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權威人士:房地産業宏觀調控並非“打壓房價”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7日 15:11)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建設部總經濟師兼房地産業司司長謝家瑾日前指出,房地産市場的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房地産業的宏觀調控並不是要“打壓房價”,政府不希望房價出現大起大落。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擁有自己的房産,房價大落,許多家庭就會出現負資産,對社會穩定沒有好處,特別對金融安全帶來威脅。

  7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登了對謝家瑾的專訪。謝家瑾指出,最近有些媒體説一些地方出現了房價暴跌,也有媒體説中央要在短期內“打壓房價”的目標難以實現,等等。這樣理解房地産市場的宏觀調控是片面的。國辦轉發的七部委通知提的非常明確,是“穩定房價”,可以把這個通知的精神概括為三個“基本”:供求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

  謝家瑾説,目前房價大跌的條件也不存在,從成本的角度看:土地出讓金不能少,少了基礎設施配套做不了;拆遷補償費用也不能降;建築材料價格成本也居高不下。從構成因素分析,有一部分是不可能下來的。結構的不合理,中低價位商品房的比重太低,是平均房價過高的一個重要原因。調整結構,增加中低價位和普通商品房的供給是這次調控的重點。

  謝家瑾指出,去年以來,一些地區房地産投資增幅偏快、房價上漲過高。在房價上漲比較快的地方,伴隨着商品房結構的不合理,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房屋嚴重供不應求。房價上漲與投機性購房相互推動:房價上漲帶來了大家對房價不斷上漲的期望值,投機和投資的人更多地進入,又進一步造成房地産的供不應求和房價的進一步攀升。這些問題帶來了生産資料的價格上漲,涉及到普通居民居住權益的保障,既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涉及到社會的穩定。

  謝家瑾説,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過的情況值得我們思考:房價大漲後出現大跌,使得買房人的資産縮水,銀行壞賬上升。這些問題在中國雖然還未出現,但中央政府未雨綢繆,從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出發,從保障普通居民居住權益出發,從穩定社會和防範金融風險出發,對房地産市場進行調控。

  謝家瑾指出,從需求情況看,房價雪崩式下降在全國範圍不大可能出現,但非正常上漲的勢頭會得到遏制。這次出臺的政策的確增加了投機的成本,但不會影響普通居民購買自住的普通商品房。炒房的泡沫擠走後,市場會趨於平穩,改善型住房需求也會更理性。而投機性購房需求的下降,是這次調控的主要目標。

  能否成功地對房地産市場進行調控?謝家瑾強調:關鍵有三點。一是供應,特別是結構的改善,政府能不能落實中低價位商品房的供應保障。二是需求,投機性住房需求是否能夠得到抑制,拆遷造成的被動性住房需求是否能夠得到適當控制。三是對房地産市場的整頓和監管。這幾年部分地區房地産價格的非正常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開發商囤積土地,拿到不“開”,“開”而不賣,就賭房價的上漲。一些仲介機構和開發商串通起來哄抬房價,比如花錢雇民工排隊,人為製造樓盤供不應求的假象。應加大對不法開發商和不法仲介機構的處罰力度,同時加強監管。

  謝家瑾指出,這幾項工作都離不開信息引導:提供真實、及時、充足的信息,改變浮躁,對市場有正確的預期。此外,還要改進價格統計和分析辦法。

  謝家瑾最後説,“對穩定房價我們是有信心的,原因在於:這次調控的主攻方向是用經濟和法律手段來抑制投機。而投機是導致目前房價上漲過快的一個重要原因。抑制了投機性和投資性需求,市場節奏就會有所放慢,供求矛盾會有所緩和,穩定房價的目標就會實現。”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