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家長紛紛幫孩子選擇網校“充電”,可不少網校教學質量與宣傳大相徑庭,老師是在校學生,技術支持跟不上,專家提醒——留神“李鬼”!
今年的暑期似乎與往年家長“一窩蜂”為孩子報各種補習學校、課外輔導班的情形不同,許多家長開始為孩子選擇網校,讓孩子通過電腦上網自主安排課外學習。
據統計,目前全國面向中學生的網校已超過200所,其中僅北京就有30余所。一些教育專家表示,中國網絡教育市場剛剛啟動,難免魚龍混雜。各個網校之間在師資力量、課件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還有較大差別。因此,廣大學生和家長在選擇網校時要避免盲目性,最重要的是要考察網校的辦學能力和師資力量,因為這兩點決定了網校教學質量的優劣。
目前北京市面向中學生的30多所網校,其辦學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校獨辦”,即網校由單獨一所名校創辦、運營。教師由該校教師擔任。第二種是“開放式”,即網校採取社會力量辦學的模式,聘請多所名校、非名校和教研機構的名師執教。在遠程教育發展初期,許多網校都採取了第一種辦學模式。由於每所學校(即使是教學力量較強的名校)的師資力量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採取“單校獨辦”模式的網校難以做到每門課程都由最優秀的教師講授。不同年級、不同課程的教學質量往往參差不齊。值得注意的是,在“單校獨辦”模式的網校當中,還有一些網校採取“名校+企業”的聯合辦學的模式,即網校由一所知名中學與一家網絡公司合辦。從表面上看,由知名中學提供教育資源,由網絡公司提供技術支持,教學水平應該是一流的,殊不知背後卻大有文章。
一些名校與網絡公司採取的是授權合作的形式,學校僅提供“名校招牌”,網校卻由網絡公司實際經營。在網上授課、答疑的教師並非都出自名校,而是網絡公司從社會上招聘的教師。教學質量與網校宣傳大相徑庭。個別網校為了節約成本,一線授課教師甚至由剛剛畢業甚至在校的大學生擔任。
除了辦學模式和師資力量之外,網校的技術水平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於技術原因,目前不少網校還不能擺脫“文稿為主、靜態傳輸”的教學形式,學生很難通過窄帶上網就能做到“聲音與文字兼備”、“講解和板書同步”,達到課堂面授的學習效果。
因此專家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在選擇網校時切勿只看“名校招牌”,而是要從網校的辦學模式、師資力量,以及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綜合考慮。
【專家解釋】
北京其實沒有一所正式網校
“網校”近兩年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詞彙,然而記者昨天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目前還沒有批一所網校,所謂的網校其實只是教育網站。
據了解,去年市教委批了26家教育網站,明確規定這些教育網站只是提供互聯網服務的站點,可以通過互聯網傳輸以文本形式為主的課件。各網站以名校的師資和品牌為依託,將名校教師的講義、教參、習題集轉換成電子文本後直接放到網上,學員可通過網絡下載。
但由於很多網民不滿足於簡單的文本教育,為此,很多教育網站在上課和學習模式上紛紛做出突破,如某些網校開辦名師同步面授班,或推出網上聽課服務,學生不僅能看到名師的講義,還能同時聽到教師全部課程的有聲講解。但市教委科研處處長孫善學認為,這些改動大都超出了網上服務的範疇,其實已經是一種形式上的辦學。
“沒有一所能冠以‘網校’之名,是由於目前的教育網站都不具備辦學資格。”孫處長表示,按照《社會力量辦學條例》,辦學須有一定的場地、固定的師資條件,網站在現有條件下不能開辦“網校”。據了解,辦教育網站須在教育、電信及工商部門註冊登記,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三家審批部門合作不夠。據悉,市教委已有意把教育網站歸納到明確的管理範圍之內。
“名校”是否真如其“名”?中國網校差在哪兒?
必須看到的是,雖然網絡教育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它畢竟是仍處在不斷探索和實踐的初級階段,許多方面都亟待完善,同時考慮到我國目前的網絡整體環境,中國的網絡教育距真正成熟尚有待時日。
首先,網校主要以各自獨立的中小學學校為依託,課件基本是文本形態,傳遞靜態信息,缺乏聲音效果和視覺衝擊力;其次,課件主要是將各校面對自己學生的講義電子化,未能根據網絡教育的特點為網校學員專門設計。而一旦進入重要考試的衝刺階段,由於各校之間還存在着成績高下、名次先後的相互競爭,必然對某些內容秘而不宣。這種由該階段網校體制所決定的弊端一直未能得到改變。
此外,這一階段網校主要是以某一所單獨的名校為依託,師資力量仍然受到限制。這是因為,即使是在全國頗負盛名的名牌中學,如果只是各自獨立辦網校,那麼一所學校的名師總還是屈指可數的。絕不可能有那麼一所名校在高、初中各個年級、各個科目上全擁有比其他學校都高出一頭的名師。
更何況還有一些令人敬佩的名師根本就不在人們所謂的“名校”之中。這些名師的水平是公認的,他們有能力把一批批非名校的學生送進了名校,或者把一批批非名校的學生提高到了和名校學生並駕齊驅的水平。但是,他們有的受“人才單位所有制”的束縛,或者本人無意加入。無緣進入“名校”。與此類似,那些歸屬於各級教委的教研機構的名師,他們根據教委下達的任務而進行的研究工作,對所有學校包括所有名校的教學活動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影響,甚至可以説有着一種指導作用,然而他們卻不屬於任何“名校”。
如此看來,這一階段以“獨家名校”為依託的網校在教師資源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加上網絡教育市場魚龍混雜,一些網校打着名師名校的漂亮招牌,其講義卻是粗製濫造,嚴重影響了網絡教育的實際效果,也破壞了網校的整體形象。
從去年下半年起,在網校的形式有了較大的改變,一些網校的辦學者開始認識到上述這些弊端,並順應網絡教育發展新階段的要求,開拓出新的網校教學形式。如精華聽課網就率先打破了單所名校獨辦網校的局面,廣泛聘請多所名校(市、區重點校18所)和多所非重點校及有關教研機構的一批功勳卓著、有口皆碑的名師,把他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從而在根本上克服了以前網校教師資源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