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國——今日輝煌從這裡開始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8日 06:01)
人民日報消息:財富論壇、APEC會議、世界扶貧大會,還有正在緊鑼密鼓籌辦的世博會,無不在展示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甜美成果;上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無不給每一位到上海的人士留下深刻印象。圖為上海外灘之晨。陳盛攝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編者的話
今年,中國共産黨建黨83週年,新中國成立55週年,紅軍長征出發70週年,鄧小平同志誕辰100週年。在深情紀念這些日子的時候,不由得聯想到幾代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流血犧牲,艱苦奮鬥,走過的充滿艱辛又創造輝煌的道路。為發揚光榮傳統,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經典中國”大型系列報道。
經典展現精神,經典匯聚精華。經典中國,可歌可泣;中國經典,鼓舞志氣。報道將以中國共産黨黨史為主線,以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等不同歷史時期重大事件發生地和重大典型工作地為背景,以今日的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弘揚革命傳統,展示現代化建設新成就、新面貌。
回首過去,汲取力量;展望未來,更增信心。讓我們牢記光榮歷史,弘揚優良傳統,肩負責任使命,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奮鬥,共同創造我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上海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一處普通的石庫門兩層老樓,底層的18平方米房間就是“中共一大會址”。83年前,中國共産黨從這裡起步,如今成為擁有6600萬黨員、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朝氣蓬勃的政黨。
6月27日,如同每一個尋常日子,以“中共一大會址”為主體的紀念館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更有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專程到此重溫入黨誓言,青春激越的聲音讓這老房子重憶當年。在紀念館瞻仰了中共創始人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栩栩如生的蠟像,出門的馬路對面就是傳承石庫門文化的時尚去處——新天地。這是“一大”會址紀念館周邊一片老式弄堂石庫門建築群,外觀風貌依然是八九十年前格局,而這“舊瓶”中已裝上誘人“新酒”:4年前借助港資改造成具國際水平的休閒步行街,中西美味、搖滾酒吧、新銳展覽及世界頂級品牌……正如紀念館館長倪興祥回答外國記者提問時所説,“中國革命的發祥地被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簇擁著”,我們黨孜孜以求的就是人民生活富裕、祥和。
“中共一大會址”的小窗,靜靜地張望了上海83年,看到的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舊制度、建設新中國的縮影。1926年入黨、曾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今年101歲的夏徵農告訴記者,他數次來到一大會址,撫今追昔總有新感受。他目睹新中國成立之後30年裏,上海勤勤懇懇擔起“共和國長子”重任,在國家對上海基建投資僅佔全國6%的情況下,上海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勤儉持家”,向全國提供了大量産品、技術力量,承擔了國家財政總額的1/3。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傾注了鄧小平同志和黨的幾代領導集體巨大心血的浦東開發開放,推動上海開始了歷史新跨越。25年間,上海市委、市政府換了一屆又一屆,而上海發展的“無縫攀升”鮮明展示出中國共産黨執政堅持穩定性、連續性,堅持協調均衡發展,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核心作用的特色。近年來,上海著力優化公共服務體系構築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廣泛開展“讓人民高興、讓黨放心”等活動,以人為本化解國企改革中的道道難題,促進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的正確處理;借籌辦2010年世博會機遇著力倡導在艱苦奮鬥中追求卓越、在“海納百川”中服務全國的城市精神。
請注目浦東,短短十來年就建起一個國際水準新城區,小小的陸家嘴集聚了世界上最活躍的金融資本。僅今年1—5月,上海的證券、期貨、産權三大交易所成交額就達7.83萬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中外資銀行存款餘額達1.85萬億元。而綠意蔥蘢的張江高科技園,孵化了眾多創意,成為人才和科技的高地。
上海與世界開始了一次又一次零距離接觸:財富論壇、APEC會議、世界扶貧大會,還有正在緊鑼密鼓籌辦的世博會,無不在展示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甜美成果。上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給每一位到上海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上海正致力於洋山深水港、浦東國際空港、上海港及市域鐵路網絡框架和覆蓋市域、連接江蘇、浙江兩省的高速公路網絡等“三港兩網”建設,人流物流將更為順暢;上海的全面發展,在堅持“兩個率先”、努力服務全國中昇華,與中西部20個省區市簽訂合作項目超過1500個,總金額超千億元。
上海人民在實踐中積累了堅持開創性、堅韌性、操作性有機統一的寶貴精神財富,求真務實,在全國率先進入人均GDP由5000美元向8000美元邁進的發展新階段。不過,上海市決策層機警地看到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科教興市主戰略應時而生,他們要以創新意識與人才激勵機制走通“華山天險”。
正逢國家經濟宏觀調控取得重大成效的消息傳來,上海也有好消息:“不用急剎,用點剎”,平安實現經濟發展“軟著陸”。在這個特大型城市,再次顯示出中國共産黨領導經濟建設的高超水平。
中國共産黨與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昨天與充滿希望的明天,就這樣在上海興業路76號的小弄堂意味深長地交匯……(記者 顧勇華 李泓冰)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