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12日專電(翟素娣 劉牧洋):幽雅的環境,強勁的空調,品種齊全的書籍:逛書店如今成了一種享受,顧客紛至沓來,書店人氣旺盛。然而,看書人多,買書人少,書店“客串”了原本不必承擔的圖書館功能。因此,旺盛的人氣並沒有給書店創造出豐厚的利潤,反而加劇了書店的損耗。
“許多顧客把書店當作圖書館,又不愛惜新書,為此我們每年至少要損耗五六十萬元。”身為上海最大書店的當家人,上海書城的總經理趙建平很是頭痛。
書城四樓的“兒童天地”,一位管理員拿着兩本被口香糖粘住的連環畫,走到一個女孩面前,好言好語地勸告她看書時不可以吃零食。沒想到那個女孩翻了翻白眼,嘴裏嘟噥着什麼,一臉的不屑。管理員對記者痛心地説:“這兩本書誰還要?沒法賣了,只好報廢。”
書城六樓時尚雜誌部,台灣版的最新一期《GQ》雜誌每一頁都卷了邊,破了相,“這書上架一個月都不到。”管理員很是惋惜。
“書籍毀損真是防不勝防。”趙經理告訴記者,有些讀者用購書籃挑了一堆自己愛看的書,邊看書邊喝飲料,飲料不小心灑在了書上。他們自然不會聲張,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回原處。還有的讀者“不動筆墨不讀書”,看到忘情處,拿起筆就在書上劃了起來。有些孩子,搶不到凳子,就拿厚厚的精裝書當凳子。有些“文抄公”,一天到晚拿着紙墊在書上摘抄自己感興趣的章節,書頁上留下深深的筆跡。
上海書城的邊上就有一座區級圖書館,“為何不去圖書館看書?”面對記者的發問,“讀者”們的回答驚人的一致:圖書館舊書多,借閱手續繁瑣,環境還不如一些大型書店。本應是公益事業的圖書館大面積開設的是收費閱讀區,讀者沒證件進不去,辦理證件則要收費,有的還要收年費,而上書店則不必花錢。
“圖書館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書店只好‘客串’圖書館,上海許多書店都吃夠了免費‘讀者’的苦頭,但我們又不能把他們拒之門外。”趙經理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