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展覽綜述:盛世逢盛展 黨心連民心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5日 21:58)
專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一排排亮著煤油燈光的黃土窯洞,
一隊隊唱著豪邁革命歌曲的戰士,
一幅幅大生産運動中的欣欣景象……
連日來,參觀《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覽的人們都目睹了這樣艱苦、浪漫而又溫馨的革命歷史畫面。在紅軍戰士吃剩下的半根皮帶前,在毛澤東用過的木炭火盆旁,在張思德塑像前,在中共七大會場復原場景中……人們或沉思,或合影,或速記,或傾聽……
每日的展覽大廳內,人潮涌動釋情懷,人聲鼎沸訴懷念,人流如織表敬慕。延安精神展註定要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回味和無限的深思,領袖的風采、戰爭的遺跡和如歌的歲月註定要在人們的心裏寫下這樣的人和那樣的事,歷久彌新。
“滔滔延河縛蒼龍”——聖地偉業鑄造精神家園
鐵流二萬五千里,紅軍長征到陜北。珍貴的歷史文物在展覽上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
“長征中毛澤東用過的手槍”“毛澤東在長征中使用過的鐵皮箱”“一位長眠于草地的紅軍戰士用過的毛毯”“紅軍戰士吃剩下的半根皮帶”……
吟誦“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看著眼前這個破舊的炕桌,讓人萬般感慨。1936年2月,毛澤東就在這個炕桌上寫下了氣勢恢宏的《沁園春 雪》……
眼裏有淚,心裏有話。86歲的李文華老人坐著輪椅來到展覽,“延安精神好,延安精神好!毛主席在延安生活戰鬥了13年呢!”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在延安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和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培育和形成了偉大的延安精神。
當盧溝橋的隆隆炮聲將中華民族推向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時,“是共産黨領導了8年抗戰,才迎來了最後的勝利!”北京市房山區70多歲的王秀峰老人無限感慨,“我們不能忘記日本侵略者當年犯下的罪行,更不能忘記無數革命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
“八路軍東渡黃河奔赴華北抗日前線”“新四軍挺進蘇南敵後”“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挺進晉東北”……凝視著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照片、一組組恍如隔世的照片,觀眾仿佛置身於抗日救亡的戰鬥歲月。
巍巍寶塔驅倭寇,滔滔延河縛蒼龍。在8年抗戰中,中國共産黨黨員發展到121萬,人民武裝力量發展到131萬,抗日民主根據地發展到100萬平方公里。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延安是抗日戰爭的總後方,在極其殘酷的戰爭條件下,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産運動,為奪取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陜西省委書記李建國説:“在這裡,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精心培育出了延安精神,這是我們黨和我們民族寶貴的財富,也是我們始終不能忘記的。”
“窯洞出馬列主義”——精神之魂支撐民族希望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精神支柱,就沒有靈魂。在中共七大會場復原場景前,北京市房山區李振蓮激動地與同事們合影留念,“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延安精神的靈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延安精神的本質。”
1938年春,毛澤東寫《論持久戰》時,思想高度集中。警衛員聞到一股焦糊味,發現主席的鞋子被木炭火盆烤著了。警衛員著急地説:“鞋燒著了,怎麼都不知道?”主席笑著説:“沒關係,補一補還能穿。”看著毛澤東用過的木炭火盆,想起巨著《論持久戰》,北京市宣武區教委李輝無限感慨:“延安窯洞出馬列主義,這正是延安精神的魅力所在!”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年中央警衛團指戰員和棗園機關幹部為解決當地群眾生活、生産用水,幫助修建了長6公里的棗園裴莊渠,可灌溉農田1400畝,群眾稱它為“幸福渠”。對此,團中央青農部的張淑霞説,黨中央在延安的時代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是黨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革命傳統卻從沒有離我們而去,依然激勵著我們要把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上、辦好事上。
延安精神“聖”在哪?來自昆明的劉昆女士注視著當年華僑領袖陳嘉庚率“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在延安留下的一張照片:1941年6月的一天,陳嘉庚到楊家嶺拜會毛澤東。會見後毛澤東留陳先生吃飯。陳嘉庚看著飯菜,意味深長地説:“得天下者,共産黨也!”因為,蔣介石在重慶花800銀元宴請他,在延安毛澤東用自己種的豆角、西紅柿招待。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標誌。“這張照片讓我找到了答案。”劉昆説,“在艱苦的歲月裏,革命領袖的樸素和勤勞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仍然應該學習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
“延安精神不能丟”——世世代代傳承精神薪火
展覽大廳裏有一張周恩來當年在鳳凰山麓同延安幹部交談時的照片,還有一張周恩來與棗園村農民高同有父女的合影。看著照片,延安市委書記王俠講起了一段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曾回到延安。一天在吃午飯時,總理一邊吃著小米飯,一邊詢問延安地方的同志:“你們三年變面貌,五年糧食翻一番行不行啊?”在座的同志齊聲説:“行!”總理聽了高興地站起來:“好!五年糧食翻一番,我一定再回延安!”
世世代代傳承精神薪火,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寶貴財富。“我並且希望全國一切革命工作人員永遠保持過去10餘年間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工作人員中所具有的艱苦奮鬥的作風。”新中國剛成立的第26天,毛澤東同志給延安人民回電。
“我們一定要宣傳、恢復和發揚延安精神。”鄧小平同志教導。
“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延安精神都不能丟。”江澤民同志強調。
“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過去是、今天仍然是我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法寶。”胡錦濤總書記指出。
延安精神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精神。彈指半個多世紀,中國共産黨人不斷賦予延安精神以新的時代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延安精神的內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孕育和成長起來的諸多英雄模範和時代精神,與延安精神的內在本質是一致的,是延安精神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生動體現。” 觀眾任淑芳説。
滄海橫流,人間正道。延安精神之花已在全國盛開,如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航天精神。陜西省委副書記楊永茂深情地説:“一種精神力量,惟有強大才會有吸引力,惟有廣泛才會有凝聚力,惟有深刻才會有感召力,延安精神恰恰如此。”(新華社記者李亞傑)
責編:揚國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