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兩會前瞻]轉變觀念 協調發展
——[CCTV.com兩會前瞻]系列報道之科學發展觀篇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1日 09:59)

  CCTV.com綜合消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馬路越修越寬,廣場越修越大,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夠證明這個城市的確是發展了,大氣了;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報告中,GDP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數值越來越高;上馬的項目越來越多,“亮麗工程”、“形象工程”、“夜景工程”等名詞不逕而“紅”,似乎這樣就能夠證明這些地方在發展了,繁榮了……

  但一些有識之士指出,這正是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的典型特徵,是國家發展面臨“長短腿”問題的重要特徵,而眾所周知,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長短腿”總是走不快的。必須堅持協調、健康的科學發展觀並將其落到實處,這既是黨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也是今年“兩會”上的新亮點。


  堅持以人為本 樹立科學發展觀

  在2003年底中央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對2004年經濟發展目標提出的要求是“持續、快速、協調、健康”,其中“協調”二字的出現是與以往不同的最醒目變化,是針對發展中的“長短腿”之症所開的藥方,也是政府應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決策與工作的最實際體現。

  科學發展觀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新春伊始,中央就舉辦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

  在這次研究班的結業式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講話指出,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關係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對於我國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


  破舊立新 理性看待幹部政績

  “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産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溫家寶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的結業式上強調。而與發展觀緊密相連的還有領導幹部們的政績觀,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政績觀。

  一段時期以來,一些幹部對於“發展”問題存在很大的誤區,將“發展”片面理解為“增長”,把經濟發展簡單化為追求GDP。在這種片面發展觀的指導下,以GDP為主的“政績”成為考核領導幹部的惟一標準。於是,為達到GDP增長的簡單目的,浮誇之風漸起:不切實際地虛報GDP;不顧財力搞基建、上馬項目;目光短淺,犧牲群眾長遠利益搞開發……;這與科學發展觀中強調的“以人為本、協調、健康”是背道而馳的,長此以往,不僅不能發展,還將在群眾中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引發社會問題。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可喜的是,科學發展觀已逐步在指導各級政府工作中發揮作用了。最顯著的即為本屆政府確立今年的GDP調控目標為約7%,與去年相比減少了約2%,根據十六大確立的發展目標,我國若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目標,2002年以後的GDP增速必須保持在平均7.3%以上。而鋻於前兩年連續8%以上的增幅及出現的上述隱憂和社會事業亟須投入的現狀,7%的調控目標則成為2004年的一種務實最佳選擇。

  日前,深圳市政府宣佈要推遲到2010年才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什麼要推遲呢?因為深圳的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一些重要指標要開始調整。除了GDP之外,他們還提出了關於社會保障覆蓋率,關於就業率,關於社會治安案件的破案率,也關於包括城市規劃當中規劃到位的實現情況,安全生産責任事故等等,這些指標的確定意味着不僅僅是組織部門在考核深圳官員,也有老百姓在考核;深圳的發展不僅僅是GDP的增長,還有社會就業等與老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指標。浙江湖州市最近也把社會跟經濟協調發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鄉差距的縮小,以及環境保護等納入到其對幹部的政績評價指標中。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變化,是科學發展觀由理論到實踐的表徵。


  求解發展 經濟社會協調邁進

  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預計將達到3000美元。根據世界發展進程的規律,在人均GDP處於500美元~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意味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關鍵階段,也往往對應着社會矛盾最為嚴重的時期。用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常説的話來概括,是“經濟容易失調、社會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會倫理需要調整重建”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産業之間以及佔有資源不同的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還會拉大,而隨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種利益關係日益複雜,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拉美陷阱”就是前車之鑒:2002年,巴西人均GDP超過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達到82%,但貧困人口卻佔到國民人口總數的34%。一邊是現代化,一邊卻産生了那麼多窮人;有增長、無發展,大多數人享受不到現代化的成果,這就是人們常提到的“拉美陷阱”。

  中央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也明確提出了“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這五個統籌就是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理論基礎。但如何才能在實踐中避開“拉美陷阱”,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關鍵還要從當前最為突出的主要矛盾入手。

  第一,從根本上依靠國家和地方政府擴大對社會發展方面的投入,改變目前政府投資偏重於經濟建設而對社會事業偏少的格局。積極向科技、教育、衞生等社會事業領域傾斜,向生態環境保護傾斜。


  第二,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縮短地區之間和個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培育合理的現代社會階層結構應該成為今後社會制度安排和政策選擇的核心。

  第三,建立合理配置公共資源的制度設置。而其中最為有效的操作平臺,是建立公正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的制度,制定提高普通社會成員尤其是困難群體的競爭能力和技能教育的培訓政策。

  第四,全面構建現代化的社會管理體系,積極構建“中國社會穩定預警系統”。所謂“預警系統”就是在沒有“起火”之前,通過一系列指標的監測,發出警示,不必等到亡羊才補牢。

  第五,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減輕就業壓力,進一步改善就業環境和採取適當的政策支持。

  只要我們真正提高認識,充分注意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意義,經過努力,我國的經濟社會一定能夠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編後:人類的發展過程往往都是從經濟開始的,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但經濟增長到一定程度以後,就要兼顧到社會各個方面,最後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才是“以人為本”、“協調發展”的終極體現。雖然我國目前在經濟發展速度上領先於世界,但在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種種矛盾和問題,比如社會的保障體系不夠、社會的公共衞生體系不夠、社會事業單位改革體制不夠、科學的創新能力不夠、地區發展的不協調和不平衡、城鄉差別的存在、以及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等。為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科學發展觀應運而生,它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一個總體的戰略性的發展觀。

責編:劉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