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兩岸關係專家談繼承汪老的精神遺産和未竟事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7日 16:10 來源:
    專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逝世

  新華社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楊金志 季明)上海的兩岸問題專家學者們説,“但悲不見九州同”,作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會長,汪道涵先生生前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實現對寶島台灣的訪問;而2005年以來,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出現一系列積極因素,這又是對病魔纏身、哲人其萎的汪老的最好告慰。

  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楊劍教授説,汪老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建立了黨對黨交流機制,台灣民眾用“三合一”選舉中的選票表達了他們對緩和臺海局勢、加強交流溝通的渴望;汪老最遺憾的是,1998年辜振甫先生實現了對大陸的訪問和“汪辜會晤”,但是,李登輝在1999年拋出“兩國論”嚴重干擾兩岸關係健康發展,汪老沒有能夠實現對寶島台灣的訪問。

  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秘書長王海良教授説,汪老是兩岸關係和解的象徵,他本身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受到兩岸同胞的一致崇敬,他的過世是兩岸同胞感情上的重大損失。近年來,汪老雖然年事已高、抱病在身,但是依然在為兩岸統一事業發揮重要作用,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為祖國統一和兩岸和平而奮鬥。

  專家們普遍認為,汪老所表現出的對台灣同胞的熱愛與中國共産黨確立的顯示“促進和平統一的最大善意和誠心”的精神一脈相承,這是汪老留給所有維護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人士的寶貴精神遺産。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助理胡淩煒説,汪老經常説對台灣民眾要“曉之以理,喻之於利”,要用講道理的方式、以懇切的態度團結台灣民眾,要讓他們認識到作為中國人光榮,通過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來撫平歷史的創傷。

  楊劍教授説,雖然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出現眾多積極的因素,但是兩岸關係仍未實現根本性的突破,兩岸只有沿著和平統一道路繼續前進,才能讓汪老含笑九泉。(完)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