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醫藥行業暴利空間巨大 醫藥分家改革流産成必然   
06月07日 08:10

    僅僅運行1個月零5天,湖北省首家試行“醫藥分家”的省婦幼保健院涂家嶺門診部不得不自行“流産”,回復到醫藥不分家的原有體制。據5月28日《工人日報》報道,這個給患者以實惠、曾被視為“向醫藥分家改革邁出的可喜一步”的舉措之所以失敗,一是沒能得到同行的理解,而是受到了來自其他醫院一致的責難。其二,得不到患者的理解,被患者懷疑藥品質量沒有保證。有人認為,醫藥分家試點的快速流産,“説明舊有醫藥體制慣性仍十分強大”。

     這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而沒過去的實例。既是“試點”,過不去,便退回岸上來,也不過是印證了一句話:“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然而對關於這個“試點”迅速流産的解釋,我卻充滿了質疑。

     由於現有的藥品定價機制及“以藥養醫”體制的影響,藥價虛高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因此我很奇怪,一個讓利於民、造福患者的舉措,在深受藥價虛高之苦的患者那裏竟討不到好?這未免有些説不過去。而即便真的是患者“不領情”,我也相信其背後必然是他們“不知情”。“試點”難道不應該讓它所服務的患者知情嗎?至於説到同業的責難,就更不好理解。任何一項改革,都勢必觸及既得利益,這已是常識了,未必該院在進行“試點”之前對此毫無準備,要不何以一經“交手”便鳴金收兵?“流産”的速度之快,仿佛讓人看出改革者對改革實際上缺乏信心與真心。

     然而藥價虛高必須改變,醫藥界人所共知的暴利時代必須終結,“醫藥分家”也就成了眾望所歸、大勢所趨。在這種情勢之下,這場淺嘗輒止、僅僅運行了1個月零5天便匆忙宣告流産的“改革”,給人的似乎不只是“走過場”的印象。當彼岸毫無誘惑,而既得利益者又過於貪戀此岸的種種好處之時,他們當然不願渡過河去。即便在某種情形下不得不做出欲渡的樣子,但其中有幾分誠意大可懷疑。直説了吧,在主動“流産”與被迫“流産”之間,我寧願相信前者。

     但是這沒什麼好責備的。作為一個經濟體,追求最大化利益原本就無可厚非。就醫院切身利益而言,主動“流産”也許不失為一個最好的結果。這是因為,一切還沒有到“非如此不可”的地步。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整個醫藥市場尚沒有一個相對規範的運作方式。這就是醫藥管理部門的態度曖昧,藥價虛高的黑洞依然存在,醫療機構謀取暴利的空間依然十分巨大。

     也許另一則有關武漢藥品市場的新聞可以使這一切更加明晰。5月24日新華社“新華視點”報道,在過去一週裏,該市有三家藥房分別遭到人為的縱火、被砸以及受到不明身份者的襲擊,而這三家藥房均為“平價藥店”。報道指出,這“表明了武漢市藥品零售價格戰的白熱化,同時也表明了醫藥行業暴利問題十分突出”。事實上,即便排除同行實施暴力襲擊的嫌疑,平價藥店也早已成為了眾矢之的。一些暴利藥店聯合向藥品生産廠家和代理商發出警告,要求其不得直接向平價藥店供貨。同時,他們還結成“價格同盟”,對平價藥店進行封殺、打擊。

     兩個事件,其實是一棵樹的兩個分枝。藥品銷售商店“平價”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醫藥分家的改革,“平價藥店”所面臨的生存窘境,其實正是“試點”醫院所要直面的兩難選擇。然而這個時候,藥品監督和物價等政府部門卻表現出了不置可否的“謹慎態度”。對於改革“試點”過早的流産,有關負責人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説:“改革過程中出現這類情況應該是可以理解的。”這也許可以理解為對醫藥行業暴利空間的容忍或認可。

     雖然我們依然可以樂觀地説,一次“試點”的流産並不意味著醫藥改革從此停滯不前,但是另一方面,它卻使得原本可以及早實現的改革不得不推遲,而群眾對於真正的實惠的預期也就不得不暫時擱淺。在這方面,政府有關方面還有許多事要做。



責編:曹勁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