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革命聖地魅力依舊 新"斯諾"絡繹不絕訪延安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23日 11:32)

  新華社西安11月23日電 “延安是中國共産黨的革命聖地,也是我年輕時記者夢萌芽的地方。每當聽到這個地名時,我的心中總是會産生一種特別的感覺。”日本《朝日新聞》記者野口拓朗在今年年初發表的文章中這樣描述自己對延安的感情。

  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率先進入延安,探究紅色革命根據地、紅軍領導人以及紅軍的生活。他在海外媒體上所做的連續報道以及隨後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讓延安為世界所矚目。今天,延安憑藉其革命聖地的獨特魅力,依然吸引著新一代的“斯諾”們。

  據陜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統計,改革開放後,每年有少則兩三批、多則數十批像野口拓朗先生這樣的海外記者慕名而來。他們大多來自美、英、法、日、丹麥、瑞典等發達國家,多關注延安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的變化,採訪內容涉及革命歷史、教育、文化、農村醫療、農業、生態保護、計劃生育等方面。

  被外國記者親切地稱為“老張”的延安外事辦公室原接待科負責人張德祥,從1970年開始陪同國外新聞記者在延安參觀訪問,直到兩年前退休。他回憶説,新一代“斯諾”們經常會詢問的問題包括“延安和革命年代相比,變化大嗎”、“延安農民生活怎麼樣”、“延安人如何評價毛澤東”、“中國人現在還知道延安精神嗎”等等。

  記者們關心延安的發展變化,更關心和毛主席有聯絡的人或事。“1993年,毛主席誕辰100週年紀念,包括路透社、美國《時代》週刊、法國電視臺、《華爾街日報》在內的世界各地新聞記者團來了32批70多人,是延安改革開放以來接待國外記者人數最多的一年。”張德祥説,“更多的記者則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隨時到延安來進行專題採訪。”

  英國獨立電視新聞公司記者馬奧田6年前來到延安。他和隨行的美國攝影師吉爾採訪了延安窯洞小學、裝有衛星電視設備的普通農家、延安革命舊址等,拍攝了課堂教學和當地村民耕田勞作、取水做飯的生活實景。馬奧田興奮地打電話給遠在美國的妻子説:“知道嗎?我正在毛澤東的住處。”

  在眾多海外媒體中,日本媒體近年來對延安的關註明顯多起來。兩年前,日本共同社和讀賣電視臺組團到延安採訪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退耕還林等內容。朝日新聞社的記者更是延安的常客:野口拓朗到過延安不下4次,寫過《革命聖地延安見聞》等數篇報道;為了充分反映延安地方風土民情,他的同事堀江義仁今年年初在延安停留一週,和百姓一起度過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

  雖然延安相對於中國發達地區來説還比較落後,但新一代的“斯諾”們對延安充滿了期待。日本NHK放送協會電視專題部濱野高宏曾説:“延安精神是神聖的精神,繼承發揚下去,將會使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民族。”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