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正文

航天高級技師趙啟明--巧給衛星瘦身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2日 17:21)

  這是中國技術工人的最高領獎臺。2002年12月12日,第六屆“中華技能大獎”在北京頒獎,領獎臺上來自全國工人戰線的十名青年才俊中,我國複合材料膠接領域的技能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屬北京衛星製造廠的高級技師趙啟明名列其中。

  複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多種性質不同的材料通過物理和化學複合,組成的一種性能優良的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器應用這種材料,即可獲得金屬般的剛度和強度,又可大大減輕自身

  的重量。20世紀80年代中期,複合材料開始應用於我國衛星的研製中。面對著國外的技術封鎖,衛星製造廠的研製人員在摸索中前進。剛入廠不久的趙啟明,此時深深地感到這個特殊領域的挑戰,他勇敢地面對挑戰。

  衛星承力筒是衛星內部的一個圓柱形結構件,它承載著衛星的全部重量。20世紀80年代,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是首次把複合材料用於主承力筒結構的衛星,趙啟明帶領他的小組擔任的就是碳纖維複合材料主承力筒的成型工作。這個主承力筒形面和結構非常複雜,成型技術難度極大。在領導的組織下,趙啟明與技術人員及小組人員迎難而上,先後攻克了“碳纖維布變形”、“波峰起皺”等一系列操作難題,我國第一個大型碳纖維承力筒終於問世並成功應用於該衛星上。

  趙啟明善於創新。在複合材料膠接中,他有得意的一筆,那就是“碳纖維無緯布多層隔離吸膠法”。承力筒使用的材料價格昂貴,用原有方法製作耗材多,效率低。趙啟明從碳纖維多層板上受到啟發,採用並成功實現了多層隔離吸膠,不僅效率提高了8倍,還節約資金22萬餘元。他們運用此法製作的10多個承力筒被運用到多個衛星上。

  由於技術好,能吃苦,善攻關,趙啟明很快就成了衛星廠複合材料膠接的行家裏手。他先後參加了多個以複合材料為主結構的衛星、飛船型號的研製。

  為管理好小組工作,完成型號任務,他付出了許多業餘時間。擔任組長近20年來,趙啟明經常是最早一個到車間,最後一個離開。要計算工時,他是車間甚至是全廠最多的一個。

  1990年8月12日這一天,妹妹要出嫁,妻子也要出差。他早就答應過妹妹,要參加她的婚禮,他也許諾過妻子出差時到車站送一送她。但是,某型號承力筒模樣件成形工作到了關鍵節點,小組成員都放棄休息時間白天晚上加班幹,作為一組之長的趙啟明更是離不開。那天,他沒能參加妹妹的婚禮,更沒能去車站送一送妻子。

  趙啟明不僅是技術能手,更是傳授技藝的高手。他帶徒弟不光靠言傳,更注重身教。

  他的一個徒弟1998年技校畢業進廠,被分到趙啟明手下幹上了複合材料。2000年,在製作衛星太陽能電池帆板時,趙啟明鼓勵已經出徒的她去“挑攤”。為了增強她的信心,趙啟明就把從前製作時的工作記錄找來給她看,告訴她:“先把圖紙工藝真正看透了再動手。”當徒弟挑起攤子幹的時候,趙啟明一直跟在現場。這位徒弟説,有師傅在身邊即使幫不上忙,幹起活來心裏也會踏實些。

  在趙啟明的帶領下,衛星製造廠的複合材料組,成為一個學習的課堂,一個又一個技術骨幹,挑起了中國衛星製造業複合材料的大梁。(崔偉光)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