡獸,或以為?雲。”
這樣對比來看,倒還真是像傳説中的?。
鬼車
大庸的諸多奇物傳説中,有一種很奇特的獸,叫鬼車,俗稱九頭鳥。説它是鳥,它卻有著九個腦袋;説它是獸,它除開有個古怪的獸名叫鬼車外,又看不出它其他地方哪像只野獸。
在《續修永定縣誌》中,引用了《齊東野語》有雲:邑南有“鬼車,俗稱九頭鳥,陸長源《辨疑志》又命渠逸鳥……”
這種鳥,耳朵大大的,圓圓的,像兩隻大簸箕一樣罩在了身子兩邊。環繞著身子的,是像八爪章魚一樣伸出的肢。章魚還只有八個爪子,但它卻伸出了十個長肢,有九個長肢上長著腦袋,和一般鳥類一樣,有著長長的尖尖的鳥喙,奇怪的是,其中一個長肢卻獨獨沒有腦袋,而是滲著點點滴滴的鮮血。大鳥的每個長肢上都生有一對翅膀,當它飛起來的時候,十八隻翅膀就競相爭鬥,都想派上用場,都想讓身子飛起來。就好像人如果有了十一個指頭,那一個多餘的本來是派不上用場的,可又會無意識的被動用,於是便會和其它手指打起來。結果起飛的時候每次必定有翅膀要受傷,要被折斷。可是這種情形還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新的翅膀長起來,再辛苦的飛,再十八翼競技,又有翅膀受傷、折損,就這麼週而复始的循環著。
有人説,這是一種終身涅?的動物,短短的生命裏就一直在尋求解脫,一直在開始新的生命,一直在痛苦,又一直受著折磨卻又抱著希望。
巨蟒食人
因天門山其名,大庸古稱天門郡。清同治年間的《續修永定縣誌》中有一段,引用了西晉張華的《博物志》,有雲“天門郡有幽山峻谷,而其土人有從下經過者,忽然(一物)踴出林表,狀如飛仙,遂絕跡。年終如此甚數,遂名此處為仙谷……”這裡講的就是天門郡所管轄的天門山中的深谷。
天門山得天時地利,上有高峰峻嶺,下有密洞幽谷,常有村民上山砍柴伐木,汲水採藥。傳説在很久以前,有一天,有一個當地人打山路上走過,在經過一處深谷的時候,忽然只見一物突的一下從林間竄出,唰的就從眼前晃過去了,就好像飄忽的仙子一樣,在他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時候,就已經不見了蹤跡。他回去就向鄉親們説了這件奇怪的事。人們便大肆宣揚,奔走相告,添油加醋的讓那個深谷和那飄飛的東西都變得更加神乎其神的了。後來,又有很多村民打深谷那經過,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大家回去後就紛紛議論,都説這裡肯定藏有仙人隱居,並有神物庇祐。於是,人們就把那位當地人經過的深谷尊稱為仙谷。既然是仙谷,就有許多妄想成仙或想借仙地靈氣以求多福多富的人紛紛慕名前來祈福、修道,仙谷更是一時之間名聲大噪。那些好道的都紛紛跑到仙谷中去洗澡沐浴,認為這樣一定可以得道成仙,飛升上天,而最後一個個也真的都在仙谷中消失了,從沒有見人回來過。
有經驗豐富的前輩人,就懷疑這谷中必定是有妖孽在作怪。於是,他帶上了一隻獵狗和一把粗麻繩到了仙谷邊。他用麻繩綁在谷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抱著那只狗就下到了谷底。剛下到谷底,他就把帶來的那只狗給放了出去,狗“汪汪汪”的一陣狂吠,停在他面前不遠處怎麼也不肯前行了。正當他屏住呼吸的時候,突然一陣陰風襲來,還夾著一股讓人作嘔的腥臭之氣,只見一團黑色的東西嘩的掃了過去,讓人不寒而慄,可是還沒有待他回過神來,看清楚那怪物的模樣,風聲就已經靜下來了,狗也不見了,看來是被那怪物卷走了。他根據那身形、味道猜測,估計是一條百年巨蟒,恐怕不容易對付,於是趕緊又攀回了深谷上邊。一回到鄉里,他就召集了幾十個人,每人都背上了一把弓箭,還拿上了一把鋒利的鐮刀來到了谷邊。他帶領著眾人把谷邊生長多年的長草都割掉,直到谷口形成一個光禿禿的大圈。然後他吩咐眾人在谷邊嚴陣以待,他便到山頂上去觀望。只見一個巨大的黑色東西,長達數十丈,粗粗的身子可以把人都掩住,眼睛散發著森森的幽光,一看就知道這只龐然大物是條巨蟒。巨蟒盤踞在谷底,閒閒的吐著長長的芯子,開口逾丈。漸漸的巨蟒躁動不安起來,身子慢慢的蠕動,芯子吐的更厲害了。在它的周圍,白骨堆成了座小山包似的,一看就是被它所害的人畜。
那人下了山頂,便指揮大家把深谷團團圍住,紛紛搭弓射箭,把巨蟒射殺在深谷中。中箭的巨蟒在血泊中狂亂地掙扎了一會兒,腥臭的血氣佈滿了整個山谷,很久都未能消除。
食人巨蟒一被除去,此地才又變得安穩無患了,村民、路人也沒有再失蹤過。
蜈蚣岩
天門山北麓有個老道灣,老道灣是因老道峰而得名的。從天門山的北麓上天門山,途中會碰到一塊巨大的岩石,至今那岩石上還留有三條兩米多長的鑽槽,現在路人每每經過那裏,都還可以看到。而那塊巨石則被稱為蜈蚣岩。
蜈蚣岩名字的由來有個傳説。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門山北麓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落。村民們男耕女織,恩恩愛愛,整個村莊的日子都過的和和美美的。村民們常常沿著老道灣上山,去山上砍柴,去靈泉汲水,去天門山寺祈福。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沿老道灣上山的途中,村民常靠著歇腳的那塊大岩石上,就坐著一位十分美麗動人的女子,村民們也不知道這是誰家的閨女。樸實的村民們每每路過這裡,見到的人總會很老實的把自己的乾糧給這女子吃,還很關切地問要不要帶她下山。這女子也不説話,只是慢慢的兩眼就開始放光。被她這樣看過的人們往往九死一生,體力差的當場身亡,身強體壯的,回家也是大病一場,挺不了幾天就死了。村民都説老道灣上有妖精,從此,都不敢從北麓上山了。要砍柴、汲水什麼的都繞南麓而行,十分不便。而北麓從此變得林莽山惡,路斷人稀了。
當時,鄰村有一位曾上道山拜師學過藝的岩匠,年紀雖輕,道法卻十分高強。他聽説了這事,就偏不信這個邪。他向村民打聽了妖女一般不怎麼出現的時間,帶著一把精鑄的鋼鑽就上了山。村民都為他惋惜,説這麼一個好小夥,就要白白的送命了。
小夥子一進山,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塊大岩石,果然沒看到那個妖女。他忙用帶來的精鋼鑽把岩石打了三個大洞,將事先準備好的雄黃酒往裏邊一灌,盡散了蜈蚣精的妖法,以免她變成龐大的精怪,到時候就難以對付。然後他再用一個長夾子,從岩洞中慢慢地夾出一隻巨大的紅色蜈蚣來,隨即往旁邊備好的千年樟木炭火裏一扔,只聽見一陣劈劈啪啪的響聲,一股紅煙升起,蜈蚣精便被火化成灰了。
小夥子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和無比的勇氣,滅掉了妖孽,為那個村裏的和平、安寧立了大功,從此,村民們又過上了幸福和美的生活。
犀牛
關於天門山上另外一種奇物的傳説,那就是犀牛了。此犀牛可不是一般的犀牛,而是一隻可以興風作浪、吞雲吐霧的犀牛精。
相傳,在天門山西北部,仙人溪和麻子坪溪的匯合處有一處岩壁。岩壁下面有一池清潭,潭水深可達五米許,水色碧綠,清瑩可愛。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潭中就盤踞了一隻烏青的大犀牛,常駐其中,佔水為王。這只笨重的大犀牛常在水中攪渾,在外面透透氣後,又會回到潭中大鬧一番,玩個痛快,也因此潭水打那以後便不見碧綠,更不用説清瑩可愛了。潭水常年墨黑一片,而且中間夾著很重的腥葷氣息,讓聞到的人都忍不住想作嘔。
常言道,萬物皆有靈,巨者化成精。這只巨大的黑犀牛就是一隻早已錘煉成精的妖物。每當天氣開始變化的時候,它就在潭中興雲吐霧,弄的天地一片混沌,渺茫,有時候,整個天都變得濛濛的,什麼也看不清楚。如果遇到那些十分迷信的鄉民,帶著三牲五畜、錢燭香紙等來潭邊叩拜祭祀的時候,它便弄的天空烏雲密布,頃刻大雨傾盆。有時,甚至讓雨給持續個三五天的,繼而引發山洪大澇。一時間危害鄉里,人人俱是又驚又怕。如果有路過的山民撞見了它在潭中大鬧,那些可憐的人們便被它施以邪術,回家就生大病而亡。更因為有這只大犀牛的棲息,上遊的沙石都不能落入潭裏,帶到下游去,導致上遊直接泥沙淤積,水位上漲,有些水道不通。
鄉里人都想把這只大犀牛清除之而後快!可是誰也沒有這個膽量,有膽量的人也都沒這個本事。直到有一天,有幾個鄉民偶然發現,這個大黑犀牛的身體一動不動的漂浮在潭面上,而且看起來像是突然暴亡的,一潭潭水被攪的亂七八糟越發混濁。鄉親們都聚到了一塊,齊心合力把這只大犀牛精從深潭中給弄了出來,又除盡了那潭腥臭難聞的臟水。慢慢的,潭水恢復了往昔的明凈和安寧,村民也恢復了平靜和快樂的生活。
後來,有人猜測,那只犀牛可能是被比它更強的毒蝎子、毒蜈蚣給弄死的;也有人説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把這只大犀牛精的魂收上了天庭,不再讓它作惡,再為害人間了。反正最後是眾説紛紜,而深潭中卻倒是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怪物了。
責編:張麗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