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龍永圖:博鰲亞洲論壇 亞洲尋求共贏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3日 13:05)

  人民日報消息:

   亞洲經濟合作需要高層次平臺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兩股主要潮流。全球各主要地區經濟整合的步伐正不斷加快。歐盟各國的經濟合作已經發展到了貨幣聯盟的階段並即將從15國拓展到25國;美國正在努力將自由貿易安排從北美拓展到南美;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的區內貿易佔其貿易總量的比例高達60%以上。在非洲,非盟的建立使非洲發展共同市場的目標已經落實到行動上。相比之下,亞洲經濟整合的步伐明顯滯後,這在很大程度制約着亞洲經濟在全球競爭中的後勁。

  早在1990年,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就提出了建立東亞經濟共同體(EAEC)的設想。之後,亞洲各國一直在努力建立某種機制來推動經濟整合,通過這種努力,亞洲經濟,特別是東亞經濟不斷創造“奇蹟”,而經濟上的成功又産生了進一步推動經濟一體化的動力。

  這種動力首先來源於亞洲對1997年金融危機的反思。以往亞洲各國都是從自身發展看待地區的合作,金融危機的出現使亞洲各國看到了他們之間唇亡齒寒的經濟聯絡,開始注重從地區經濟整體發展的高度來看待保證自身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性,從而為亞洲經濟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另外一個動力來自於這一地區不斷擴大的市場。一方面是自由貿易的發展,另外一方面由於跨國公司在東亞地區的貿易、投資活動顯著增加,亞洲各國間的水平國際産業分工和産業內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亞洲原有的産業轉移模式(即“雁行模式”)逐步被打破,原有的垂直分工貿易體系逐步演變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並存的局面,並直接導致了東亞地區新的産業鏈和供應鏈的出現。而這加強了亞洲各國經濟結構的互補性,使得經濟一體化成為一種需要。

  中國是推動亞洲經濟合作重要力量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改變了東亞地區市場要素的組合。中國在2003年已經成為世貿組織中的第四大貿易國和第三大進口國。中國經濟對亞洲經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並正成為亞洲經濟新的發動機。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在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投資,提供資金和專業人才,然後向全世界銷售亞洲出口産品。而今天亞洲的焦點開始集中在從日本、韓國到中國、東南亞的産業鏈上(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一産業鏈上,中國不是作為其他市場的投資者,而是作為為亞洲出口産品提供廉價勞動力的重要國家。)作為亞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因素日趨突顯,日本從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的出口增長幾乎完全依賴於中國市場。亞行預測中國在2020年將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

  致力於實現亞洲共贏

  博鰲亞洲論壇正是在亞洲尋求合作和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兩大背景下誕生的。博鰲論壇將尋求亞洲共贏作為自己的使命。它使世界看到了亞洲在貿易、金融等領域合作的信心。

  論壇所討論的自由貿易區建設、金融合作機制的建設、亞洲製造等議題無不涉及到大多數亞洲國家的共同利益,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博鰲亞洲論壇對亞洲各國工商界的吸引力。

  博鰲亞洲論壇還在旅游、教育、物流、文化、能源等領域組織不同類型和層次的活動,將各國政治界和經濟界經營的智慧轉換成具體的行動。這些活動,使博鰲亞洲論壇的影響不斷擴大,日益成為推動亞洲經濟實現共贏的活躍因素。

  開放、合作奠定持續發展根基

  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正式將“亞洲尋求共贏”作為永恒的主題,並將“一個向世界開放的亞洲”作為亞洲尋求共贏的基本條件。這個主題吸引了來自亞洲的著名政治家和企業家,也吸引了捷克總統克勞斯、美國前總統布什和墨西哥前總統塞迪略等其他地區的政治家。

  今年博鰲論壇將在下列這幾個領域向世界更清晰地傳遞出亞洲的聲音。

  一、開放應該成為亞洲經濟合作的重要特徵,亞洲的區域經濟合作不會對多邊貿易體製造成威脅,相反它將成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有益補充和推進器。

  經濟全球化必然會帶來各國的利益調整,並影響到政策的選擇。受到經濟全球化負面影響的群體,便試圖影響政府決策。世貿組織是國家貿易治理工具,它能夠為世界提供一個利用多邊主義解決問題的範例。儘管目前包括亞洲在內的國家都在轉向區域經濟合作,但區域合作完全可以同多邊貿易體制相互匹配。事實上,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一直並行不悖。在這個問題上的深入討論,一方面表明,亞洲的區域合作不會使亞洲向世界封閉,另一方面,我們也期待着出席今年年會的各國貿易部長們能在博鰲為重新啟動多哈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找到一個突破口。

  二、亞洲的工業化發展呼喚“亞洲製造”。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亞洲國家産業模式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一方面表現在發達國家的生産能力正在逐步向亞洲轉移,亞洲國家在國際産業鏈上的分工正隨着各國的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逐步從低端走向高端。亞洲在繼續發展加工貿易的同時,在一些新興産業中已經處在國際産業分工上游。亞洲國家産業模式的轉型正在為這一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同時這一轉型更要求亞洲國家關注自己的品牌和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從而真正從世界的生産中心走向世界的製造中心。

  在另一方面,亞洲國家産業模式的變化體現在跨國公司在東亞地區的貿易、投資活動顯著增加,促進了各國間的水平分工和産業內貿易的發展。東亞原有的以“日本─四小龍─東盟─中國”為順序的産業轉移模式被打破,並直接導致了東亞地區新的産業鏈和供應鏈的出現。而這一鏈條的出現一方面對物流體系的建設和貿易便利化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為亞洲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新的途徑──深度嵌入國際供應鏈。在這個問題上的討論不僅能讓亞洲的政府和企業界意識到發展自主知識産權對亞洲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利於推動亞洲企業主動走向世界。

  三、亞洲的經濟合作源於對金融危機的反思,金融合作一直是亞洲經濟合作的核心內容,博鰲亞洲論壇為推動亞洲金融合作在機制建設上尋找突破口。過去3年裏,金融合作一直是博鰲亞洲論壇研究和討論的主要內容。與此同時,亞洲的金融合作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了實質性的發展。但是同亞洲經濟的發展速度相比,金融領域的合作還是進展緩慢,尤其是企業界的參與明顯不足。博鰲亞洲論壇希望通過一個政、學、商三方交流的平臺,為亞洲金融合作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責編:范小利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花絮五則(2004/04/23/ 12:55)
  • 新聞綜述:博鰲亞洲論壇與亞洲一體化同行(2004/04/23/ 12:53)
  • 三大質疑期待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回答(2004/04/23/ 12:24)
  • 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會官方發佈採訪安排(2004/04/23/ 12:11)
  • 迎送博鰲年會貴賓 亞洲號等4艘遊船通過安檢(2004/04/23/ 12:17)
  • 博鰲亞洲論壇4月23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佈會(2004/04/23/ 11:58)
  • 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會場(組圖)(2004/04/23/ 08:24)
  • 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會開幕式當天日程安排(2004/04/23/ 09:06)
  • 博鰲論壇年會前瞻:開放的論壇 開放的亞洲(2004/04/23/ 09:12)
  • 龍永圖: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將增加經濟色彩(2004/04/09/ 17:10)
  • 博鰲亞洲論壇4月24日開講 中經網全程直播(2004/04/09/ 13:41)
  • 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首批代表抵達博鰲(2004/04/22/ 16:36)
  • 新聞分析:博鰲年會將舉行 世界關注亞洲(2004/04/22/ 16:03)
  • 博鰲論壇各國元首座駕“寶馬”抵達會場(圖)(2004/04/22/ 15:54)
  • 背景:第三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有五個議題(2004/04/22/ 15:48)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