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記者奔赴大興安嶺火場火情最為嚴峻的孟貴六支線火場,在山頂追蹤火頭時,不料被濃煙烈火包圍,身曆險境,親身體驗到撲火隊員的危險,才備感撲火的艱難。
孟貴六支線火場位於滿歸鎮東南方向,距離大約40公里,現有滿歸林業局、克一河林業局、甘河林業局、得耳布爾林業局和阿裏河林業局的900多名林業撲火隊員,加上附近的300多名森警官兵,撲火總兵力達到1200多名。火場西線已得到控制,但北線和東線一直有明火,而且煙霧很大。
13時,記者趕往孟貴六支線火場東線和東北線,這裡由滿歸、得耳布爾和阿裏河三個林業局負責。坡度約40度的山體上,到處都是石塊。記者沿着隔離帶向上攀爬,沿途可見三五成群的撲火隊員,有的在清理雜物,有的深挖隔離帶,還有一兩個窩在草叢中熟睡。由得耳布爾和滿歸林業局負責的火線隔離帶已經相連,火燒基地偶爾有復燃的小火苗。越往北走,火燒基地裏的煙霧越大,路邊看護的林業職工,只能蹲坐在地上,瞇縫着眼睛觀察情況。
14時左右,記者來到阿裏河的防區,職工們正在溝裏挖隔離帶,清理一堆堆的石塊。突然有消息傳來,火線突然反方向撲了過來,從山腳順山而上,直抄東線隔離帶的後路。記者跟隨阿裏河林業局局長張中華為首的20多人的快速撲火隊,上山追趕火頭。
大約14時20分,記者行至一片林草茂密處,正在尋路前行,火燒基地內突起三級風,一下子竄起一股火苗,高達1.5米左右,6名風力撲火機手馬上衝上去阻擊明火,風力撲火機發出的“嗚嗡、嗚嗡”聲音迅即響成一片。記者離火線兩米遠都感覺熱浪撲面,烤得有點受不了,撲火機手們只能側背着火頭,提着15公斤重的風力撲火機,倒退着撲打,兩人一組輪換着來,後面的隊員跟着用樹枝撲壓小股明火。
大約20分鐘過後,火勢基本得到控制。此時撲火機具過熱,隊員們的面具也被烤得軟化了,許多隊員的袖口都熱得燙手。張中華命令原地休息。可就在這時,風力突然達到四五級,火燒基地裏的濃煙頃刻間朝我們撲來,我們被迫連撤20多米。可煙霧仍在增大,以遮天蔽日之勢壓過來,一下子把我們裹在中間,嗆得記者嗓子眼火辣辣的,眼淚直流。一時間連路都看不清楚,四週濃煙滾滾,只隱約看見火苗跟着濃煙向我們卷過來。張中華一邊指揮我們沿火線向回撤,一邊高喊:“不要慌,不要慌。人員跟緊,別走散了!”隊員們打開水桶蓋,用水濕潤毛巾和衣服,就這樣捂着口鼻走了大約5分多鐘,煙霧才稍見緩和。
為防意外,克一河林業局防火辦副主任顏世庫急忙帶着記者向山下撤離。途中遇到克一河林業局的50名快速撲火隊員正抄近路支援阿裏河林業局。等我們回到火場前線指揮部,已是16時。不一會兒,滿歸總前指副總指揮、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副書記孟根和副總經理張學勤來了,召集火場5個林業局的負責人開會。孟根通報了從空中觀測到的情況:就在孟貴六支線火場的南線、東線、北線以外,又發現新的火點,火線已向更大的範圍擴散。其中尤以北線情況比較緊急和複雜。孟根要求5個林業局緊急抽調全部110名快速撲火隊員撲打東線明火,得耳布爾、阿裏河、滿歸3個林業局全部撤離現在的火場,於當晚18點沿東南線撲打明火。
記者17時離開孟貴六支線火場時,濃煙已籠罩指揮部上空,火線離前指已不過幾百米的距離。等記者搭車向滿歸行出20多公里時,四週的天空仍是濃煙滾滾。
回來的路上,記者回想起那一幕仍心有餘悸,剎那間就是生死境界。記者的腦海裏不禁又出現了一個個特寫鏡頭:被煙薰黑的臉、嚼着幹饅頭的嘴、纏着繃帶的手、遮臉的毛巾和疲憊的眼神,沖天的煙火、崎嶇的山道和密密的叢林。新華社記者張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