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電視臺《國際時訊》報道:最近,秘魯與美國考古學家從地下發掘出2200多具古印加木乃伊,遭到了秘魯學術界的強烈批評。批評者認為,挖掘出幾十具、上百具木乃伊就足夠用於研究了,不能僅為一點點眼前利益就出賣老祖宗的遺産。其實,這個例子對世界各文化遺産大國具有廣泛的警示作用。面對各種現實利益的誘惑,我們該如何善待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産呢?
文化遺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見證,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它體現着一個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價值,是民族的根基,歷史的紀念碑。文化遺産既屬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委員會”最近發表的報告説,目前全世界共有554處世界級文化遺産。
“善待文化遺産”並不等同於將其封閉起來,密不示人。只有敞開大門,讓這些珍貴歷史遺跡成為人們了解民族歷史與文化的窗口,人們對它的保護才有可能成為自覺自願的事情。
在法國,春天有“博物館日”,秋季有“文化遺産日”,盧浮宮、凱旋門等著名博物館和歷史古跡在這期間都會免費開放。
在意大利,這樣的活動也很多。意大利每年都要舉辦“春天”、“夏日”、“秋實”或“冬眠”等各種主題活動,全國各地150個城市中數百座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古跡,一律向公眾開放。 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各種關係是善待文化遺産的關鍵。
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並不矛盾。有“德國歷史中心”的施特拉爾松德和維斯馬坐落在一個小島上。這兩座古城均建於13世紀。如今,這座小城中的現代建築如商店、民宅與城中的古建築和諧統一,兩座城市都保持着中世紀歐洲古城的濃厚韻味。
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也不對立。埃及遷移阿布辛貝勒神廟,就是這方面最成功的範例。宏偉的神廟原來矗立於尼羅河西岸的懸崖峭壁間,1956年,埃及政府決定在阿斯旺建造水壩,神廟面臨着滅頂之災。在徵求許多國際專家的意見後,埃及政府決定將神廟遷移到比原址高200米的新址,使得各國游客在阿斯旺大壩建成後仍然可以目睹阿布辛貝勒神廟的雄姿。 保護文化遺産也不排斥對其合理利用,處理好保護與利用、學術研究與旅游開發的關係,就能得到可觀的經濟回報。多姿多彩的文化遺産永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資源。2000年,法國旅游收入達299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旅游大國;旅游業每年給埃及帶來4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世界各地,因目光短淺、急功近利或以開發的名義破壞文化遺産的行為比比皆是,對待文化遺産缺乏科學態度的做法也屢見不鮮,為一己私利毀滅文化遺産的做法也偶而有之。 在歷史與現代、發展與繼承的交叉路口,文化遺産是個充滿魅力而又讓人感到沉重的話題。如何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傳承古代文明,值得每一個文化古國和她的人民去思考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