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3日 12:48 來源:
人民網消息: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日前就中國金融業運行的外部環境問題,即金融系統的外部經濟環境、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等問題,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專訪。蘇寧指出,金融生態是指金融業運行的外部環境,而經濟環境是最重要的金融生態之一;另外,目前,行政干預形成的銀行不良資産要佔到不良資産總額的80%;他説,現行的破産法和擔保法應完善,應強化債權人在企業破産和重組中的法律地位,特別是賦予債權人主動申請將債券企業破産清償的權利。
金融生態是指金融業運行的外部環境,經濟環境是最重要的金融生態之一
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央行頻頻呼籲要改善我國的金融生態;金融生態也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那麼,金融生態究竟是什麼?您能否作一番通俗的解釋?
蘇寧:“金融生態”是一個比喻,它不是指金融業內部的運作,而是借用生態學的概念,來比喻金融業運行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等。
記者:看來,經濟環境是最重要的金融生態之一,是這樣嗎?
蘇寧:是的。經濟決定金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是改善金融生態的重要前提。經濟運行的大起大落,會對金融業穩健經營産生不利影響,甚至誘發金融風險。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經歷了五次通貨膨脹和一次通貨緊縮。這五次通脹的傳導模式十分相似:固定資産投資盲目擴大→帶動貨幣信貸的快速增長→繼而帶動上、中、下游價格上漲。一旦過度投資形成的生産能力大大超過實際需求,産品銷不出去,企業資金鏈就會斷裂,銀行貸款就會形成不良貸款。特別是一旦形成通貨緊縮,原本正常的經濟活動也受到巨大影響,會形成更大範圍的銀行不良資産。事實證明,這幾次較大的經濟波動,都對我國金融業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産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行政干預形成的銀行不良資産要佔到不良資産總額的80%
記者:我手頭的資料顯示,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逐年下降,究其原因,除了內部經營管理改善之外,金融生態的改善也功不可沒。這些都説明我國的金融生態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當然我們也不避諱談問題。除了前邊提到的經濟環境方面的問題之外,當前的金融生態還存在哪些問題?
蘇寧:的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的金融生態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是,一些制約金融健康發展的外部因素尚未得到改善,當前的金融生態還存在四方面的主要缺陷。
其一,法律環境不完善,有關法律對金融債權保護不夠。比如,我國現行的破産法制定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主要是針對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政策性破産。從現實看,這一法律的有關規定,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要求已不相適應,不利於對合法金融債權的保護。再比如,現行的刑法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提供虛假信息而進行的金融詐騙,確定為刑事犯罪;而對於在我國企業的信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雖然不以據為己有為目的、但卻通過向銀行提供虛假信息而獲得貸款的行為,並未規定要追究刑事責任,而這類欺詐行為是産生銀行不良貸款的重要原因。
其二,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很不完善,遠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社會信用信息徵集系統、信用仲介機構的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社會公眾甚至機構投資者的信用信息還得不到有效的歸集和準確的評估,金融企業無法根據客戶的真實信用狀況作出準確的經營決策,失信懲罰機制尚未有效建立。企業的誠信意識和公眾的金融風險意識比較淡薄,金融詐騙和逃廢金融債權的現象比較嚴重。
其三,金融市場體系不完善,特別是直接融資發展滯後。目前,我國企業80%以上的融資來自銀行貸款,對銀行的依賴性大,企業風險對銀行風險構成了顯著影響。特別是弱化了公眾投資者的風險意識。由於直接融資發展不快,社會儲蓄只能通過銀行體系轉化為投資,久而久之,公眾投資者會産生一種錯覺,認為所有公眾投資都要由國家像支付存款那樣保證兌付,公眾可以不承擔風險。
其四,直接或間接的行政干預、執法不力等,仍是影響我國金融生態的重要因素。據有關調查分析,直接或間接行政干預形成的銀行業不良資産佔不良資産總額的80%左右。
現行的破産法和擔保法應完善。個人信用信息庫已在26家銀行聯網運行
記者:看到了缺陷就看到了努力方向。看來,我們確實要像改善空氣環境、水環境等現實生態環境那樣,去改善我國的金融生態環境。請問具體來説應當怎麼做?
蘇寧:第一,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幣值穩定,促進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防止大起大落。
第二,要完善金融法律環境,這是建設良好金融生態的根本所在。特別是要完善與銀行債權保護密切相關的《破産法》和《擔保法》。比如,應當強化債權人在企業破産和重組中的法律地位,特別是賦予債權人主動申請將債務企業破産清償的權利。
第三,要深化改革,特別是繼續深化行政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改善銀、政、企關係。銀企之間應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新型關係。政府應積極轉變職能,通過完善地方法律法規、健全信用管理體系、推進體制改革、培育市場,做好對市場主體的各項社會服務,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第四,要建立健全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金融企業市場退出機制。應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投資者保障制度和保險保障制度,以市場化方式保障存款人、投資者和投保人的權益,從而有效提高公眾的信用意識和風險意識。目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外部條件已初步具備,有關法律法規的起草工作已開始進行。
第五,促進金融市場協調健康發展。要在繼續發展好貨幣市場的同時,大力推動資本市場的快速健康發展。
第六,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重點加強企業和個人的徵信系統建設。目前,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在26家商業銀行實現了全國聯網運行,企業信貸登記系統正在抓緊升級改造。(田俊榮)
各地改善金融生態顯新招↓
寧波:加強基礎建設
20世紀90年代,寧波金融生態不佳,銀行不良貸款率在1999年高達27%。經過幾年的努力,寧波金融實現了質的飛躍。今年一季度末不良貸款率僅為3%。
據中國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介紹,寧波改善金融生態的特色之一是加強基礎建設。比如,寧波中支組織11家銀行卡發卡行建成了寧波市銀行卡風險信息共享系統。系統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維護、信息查詢、計費管理和報表統計五大功能。通過這一系統,實現了成員銀行間風險信息的共享與交流,為銀行卡業務提供了規避風險的有效手段。
湖南:向政府借力
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致力於倡導策劃、協調推動金融安全區創建暨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長沙中支利用多種方式,積極促成地方政府深化對這項工作的認識。長沙中支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金融機構反復研究討論,共同提出了“五無兩有”(即金融機構無支付風險、無重大違規行為、無重大經濟案件,社會無金融三亂、無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現象;金融機構資産質量和效益有明顯提高並家家盈利,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投入有明顯增加)的標準,並明確各方責任,有效保證了創建工作的順利推進。
綿陽:創建誠信社會
四川省綿陽市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等措施,積極創建金融生態環境模範城市。
據悉,該市大力開展誠信社會創建活動。在城市,積極開展誠信社區和誠信戶的創建、評選活動;在鄉村,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的創建、評選活動,引導涉農金融機構對信用戶、信用村鎮的信貸需求給予優先滿足。
責編: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