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記錄]從伊拉克到平潭(1月24日首播)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5日 11:35)
進入[社會記錄]>>
cctv_news新聞頻道
|
|
|
外交部亞非司長翟雋和獲釋人質握手 |
CCTV.com消息(社會記錄):主持人阿丘:這幾天,相信您和我阿丘一樣,最關心的都是同一件事──我們的八位同胞在伊拉克的命運。在經過了四天四夜的焦急等待後,北京時間1月22日,也就是前天下午,我們終於都聽到了一個讓人如釋重負的消息,8位在伊拉克遭到綁架的中國人質已經安全獲釋。昨天晚上,外交部證實,獲釋的8位同胞已被接到了我國駐伊拉克使館,他們現在的身體狀況比較正常,使館將儘快安排他們回國,
外交部亞非司長翟雋和獲釋人質握手
翟雋:怎麼樣這兩天,有點害怕吧,好了,這就算到家了。
主持人阿丘:就在前天,我們聽到8位同胞安全獲釋消息的時候,阿拉伯電視臺和英國BBC播放了一段挾持者釋放中國人質的現場錄像,在錄像裏,挾持者宣讀了一份聲明,聲明中説中國政府作出了善意的表示,包括禁止中國公民進入伊拉克,挾持者決定釋放這8名人質。挾持者還説明,在被扣押期間,8名人質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他們也沒有索取贖金。在讓人質離開之前,一個頭巾蒙面的挾持者還和每一個中國人質逐一握手告別,每握一下手,還打一個“請走”的手勢。
挾持者釋放中國人質,一一握手
|
|
|
伊拉克劫持者釋放中國人質 |
主持人阿丘:看著剛才的那段錄像,真難以想象握手告別的雙方,一方是被綁架人質,還有一方是挾持者。一場生死攸關,讓無數國人牽腸挂肚的人質事件看起來好像在握手間就化解了,可實際上,在伊拉克那樣一個國家,被綁架意味著什麼,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我們每一個人心裏都很清楚。從18日被綁架到23日人質安全回到我們駐伊拉克的使館,這背後的驚險,複雜和艱難,即使是在千里之外的國內,我想大家也不難想象。下面,就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這次人質事件的過程。
報紙:人質事件時間表
主持人阿丘:儘管前天下午就已經證實8位同胞安全獲釋,可直到昨天晚上,他們到了使館,我心裏才算踏實了。大家一定還記得,去年4月11日,在伊拉克也發生過一起中國公民遭到綁架的事件。在我國政府有關方面的積極營救下,去年的那場人質事件在第二天就得到了化解,而這一次,整個營救過程顯得更加的艱苦和曲折。
採訪:
記者:您覺得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次綁架人質的事件?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研究所教授宮少朋:應該説目前這個綁架中國八名人質的挾持者,他們目前主要目的,是反對即將舉行的伊拉克的大選,他們的直接目的並不是針對中國政府或者中國人民,他們挾持中國的八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我們這些八名務工人員他在這種高危時期誤入了這個比較高危的地區導致,所以這種情況,可以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下可以看最後挾持者釋放了八名被挾持者,説明了他們在這次綁架的過程中並不是有意地針對中國政府。
記者:就是去年發生的那起綁架事件,一天就把人質給放了,這次是四天,你覺得這兩次綁架有什麼不同?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研究所教授宮少朋:應該説這一次挾持中國的這些人,他大概和穆斯林長老會的並不像上次的挾持者那樣的關繫緊密,而且也需要説明的是,上次發生在費盧傑,這次發生在拉馬迪附近,應該説距離當時穆斯林長老會主要的力量是在費盧傑地區,那麼這個拉馬迪離費盧傑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無論從溝通上,從其他的聯絡方式上,都比上次要困難一些。再加上這個穆斯林長老會和這次的挾持者,之間的聯絡並不緊密,所以這樣溝通使這個時間比上次長,這就不奇怪。
|
|
|
被劫持的中國人質的照片 |
主持人阿丘:不管怎麼樣,8位同胞總算是轉危為安了。相信他們很快就能回國和家人團聚。現在,最望眼欲穿的肯定就是他們的家人了。在早些時候,我們已經得知了被綁架的這8位同胞都是福建平潭人,親人平安獲釋的消息傳到平潭後,我看到報紙上的一些標題是這麼寫的:家人喜極而泣,平潭鞭炮聲聲迎親人。我想,這時候大家都比過年還高興。團圓的結局讓人欣慰,不過,這迎接親人的鞭炮聲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平潭上空響起了。和這一次一樣,去年4月11日,在伊拉克遭到綁架的7個中國公民也都是福建平潭人。僅僅時隔9個月,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同一個地方的人身上,這只是一次巧合嗎?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促使那裏的人們如此不顧一切地前往伊拉克這樣一個地方?
自從人質事件發生後,福建平潭再次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據最新一期的《?望東方週刊》報道,這次平潭縣在伊拉克遭到綁架的8名人質,其中6名是敖東鎮人,2名是中樓鄉人。他們先後於2003年11月23日及2004年1月12日、4月6日分3批出境前往約旦輾轉到伊拉克,持2002年以去泰國旅遊為由申請的護照。
《?望東方週刊》記者在中樓鄉黃土崎自然村找到了這次被綁架的林斌的家,他的母親告訴記者,林斌很能幹,在家種花生、腌鹹菜,空余時間到縣城打零工,加上媳婦每月打工可以賺到500-600元,一家人的日子過得也不是很差。但林斌説他要賺大錢,蓋新房子,還想做華僑成為富翁,讓家裏人在村裏能抬起頭來。“以前出去是為了能夠活下來,現在則是為了更多地賺錢,夢想一勞永逸,光宗耀祖。”平潭縣一位幹部告訴《?望東方週刊》,“出國打工幾乎是每一個普通平潭男子的夢想。”
平潭的街景
採訪:
記者:你身邊出國的人多嗎?
平潭當地摩的司機:身邊出國的人也很多,很多。
記者:他們掙著錢了嗎?
採訪平潭當地摩的司機:掙著錢了,有些人掙著錢了。
記者:掙了多少錢?
採訪平潭當地摩的司機:大概一年掙七八萬吧。
記者:那你現在一年掙多少錢?
採訪平潭當地摩的司機:我一年才掙幾千塊錢。一年才掙多少錢?
記者:那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想出去嗎?
採訪平潭當地摩的司機:如果是正式的手續的話,我當然想出去,有正式的勞務合同我當然想出去,如果像這樣亂來的話,誰敢出去。
採訪:
社科院王春光老師:像平潭縣福建那一塊兒,長樂、付清那一塊兒地方,有的人出去了賺到錢了,成功的人往往受到很大的關注,起到更大的效應。比如説有的人偷渡出去賺了幾年就賺到很多錢。但是更多人都沒有賺錢,但是在社會都在傳,把成功者作為一種典範來宣傳,誰賺了好多錢了,大家都不提那個失敗者,再加上仲介在裏面做些誤導,做些誇張的宣傳,説中東那個地方重建,伊拉克現在重建,機會難得,好多原因促使的。
主持人阿丘:據平潭當地一幹部調查估計,平潭村有不少人到國外打洋工,總數大約有2萬多人。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非法仲介出去的。據了解,去新加坡的費用大約是4萬到5萬元,以色列8萬元左右,日本10多萬元,英國20多萬元,美國費用最高,要50萬-60萬元,而伊拉克最便宜,大概是2-3萬元。這次被綁架的8個人差不多都是借了高利貸,其中敖東鎮的林雄和林強兄弟倆,于2004年元旦以2.5分的高利息各借貸了3萬多元後,才得以成行。為了去伊拉克打工,他們可以説是不惜血本。那麼,到了伊拉克後,他們過得又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呢?我們聯絡到了曾經和這8位同胞一起生活過的中國人。
陳思,現在在印度留學。2004年6月,陳思作為國內一家報社的特約撰稿人趕赴伊拉克報道戰爭,在巴格達,他結識了一群在伊拉克工作的中國同胞,其中就包括近日被綁架的這8名福建平潭縣人。
採訪:
陳思:我一下車,他們坐在那邊,那個是他們的店舖,大概是在看店。
記者:他們開了一個店舖,那個店舖賣什麼呢?
陳思:家電,比如説電風扇,電視機,VCD甚至消毒櫃之類的,還有竹蓆。比如説還有一套紅木傢具之類,就是他們感覺,那邊缺乏的一些簡單的東西。
記者:你大概和他們住了多長時間?和他們同吃同住。
陳思:我到巴格達的時候那天是22日,我7月15日離開,可以説那裏大家都過著那種艱苦樸素的生活,個別還有去外面兜售涼蓆什麼的,基本上都很忙,然後伙食方面也還是簡單。
記者:通過你的觀察,你覺得他們賺到錢了嗎?
陳思:我估計可以説是夠戧,我看最起碼的就是,我在那段時間就是他們生意最好的一段,也是入不敷出的那種感覺,頂多也就是持平,不可能掙錢。
記者:他們有沒有表現出來就是挺後悔到伊拉克,那種情緒?
陳思:我在的時候,我是沒有感覺他後悔因為那個時候我在巴格達的時候恰好是美軍向伊拉克臨時政府移交主權的時候,那麼大家都在期盼著,都説希望有轉機,局勢穩定了下來,重建的工程開始,這個目標真的實現的話,商機一定是很多的,所以他們都在盼望著,都在渴望著能夠大展拳腳。
主持人阿丘:陳思離開伊拉克以後,當時駐伊拉克的新華社記者聶曉陽也曾經去過這些同胞開的商店。
採訪:
新華社《?望東方週刊》記者聶曉陽:這個小商店我去過,他們租了一個門面,在小商店對面的一個筒子樓一樣的建築裏面住,條件非常艱苦,當時我去的時候,商店已經開不下去了,商店大門緊閉,他們幾個人都是到處又去找工作了,所以當時我也沒見到他們,後來他們工作的那個服裝廠,我們也去過,正好是一個中國企業家姓楊,參與重建的,後來和伊拉克簽了合同,他們就是在做伊拉克服裝廠的重建工作,後來也是和僱主發生了矛盾,在當地的勸説下,準備回家過年,在離開伊拉克的路上,就碰上了劫持。
主持人阿丘:開商店開黃了,去服裝廠打工一個月也就四五百美金。既然掙錢那麼困難,在伊拉克那樣危險的一個地方,那些中國同胞們為什麼還要冒那麼大的風險,不早點離開那個是非之地呢?
採訪:
新華社《?望東方週刊》記者聶曉陽:你像我有一次在這個巴格達大街碰到一個中國勞工,他抱著一個毯子,坐在路邊,飯沒有吃,水都沒有喝,然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還是我給了他20美元,讓他去找一個臨時的旅館住。後來我建議他去找使館,儘早地回國,但是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他們出國都是借了債的,他們當時都是懷著發財的夢想到伊拉克去的,但是就是他們到了伊拉克以後,發現完全跟想象的不一樣,一個是他們覺得沒有臉回國,另外一個是回國以後還有很多債務,他們還是抱著伊拉克局勢能夠穩定,能夠找到工作,然後耗著,等待時機,這麼一個僥倖心理,實際上這是不現實,同時也是危險的。伊拉克現在經濟的重建嚴格意義上講還沒有正式地大規模開始。在伊拉克對普通的中國務工人員,個體的務工人員是沒有什麼商機,另一個是伊拉克現在的失業率,最低的數字都在30%以上,那麼這個大的數字估計是50%以上,那麼就是有這麼龐大的伊拉克自己的失業大軍,那麼你中國個體的勞工,再加上語言又不通,你到那裏去會有什麼商機呢。這個我覺得就是到伊拉克去,我覺得可能這些中國公民很可能是太盲目了。
主持人阿丘:我想,在伊拉克的那些打工者們,其實每天一定也在盼望著回家,但因為當初都是借了高利貸出來的,沒掙到錢,真可謂是有家難回。這讓我想起了去年四月被綁架的7名人質即使獲釋回國後,都呆在醫院不敢回家。也正是沒錢的緣故,這一次8位同胞最終下了決心回家也買不起機票,只能選擇從相對便宜,卻充滿危險,武裝分子經常出沒的公路離開伊拉克,這也為這次人質事件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主持人阿丘:這幾天,除了8位同胞的命運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之外,我還聽到了一種説法。有人譴責這8位同胞無視警告,不顧國家利益,私自前往伊拉克而遭到綁架,為政府增添麻煩,甚至認為政府不應該重視他們被綁架事件,否則就是為非法務工正名。不過我還是更贊同另一種觀點:非法勞務輸出理應受到整頓,但是當事者中究竟誰應該受到懲罰,各自應該受到何等懲罰,那是另一種法律關係,非外交部所能判決。就外交部的工作職責而言,任何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都應該平等地受到保護。廣而言之,任何公民甚至是被判有過錯乃至有罪之人,其人身安全均應該受到政府保護。
採訪:
新華社《?望東方週刊》記者聶曉陽:他們應該説是無辜的,就是掙點錢,讓家裏的人過好日子,我覺得這一點來講,他們還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只不過他們上當上在哪,只不過帶他們去伊拉克的人,把伊拉克給他們描繪的非常美好,而有意的沒有告訴他們伊拉克多麼危險,我覺得從這一點上來講,他們是上當受騙的,他們是受害者,但是另一方面,我覺得這種尤其對更多的想到國外去打工的這種勞工來講,我覺得一方面從個人來講,要尋找掙錢的機會,另一方面就是作為一個公民來講,也要充分考慮到你個人的行為給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問題,你要兌現一個國民的責任。你這種掙錢的慾望,或者這種冒險的精神不能超越你作為一個國民,因為一個公民如果你在海外,由於自己的問題,然後演變成一場外交的焦點,那麼實際上來講,這個對國家的外交資源,對國家的很多資源來説,都是一個很大的消耗。這個肯定會對國家,當然從國家來講,出了事情以後,肯定要安慰他們,盡一切力量去營救,但是從另一方面,從他們來講,如何更好地履行一個職責,把自己的冒險的慾望,掙錢的衝動,更好地和國家整體的戰略利益能夠結合起來,我覺得這是需要提醒的。
主持人阿丘:當我們的公民在異國它鄉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政府義無反顧地承擔了自己的責任,並且不辱使命地完成了這個職責。雖然人質重獲自由,但是這兩年先後發生的綁架事件給所有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心頭投放的陰影,並不應該因為人質的安全歸來而煙消雲散。目前留在伊拉克的中國商人和務工人員還有20多人。而中國常駐海外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員已超過60萬人,境外中資機構超過8000家,分佈在全世界168個國家。只要恐怖活動一日不根除,同胞的安全就一日不可放心。在8名同胞平安歸來之際,我們為更多仍然深處危險境地的同胞祈禱,為全世界身受恐怖主義威脅的人們祈禱。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社會記錄》週一至週五23:30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歡迎Email至社會記錄郵箱提供新聞線索。
責編:劉棣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