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代表、委員:建立社會救助體系勢在必行
——兩會組稿社會保障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0日 10:12)

  CCTV.com綜合消息:社會救助力度和救助水平既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反映。我國社會救助工作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建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相比,現行社會救助工作仍顯不足。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實現老有所養、貧有所濟、殘有所助、災有所救?怎樣才能防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兩會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蕭灼基委員建議:逐步擴大社保覆蓋面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蕭灼基提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是不普遍不全面的。廣大農民基本未納入社會保障的範圍,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也未享受與城鎮職工同等標準的社保待遇。社保覆蓋面要逐步擴大,從城鎮到農村,從部分職工到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全部職工,從醫療到失業、養老等。

  董明珠:醫保報銷藥範圍更新 外來女工參保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明珠就社會保險制度問題進行調查後發現,一些地方在社會養老保險方面存在三大弊病:一是退休金偏低;二是外來務工人員離開務工所在地結算個人賬戶金額不合理。三是個人賬戶查詢不透明。為此她提出:醫療保險報銷的用藥範圍每年應當更新擴大,同時要增加大病保險的範圍。外來女工也應參保生育險。

  張津梁代表:建立農村低保體系要分三步走

  “在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還要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天水市委書記張津梁一直關注著建立農村低保體系的問題。他建議,在現階段首先要建立完善農民最低生活保障體系,然後再逐步推行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

  潘貴玉委員:建立社會救助體系勢在必行

  “要大力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維護社會公平與穩定。建立一個以低保制度為基礎,政府救濟與社會互助有機結合的社會救助體系勢在必行。”正在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的潘貴玉委員發出上述呼籲。

  潘貴玉分析指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並提出了具體建議:

  首先要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以及薄弱環節,完善現有具體救助政策和措施。要加大教育、醫療等救助工作力度,確保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低收入家庭子女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防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城鄉困難群眾因病、因災等造成臨時性特殊困難時,可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積極鼓勵低保對象就業,對低收入人員,尤其是就業技能低、年齡偏大、殘疾人等實行就業幫扶,開發公益性勞動崗位,推廣以工代賑等辦法,實現救助與就業的有機結合。

  二是要建立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加強推進社會互助和社會服務的機制建設,各級政府應積極倡導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建立幫困機制,開展職工互助互濟活動,落實幫困措施,解決低收入困難職工的生活問題。還要建立起多渠道、穩定增長的救助資金籌措機制,同時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加強對社會救助政策落實的監督檢查,促進社會救助的準確和公平。

  三是加強基層社會救助工作機構、隊伍建設。進一步充實基層工作的力量,街道(鄉鎮)的社會保障部門應配備編制內的專職幹部,所需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社會救助、社區服務等工作。同時加大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培養、培訓。

  困難群體就醫——百姓家中事 代表係心頭

  總理政府報告強調 中國著手解決農民看病難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