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三峽文物無法調撥外地 專家建議全國性保護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3日 00:20)


大批考古人員在三峽地區“挖寶” 本報記者 侯恕望/攝

  羊城晚報消息:到過三峽地區古墓考古現場的人,看到一堆堆精美、完好的墓磚未能像其他文物一樣轉移到安全地點,卻面臨著被回填和消失的命運,莫不搖頭嘆息。

  突擊式的大規模考古任務,使三峽地區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工地。新出土的文物源源不斷地移交到當地各行政區域博物館或相關機構。不少人不由發問:大量的同類文物,有沒有調撥到全國其他地區博物館的可能?

  墓磚回填永沉江底

  記者近日來到重慶市新鄉鎮寨子村礁芭石,這裡是廣東省考古研究所的發掘工地。此前,他們已經在這裡發掘了17座古墓和1座窯址,剛剛發掘的6座磚室墓已清理完畢。

  記者看到,墓坑周圍堆滿了帶有精美紋飾的古墓磚,有的堆積整齊,有的卻橫七豎八地埋在碎土堆裏。記者在旁邊農民的豬圈裏也發現有不少這樣的墓磚。

  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隊長尚傑説,這些墓磚的選料淘洗、燒制質量以及裝飾藝術都有很高的水準。這些塊頭不算大的墓磚,最小的也有16公斤,而最重的可達22公斤。墓磚瑕疵極少,紋飾和製作工藝非常精良。據介紹,發現的紋飾已有15種,其中作為紋飾之一的“富貴”二字,書法已和現在的十分相似。

  尚傑告訴記者,去年挖掘的墓磚也很多,萬州博物館原計劃用墓磚在館內復原當時的古墓形制,後來因經費等問題未能如願,絕大部分墓磚只好回填。

  不少文物專家指出,這些具有較高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墓磚,從此將永遠消失,“這實在是一種不得已的損毀文物的行為”。

  同類文物堆滿庫房

  墓磚數量甚巨,而其他同類文物也為數不少。

  廣東考古隊所在的礁芭石,一處2000平米左右的坪地,到目前為止已有23座較大型漢代古墓被發現。礁芭石附近,廣西考古隊、上海大學考古隊、湖北荊州考古隊、復旦大學考古隊等隊伍,都正在進行著近乎同一時期、同一形制的古墓發掘工作。這些墓地除同時擁有較高藝術造詣的精美墓磚外,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罐、陶俑和冥器等文物,形制、類別、質地、造型、風格大同小異。

  去年,支援萬州區考古的考古隊伍共有60多支,他們發掘出來的同一時期和相同類型的文物,數量非常巨大。新出土的各種文物堆滿了重慶的各個博物館。萬州博物館考古隊的彭先生説,面積達10畝的庫房已經裝滿了各類文物,新館正在緊張建設中。而在萬州區所有正在發掘的考古工地,幾乎每天都有新出土的文物準備移送到萬州區博物館。由於文物太多,去年僅礁芭石一個工地一次就租了一條大貨船,把40多箱(筐)出土文物移交給該館。

  出土墓磚能否外調

  眾多同類文物出土,文物管理部門面臨著龐大的保護費用支出,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開發,充分發揮功能等一系列問題。

  有考古專家指出,三峽地區文物搶救工作可以動員全國力量參與,那保護、利用這些文物要不要全國性意識?

  尚傑指出,那些墓磚由於地區關係和歷史原因,廣東的博物館幾乎沒有收藏。這些墓磚如能充實、調配到其他地區的博物館,實在是一樁美事。

  談到這,尚傑不無遺憾地説,這也是一樁難事。沒有有關部門的授權,任何一塊文物或文物碎片都不能離開其所在的有關行政區域。假如國家對三峽文物調配能實行靈活的特殊政策,這些珍貴文物就可以發揮更大的社會效應。

  據了解,目前有關部門還沒有相關的調撥計劃。本報記者張演欽(重慶新鄉鎮今晨專電)

責編:小心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一批珍貴敦煌文物在京展出(2002/11/12/ 14:25)
  • 三峽庫區135米水位線下文物搶救進入倒計時(2002/11/01/ 09:37)
  • 三峽庫區重要文物張飛廟8日開始搬遷(2002/10/08/ 20:46)
  • 44件戰國周代文物驚現乾涸水庫 (2002/09/24/ 14:31)
  • 三峽工程1087處文物保護項目正進行搶救性發掘(2002/09/11/ 02:08)
  • 中國絲綢之路新疆文物展在東京開幕(2002/08/20/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