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鮑威爾帶兩大任務訪華
——一是想建立對朝的“統一戰線”,二是爭取瓦解“反戰三角”
央視國際 (2003年02月27日 13:11)
環球時報消息: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已於2月23日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的訪問。唐家璇外長與他舉行了會談。
訪華帶着兩個任務
鮑威爾臨行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訪問中國是有益的,他與中國的同事保持着很好的關係。他説,這是他在一個月內與中國外長唐家璇第四次會面,此次訪華將提供又一次機會———他們將討論朝鮮核問題、美中雙邊關係,當然也包括伊拉克問題。
關於美國希望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鮑威爾説,美國認為中國有非常完整、健全的政策,尤其對於朝鮮的核武問題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政策。國際社會都知道朝鮮半島不能發展核武器的道理。江澤民主席和布什總統在這一點上也有共識,他們去年10月份在美國得州克勞福德牧場討論過這一問題。雙方都認為朝鮮半島是不能有核武器的。
鮑威爾説,美國希望多邊討論朝鮮問題。這是一個區域問題,這個區域內受到影響的國家都應該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解決這個問題。
至於朝鮮希望跟美國單獨對話的問題,鮑威爾説,美國希望能夠進行多邊討論,希望很多國家能夠加入這樣的對話。美國打算通過不同的渠道跟朝鮮進行溝通。美國並沒有意圖要開戰,美國希望能夠幫助朝鮮人民。最後,美國會跟朝鮮進行對話,而且希望能夠找出一個有效而且持久的解決方案。如果能夠讓其它國家加入對話的話,美國希望能找出一個有效的方案。
關於伊拉克問題,鮑威爾説,伊拉克並沒有遵守聯合國的1441號決議,中國和美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希望伊拉克能夠遵守1441號決議。美國認為不能讓核查無限期拖下去,如果伊拉克不遵守1441號決議的話,那麼安理會必須要考慮採取其它的行動來解決危機。現在國際社會必須一起合作,解除伊拉克的武裝。
鮑威爾難以完成使命
對於鮑威爾此次亞洲之行,美國“卡托研究所”防禦和外交政策研究項目負責人卡蓬特認為,鮑威爾此行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要顯示美國並沒有被伊拉克問題纏得難以分身,還是有精力顧及其它重要問題;第二是要爭取韓國、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的支持,在東亞建立外交統一戰線,對朝鮮施加最大程度的壓力,迫使朝鮮放棄它的核計劃。
不過,卡蓬特認為,朝鮮不太可能在美國的壓力下低頭。他説,美國的舉動都是基於一種假設,即認為朝鮮完全是把發展核武器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如果受到足夠的壓力,或者是贏得了足夠讓步,就會放棄發展核武器的計劃。卡蓬特指出,這種假設完全有可能是錯的。他説:“事實上,從目前來看,朝鮮的真實想法是,如果朝鮮是核大國的話,就更容易讓美國做出讓步。因為華盛頓對核大國總會尊重幾分,比如對印度,而對於沒有核能力的國家,則採取一種輕蔑的態度。”卡蓬特補充説,美國政府很難説服朝鮮放棄自己的核計劃,也許有一天,美國不得不承認現實,接受一個具有核能力的朝鮮的存在。
朝美俄高官相繼訪華
就在鮑威爾抵達北京的前一天,中國外長唐家璇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並宴請了途經北京出席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的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雙方進行了友好交談。雙方就當前半島局勢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據美聯社報道,金永南在北京和中國領導人討論了目前的朝鮮核危機問題。該報道説,朝鮮80%的能源與經濟援助要依靠中國。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是很明顯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日前宣佈,應中國外長唐家璇的邀請,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將於2月26日訪問中國。唐家璇將與伊萬諾夫就中俄雙邊關係以及共同感興趣的地區與國際問題交換意見。
美國媒體稱,鮑威爾“暫時中斷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緊張外交活動”,開始他5天的亞洲之行。但正如《華爾街日報》報道所説,鮑威爾此行除向有關國家游説朝鮮問題外,還意在繼續爭取支持美國對伊拉克採取強硬立場。《紐約時報》同日也稱,美英將極力爭取“化解法中俄反戰三角”,在聯合國安理會15票當中至少獲得9票支持,然後逼法俄中3個常任理事國棄權,使美國和英國新提的決議案可以“多數”通過。(駐美國特派記者 任毓駿)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