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經典著作《大學》提出:“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教育思想與1000多年後發祥於歐洲的近代大學開啟智慧、弘揚文化、傳播知識的精神相通。千百年來這一傳統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而歷久彌新。
現在歷史的腳步已邁入21世紀,科技迅猛發展,知識經濟撲面而來,時代賦予大學新的使命和豐富內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要求。那麼,未來的大學究竟如何才能適應這種要求?正在北京參加中外校長論壇的校長和專家們,勾勒未來大學的發展藍圖,睿智地預測和掌握大學的未來發展,表達出各自鮮明的、多元化的辦學理念。
21世紀大學將是什麼樣的搖籃?
“未來的大學,將在知識創新、知識傳播和培養人才等方面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大學將成為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成為認識未知世界、探索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成為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成為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論壇開幕式的一番話為未來的大學描繪了一個全景式的藍圖。
她認為,“未來的大學將更加多樣化,與社會聯絡更加廣泛緊密,具有更加靈活和富有活力的學習制度,拓展教育的時空界限,為更多的學校和學習者所共享。”
牛津大學校長盧卡斯説,大學一直是服務於社會的,同時不斷調整自身以回應社會不斷變化的需求。在今天,全球化對大學的功能産生了巨大影響,大學承擔的任務和學位課程的結構呈現多樣化,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起點、方式及教學的組織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回歸教育、終身教育、遠程教育等階段性學習方式,大學的教育對象不斷增加。同時他又提出,大學是為探究真理而存在,它的任務不僅要為經濟發展服務,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判斷事物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成功者所必需的社會和個人品質。
在探討亞洲大學的過去和未來後,美國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研究專家阿爾特巴赫説,今天亞洲國家提出了擴大高等學校“入學率”,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以及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要達到這兩點目標將會有很長的路要走,如辦學經費來源、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教育質量的矛盾、智力流失和人才回流等一系列問題,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思考,並尋求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
“現代大學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職能和作用發生了很大變化。”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認為,“21世紀中國大學,特別是研究型大學,至少應肩負起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進行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提供優質高效的社會服務,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等四個方面的歷史使命,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沒有圍墻的大學。”
大學教育是“人”的教育
中外大學校長在論壇中談論未來大學教學模式時都有這樣一個觀念:未來的大學發展空間和方式將不斷得到拓展,將以不同層次、類別、形式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受教育的成分將更為複雜和多樣化。整個大學體系應是多層次、各具特色的發展結構,既要有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研究型大學,又要有以教學為主要任務的教學型大學,以及眾多的社區大學。
隨着科技的發展,大學的職能正在悄然改變。“未來的大學校園將成為信息化校園,這是一個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有機結合的新型教育、學習、研究的平臺。”北大校長許智宏説:“借助於這樣一個校園平臺,學習者將從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解脫出來,培養獨立主動獲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識的能力;大學將大大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效率,加快知識傳播的速度,擴大知識傳播的範圍。這將帶來一場大學的革命,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近兩年來,我國在線網絡教育風起雲涌,為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
在劍橋大學,“終身教育”幾乎佔到了“半壁江山”。劍橋大學副校長安娜 朗斯黛爾説:“目前出現了一些新的教學領域,可以寬泛地稱之為‘終身教育’,那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或需要更新知識和技能的人們對此非常渴求。對於出現不久並且極具發展潛力的‘終身教育’顯然不能忽視,劍橋大學也在積極努力。一方面,我們有1.7萬名學生為了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而就讀全日制寄宿課程;同時也有1.4萬名半日制和更少時間來學習的學生,他們修讀各種課程,既有僅僅幾天的課程,也有兩年時間的半日制碩士課程。”
對於如何發展研究型大學模式,曾擔任斯坦福大學8年校長的卡斯帕爾認為,一個成功研究型大學,必須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辯證關係,要讓大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參與研究,而不只是作為新知識的接受者。要讓學生了解並參與前沿科學,提出自己的質疑,從而培養和挖掘創造潛力和創新精神,使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科研中,共同尋求知識的同時發展知識。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發展模式為校長們提供了一種新思維:學校每年只招收200來名學生,但卻擁有40個學科,可以稱得上世界著名大學裏規模最小的高校。它的成功來源於擁有大量一流的研究室和先進的研究設備,學生也就擁有大量接觸最傑出研究人員、參與最前沿科學的機會。雖然這裡畢業時不頒發畢業證書或者學歷證書,但每年仍吸引了幾萬人來競爭。迄今為止這所學校培養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6位菲立茲獎得主。
大學教育最終是人的教育。“今後教學不是‘母雞喂小雞’的方式。要培養大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問題,教給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在研究中學習,而不只是單純地接受知識,運用知識。只有讓學生學會收集知識,鑒別知識,綜合知識,最後才能接受知識,運用知識。”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認為這是未來教育模式的必經之路。
學科建設:挺進“無人區”
“世界一流大學一定要有一流的學科”,這已成為大學校長們的共識。學科建設作為大學發展的基礎性、根本性環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的辦學特色和水平。隨着現代科學的高度分化,大學學科也不斷産生新的分支學科和專業方向,大學教學和研究也在學科門類的基礎上細化為專業,探索新學科的建設成為一所大學成功的關鍵。卡內基 梅隆大學正是抓住機遇,選定了計算機、商業、心理學等新學科建設,使這所只有35年曆史的大學迅速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如何建立和發展新學科、改造傳統老學科,解決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成為各個大學未來發展所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學科的交叉融合”成為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大學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就是挺進學科之間的“無人區”,注重交叉融合。
學科的交叉融合是當前國際科技與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科學的重大突破、新學科的産生經常是在不同學科的相互交叉與融合中形成,學科之間的“無人區”已成為科學研究的突破點,最近25年,交叉性的合作研究獲諾貝爾獎的比例已上升到47%。交叉學科的發展不斷改變着多年來形成的學科結構,也將改變人們頭腦中學科專業化的傳統觀念,而大學則需要主動適應科技和教育的這種發展趨勢。
“現在多學科的互相滲透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説國際關係學,就涉及到社會學、地理學、政治學等多個學科,我們在今後不可能孤立地進行某一個學科的研究,必須注重多學科的交叉。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劍橋大學副校長安娜 朗斯黛爾説。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則指出,交叉學科可以是自然科學內部學科的交叉,也可以是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間的交叉,通過學科之間互相交叉與融合,可以産生一些新的學科。清華大學正採取切實措施,促進學科的交叉與融合:以相關學科為基礎,組建學科群,充分發揮多學科優勢;組建跨係的研究院及跨學科的研究中心;設立交叉學科基金,重點資助跨學科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