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不偏不倚,看語言“土洋夾雜”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1日 13:56)
4月20日劉漢俊先生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的一篇名為《請尊重我們的母語》的文章,悉數不尊重我國語言的各種行為,稱頌我國文化之優秀,這一點我絕對不反對,但是,筆者認為其中有一些言論未免有失偏頗,恕我不敢茍同。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文章認為“維護語言文字主權”就是“維護文化主權”,“少數國家的人民已不能自如地使用自己的母語”是因為“受殖民文化的影響”,應該使我們警醒,“抵禦霸權”。但是,同時劉先生也承認“對待外來語和外來詞彙,也需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不能搞簡單化、‘一刀切’”、“中國的先進文化也必須在借鑒和交融中與時俱進”。
那麼,在社會急需發展同時還要保護好自身文化的當代社會,為什麼還有不少國家和地區贊成大力學習外語呢?難道真只是因為“受殖民文化的影響”,飯店用的名字也牽扯到“殖民色彩”了?
恰當的對待外語是為了改善生活和增進知識,君不見現在即使有那麼多人反對雙語教學,仍然有很多地方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嗎?生活在像新加坡和香港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的華人越來越願意接受雙語教育,甚至放棄母語,改用英語。香港回歸後提倡母語中文教學,但卻遭到許多家長反對,這很能夠反映人們的心態和選擇。總的看來,新加坡和香港人的語文選擇不是一個局部的情況,而是整個中國文化圈的一個縮影,因此,值得警覺。
“對於異國文化各方面的完整而又透徹的理解認知,是從事國際營銷的企業在制訂營銷計劃和策略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財富”,也是開拓國外市場的最重要工具。每一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文化之間不存在對與錯、好與壞的問題,只存在認識上的差別。
使用“洋”名字更是一個“與國際接軌”以及為了開拓市場的無可厚非的選擇,人們往往僅僅注意到失敗的用“洋”名字的企業,而忽略了不少成功地用“洋”名字的企業。多優秀的國內家電品牌,君不見海爾——Haier、海信——Hisense、格蘭仕——Galanz等等成功企業,對這些洋名字,中外文獻上有各種解説,莫衷一是。不過,也可以説,企業具有了開拓開外市場的戰略眼光,畢竟一個企業要想有大的發展不可能只考慮在國內發展,外國人根本不知道你的企業的品牌是什麼意思,顯然就是一個很大的束縛。
你沒有看到過外國企業用中文名字的企業嗎?為的只是使得企業能夠“本土化”,容易被消費者接受,coca-cola來到中國之後不就起用了中文商標、並故意音譯成“可口可樂”,不就是圖個市場需要嗎?我們要拓展市場,打進“洋人”的“後院”,也不僅僅是靠一味的中文才可以解決的。新一屆政府,組建了一個新的機構“商務部”,聽起來還有點“洋”,關鍵是看這個企業或者機構的辦事成功的效率,何必一定要加上“受殖民文化的影響”的帽子?
據有關資料顯示,為了躋身於國際舞臺,中國有30%的企業註冊起用洋名字,將自己的産品以“洋衣”包裝自己,以“羊”充“洋”;或“羊”“洋”相合互為利用。毋庸置疑,氾濫的“洋”名字已經使得我們不得不警醒,並不應該談的上“抵禦霸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出臺更是有了法律的依據,在法治的軌道上行走,而不應該是在“情緒化語言”的支配下進行。
現代的我們既希望保存我們的傳統的語言文化,同時又想兼收並蓄,更希望借此來改善經濟和生活,在對待我們的語言和外國語言的時候往往感到魚與熊掌,顧彼失此,無所適從。對母語的尊重,不尊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母語是莫大悲哀,強調所謂“抵禦霸權”已經“捍衛主權”更是顯得有點情緒化。在這種環境下,正視我們的語言文化,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自己的文化,既要注意“適應他人”,也要“保持自我”,關鍵是要找準二者之間的平衡點、支撐點。“適應他人”是為了理解、尊重東道國的文化更是為了發展自我。“保持自我”是保持我們的優秀語言文化的特色魅力,並把她變為強勢競爭力的優秀語言需要大家的努力。(網友:熱冰)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點擊原帖 發表見解
■ 進入網評天下 發現更多精彩
責編: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