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俄羅斯空軍張家界天門山特技飛行表演 > 正文

天門山的文化內涵

央視國際 (2006年03月15日 10:50)

  

張家界之魂——天門山

  

“天門洞開雲氣通 江東峨眉皆下風”

  

“天外有天天不夜 山上無山山獨尊”

  

驚世奇觀 震憾體驗

  天門山的文化內涵

  隱逸文化

  天門山隱逸文化在整個天門山文化中佔有很大比重,充滿著神話色彩,顯得撲朔迷離。開天門山隱逸文化先河的是神農皇帝的雨師赤松子。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中有張良“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的記載;清道光《永定縣誌》中亦稱“良得黃石公書後,從赤松子遊,邑中天門、青岩各山多存遺跡”。清同治《直隸澧州志》、《續修永定縣誌》及清光緒《永定縣鄉土志》等,也有關於赤松子在天門山煉丹的記載。山上,至今有赤松峰、金水池、丹灶峰、赤松橋、赤松岩,山下則有赤松村、赤松坪、赤松溪等地名或遺址。歷代以來,留下許多吟咏赤松子在天門山煉丹的詩文。

  戰國時期的鬼穀子,是步赤松子後塵上天門山修煉的又一名人。他是縱橫家鼻祖,蘇秦與張儀都是他的門生。天門山西北谷石壁上有鬼谷洞,清道光《永定縣誌》載,此洞“石室幽邃,下有清流,相傳鬼穀子居此學《易》,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103年後的《永定縣鄉土志》説“洞在天門山絕壁,無路可階,有樵者誤入洞,見壁上畫字如篆文,離奇不可辨。欲再往,雲氣怒涌不可支。歸述之人,好事者往尋之,竟路迷不得入。”1981年有個採岩耳的漢子縋繩入洞,見洞口有四個石凳,他掀下兩個打算留作紀念,走進三里許,水聲嘩嘩,雲霧怒涌,路斷而返。下山尋石凳,竟不可得。此後無人入洞探求。相傳鬼穀子在此洞面壁學《易》,苦心研究“捭闔策”,著書十四章。

  捭闔全文如下: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始終,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查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週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之,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闔者,道之大化説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陽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説入,可以説家,可以説國,可以説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禦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現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説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傳説鬼穀子還下山傳授了“鬼谷神功”,北麓官黎坪一帶的硬氣功鼻祖就是他。清永定知縣趙亨鈴在《永定縣誌》中寫道:“赤松之丹灶,鬼谷之清流,久為神仙所棲息。選勝探奇,低徊俯仰,應嘆古人其往矣,猶幸遺跡之依然。”他肯定了這些遺跡的文化意義和價值,可謂見仁見智,鬼谷洞的學問很深,充滿著神秘色彩。

  這兩人的隱居是為修煉,屬仙流,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傳説故事。其後上山隱居者,多為厭世、避世、迷戀于山水的凡人,都有著不平凡的身份和歷史背景。天門山以博大胸懷接納之、安撫之,使他們得其所,得其樂,遂其意。他們上山隱居,或致力於寺廟營建,或苦修身心,或為詩為畫為文,經長年積累,賦予此山以深厚的文化蘊涵。

  宗教文化

  天門山寺廟,始建於唐代。先建在天門洞頂端,東側一岩隙涌出清泉流入小池,池中水滿,溢落于天門洞口,形成“梅花雨”,四季長滴。在這海拔一千五百多米高的岩山之巔,一泉長年涌流,實為靈泉,其廟因名曰靈泉院(又名雲缽庵)。院有兩層,二進三間,木石結構。雖處天門絕頂,卻綠樹環繞,百鳥啼喧,俯視四極,一派蒼茫。既是寺廟,又是絕妙的淩空現景臺。

  就在這座廟址上,1975年8月出土一柄七星銅劍,柄上鐫有“天門山玄帝祖”六字,同時出土的還有四尊銅像,經鑒定為唐代文物。據老和尚説,此劍為唐肅宗時(公元762年左右)天門山道人鑄造的鎮山寶。玄帝祖是道家所奉的真武大帝,他坐鎮此山,盤據此廟,表明此廟實為道觀。以後年久失修,漸次衰敗。宋代有斯覺和尚化緣集資,擇址西部赤松山頂丹灶峰旁復修一寺,名曰嵩梁堂。此處有一半圓形水池叫金水池,相傳赤松子曾取此水煉丹,嵩梁堂僧眾亦以此水飲用。這裡處山頂中部,雖野林成片,鳥語花香,飛煙流雲,視野卻不開闊,明代另擇址于東邊二里外的南沿山窩,興修天門山寺,座北朝南,佔地八畝,三進兩殿,殿後有觀音堂,旁有六間平房為僧尼生活區,規模可觀,民間狀為“三進堂,六耳房,磚墻鐵瓦鍋如塘。”寺廟飛檐翹角,雕龍彩鳳。寺外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有七級浮屠,掩映于青枝綠葉中,古雅幽清。每逢善男信女入寺拜佛,撞鐘響徹天際,擊鼓震動山嶽,香煙裊裊如雲。此寺廟的特點在於:

  充滿仙風紫氣。石門石梁構成的廟門山,高書“天門仙山”,兩邊楹聯為“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入內為正殿,楹聯是“神威赫赫鎮千古,廟貌巍巍垂萬年。”殿內木柱上還有許多對聯,其中一幅為“天本仙通,與泰與華與嵩與恒與衡並出層霄,五嶽歸來誰不看;門擬斧劈,時雲時雨時風時雪時晴重開太極,八星底蘊此平分。” 廟內殘存的碑刻描寫道:“聳乎南北者,天門為最,巍巍峨峨,素壁千尋,雲梯仙徑,扶搖直上,岑斷橋橫,猿猱莫度,星斗可捫。”

  佛、道並納。天門山原是道教訴一統天下,從那柄“玄帝祖”的劍和晉周樸在靈泉院的“酒罷豪吟”可資證明。但後來的天門山寺建成後,供奉的神像有佛有道,且佛多道少,佛尊道卑。如來佛地位顯赫,其部屬韋陀佛、達摩祖師、觀音菩薩、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等佔據大多數席位,但也給宋徽宗時的道士王靈官(王善)安排了一個守山的位置。

  天門山道教原屬正一派,後全真派逐步滲入。天門山寺修建後,佛教勢力擴張,居壓倒優勢。該寺佛教屬禪宗派系,後分化為曹洞、臨濟兩派,其勢力互有消長。寺內有僧有尼,最盛時達30余人。清乾隆年間在該寺成立僧會司,實施對山下許多佛寺僧眾的組織領導。

  高度重視風、水。想是吸取了靈泉院和嵩梁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常鬧水荒的教訓,才將天門山寺修在這山窩裏,此廟以巨木為柱為梁,磚石作墻,屋瓦以鐵鑄成,堅不可摧,風不可移。寺後左側有泉水突涌,可供數百人飲用。

  信士遍及辰、永、澧、常。自明萬曆年間南嶽僧在此傳經授戒後,遐爾聞名,朝山拜佛者達周邊四郡十余縣。

  頻頻修葺。據碑刻記載,自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至民國五年(公1916年),歷時163年,修葺七次,平均二十多年整修一次。清乾隆十八年四月初一,老百姓胡敦生等四人具稟永定縣衙。將天門山寺“四維岩山之山土,施為住持香火之福地”。他們認為“山寺建於先朝,培修賴自後人”;他們看到“祗緣該山福田有限,主持香火難繼”,因而獻出山土,“將見天門山芳名,不讓五台諸山矣!”其風格之高,難能可貴。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寺僧“不憚艱幸,募化十方”,遂“封砌石墻”、“溶銼瓦”、“塑丈六金身”、“造七級寶塔”。捐資者不少是常德和永順人。清同治三年、八年,又連續整修,“石墻傾則復之,佛殿神座無新之,兩廂客堂缺則續之。一切磚墻瓦蓋,悉添益而補葺。”“總求完璧”。民國五年,雖值羅劍仇司令反袁護國,與北軍大戰于天門山麓,“自春徂秋以來,夜不安枕,民無寧日”,但仍有“胡君、劉君”等人,“共化樂善”,“修葺廟宇”,使天門山寺“與南嶽衡山並峙”。

  書院文化

  自元至清,永定衛、縣先後興辦了天門書院、聚奎書院、嵩梁書院、城東書院和瀛洲書院,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天門書院和嵩梁書院。

  天門書院于元代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建。此前有一位從四川來的“義不臣元”的官吏王申,徵得長老和尚的同意,在天門山開館辦學,講授孔孟之道。澧水河畔有一“先世蜀人,徙居天門山下”的財主田希呂,聞王申在山上開館辦學,以老鄉身份,説服父親和幾個叔叔上山“受教,樂聞其説,思結屋以館公。會大德七年癸卯改慈為州學”,“乃請於官,建學宮,立禮殿講堂,具祭器,置學田二百畝。提學官聞于朝,名之曰天門書院”。田希呂既出錢辦書院,也就被當道聘為山長。此書院開始建在天門“山中,傍鄰獠峒,職教罕至”,因年久失修而“摧腐”,後由田懷德“輸財力”,“度地于澧水之陽,天門之麓”而另修(見余闕《天門書院記》)。永定衛“士民懷道,鼓篋而至”。有貫侯阿思南海牙為之“欣欣融融,有如鄒魯(引自余闕《天門書院記》)”,教育事業空前興旺,人材輩出。建院十八年時,山麓楊中進士,擢升待制翰林。建院四十七年時,縣人張兌又中進士,授翰林國史編修,受到皇帝接見。當時,一個縣出了兩個翰林,世人刮目。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書院毀於戰火。這個書院,共存了四十九年。現在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裏的天門書院在以前的書院原址重建。

  天門洞的內涵

  天門洞開 天門洞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它奪天地之造化,似明鏡似天門鑲嵌于蔚蔚天幕之上,1700多年來,這一道奇絕天下的勝景吸引著無數的探訪者趨之若騖。特別是在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架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了轟動效應,收看現場直播的觀眾達到8億之多。

  天門吐霧 天門洞南北對開于千尋素壁之上,扶搖而通天,終年吞雲吐霧,雲霧瀰漫繚繞,更添神秘色彩,出塵脫俗,置身其中,宛如入身天宮帝閣一般。

  天門霞光 遇有陽光明媚的清晨或傍晚時分,站在天門洞外雲天相接處偶爾會出現仙界奇觀,只見七彩霞光穿洞而出,猶如佛光普照大地,吉祥降臨人間。

  吉祥瑞照 天門山古稱嵩梁山,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 ,嵩梁山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吳帝孫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於是將嵩梁山改名天門山。

  通天門戶 天門洞在湘西人民的心中就是一道通天的門戶,經過天門洞就可以直達天堂,所以天門洞是一道神秘的門戶,它包涵了天堂眾仙的神聖和凡間信徒的虔誠,是一處不容污穢的人間仙界。人間遇有不幸便可到此朝天而拜,禱告上蒼,祈求上天賜福。

  天門轉向 七八十年前,站在張家界市區河邊的南碼頭可以清晰地看見雄奇壯觀的天門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舉目見山而不見洞了,欲觀望這一勝景則要到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橋。更為神奇的是,天門洞暗藏天地玄機,它所呈現的是一種祥瑞之照。它所對的方位總能風水相宜,興旺發達,七八十年前的南碼頭曾是張家界最繁榮的地段,而今天天門洞所對的大庸橋也正是一塊商家必爭的黃金寶地。天門洞在幾十年間足足移動了四公里的路程,同時更詮釋著風水輪流轉的大自然之迷,這更為天門洞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和賦予了吉祥的象徵。

  登臨天門 天門山是張家界最高海拔的山峰,是張家界的文化聖地,被尊為“張家界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而天門洞則是唯一通往這座神山的門戶,故此登臨天門洞的過程就是一種步步登高直達天庭的過程,預示著人生如意的歡欣和快意。

  登天俯瞰 登上天門洞之後,向山下俯瞰,張家界這座旅遊新城和廣闊田園風光可以盡收眼底,飽覽無遺,這種體驗是人生的一種至情至性的享受。

  體驗壯觀 門洞是世界最高天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它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元朝的著名詩人張兌曾經著詩讚嘆:“天門洞開雲氣通,江東峨眉皆下風”,由此可見天門洞的磅薄氣勢。身處天門洞,如入南天,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雄偉而壯觀。

  登天祈福 由於天門山古往今來被尊為湘西第一神山,是湘西地區的佛教中心,而天門洞更是奪天地之造化,接萬象之靈氣,所以每逢天地陰陽輪迴之時,總會有諸多苦難降臨人間,這時人們唯有上天門山祈求上蒼賜予平安幸福,而天門洞則是通往天門仙頂的唯一門戶,等跨過“天門坎”後方得入世之道。

  據《晉書地理志》載,虔誠的人們祈福求貴時,在攀爬上天梯之前必須要燃起“人間五味草”以作接地通神之氣息,這裡的“五味”即為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鹹五味,“人間五味草”也就是民間所説的拜神時所燒的香。

  上天梯共有五緩四陡,扣合九九之意,揭示了人生之路的起伏跌宕、歷經坎坷之後方可成器的道理。上天梯左右兩側共有五個平臺,這五個平臺分別被稱作“有餘”、“琴瑟”、“長生”、“青雲”和“如意”,分別代表著財、喜、壽、祿、福。登天途中,如果希望自己在哪方面能夠如願,就把一個相應的鈴鐺係在祈福臺上,從此之後,心願就可以實現了。

  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 湖南 張家界市回龍路東苑新村1號樓

  聯絡人:李淮濱 電話:0744-8366080

  手 機:13787956309 傳真:0744-8366081

  郵 編:427000 網址:www.tianmenshan.com.cn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