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節水周:水質型缺水讓上海節水壓力加大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0日 17:13)
新華社上海5月10日電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張嘉毅近日在“上海節水周”活動中説,上海水質型缺水矛盾依然突出,節水成為瀕海臨江的上海十分緊迫的社會課題。
據環境部門對上海主要河道的斷面監測,上海符合飲用水水源國家標準的地表水只剩下1%,水質劣于Ⅴ類的卻佔到68.6%。上海有水,但缺好水,水質既受上游水污染的影響,又有本地污染源的危害,是典型的水質型缺水城市。
張嘉毅説,在上海城市發展中,節水已作為“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保證供水安全”的戰略措施。上海是全國第一批“節水型城市”之一,其一系列城市節水指標都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上海萬元工業增加值的取水量為44.6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的取水量為162.7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3%。據專家介紹,節水的直接成效就是減少污水排放,減輕污水治理的壓力。
但是由於上海市民沒有北方乾旱地區居民對缺水的“直接感性認識”,所以相當一部分市民節水意識不強,“刷牙洗臉之間的空當要關上水龍頭”“洗澡上肥皂時不要讓水嘩嘩流”這樣的節水常識,不少市民即使知道也不在意。上海市節水問題專家鬱龍祥説,上海市各級政府的節水政策力度較大,但社會節水意識尚待加強,節水措施和節水器具的“落實入戶”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目前上海城市綜合用水量每天每人平均是350升至500升,而全國的平均水平約為150升。
專家們認為,在節水問題上也應提倡“科學發展觀”。有些人認為用水量上升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表徵”,但他們沒有充分考慮到環境的承受力,“不能到了實實在在感受到缺水的滋味時再想到節水,那時候就晚了”。
上海下一步將實施“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用水管理,挖掘農業節水潛力,大幅壓縮地下水開採量,開展海水、污水和雨水的開發利用,加強節水執法力度。同時啟動水價杠桿調節機制,目前上海的水價在全國是較低的,每立方米只有1.03元至1.3元,與國內最高每立方米5元的水價相比,相差較大。
據上海節水規劃提出的目標,至2010年,這個城市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節水水平,計劃用水率達到85%,所有用水中的一半用過後都實現重復利用。(記者 李榮)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