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人物期刊     臺前幕後     經典回訪     人物檢索         



漢斯霍萊因:“一切皆為建築”


  霍萊因知道應該怎樣對不同的事物進行不同的處理。維也納人喜歡戲劇,因為它不同於其它的藝術,戲劇處於現實和幻覺的交叉點上。所有的建築,事實上包括我們的全部生活,最終證明都只是一場舞臺上的表演而已。

  霍萊因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功能主義者,但是他的功能主義觀點從本質上來説是經過擴展了的,事實上他一直反對的是傳統意義詮釋的功能主義。這種意義上的功能主義多半是局限於一些物質現象和關於建築可量化的方面,而沒有考慮到他所説的建築的非量化因素,比如氣氛或舒適度這樣的概念。

  霍萊因在芝加哥伊利諾斯理工大學學習的時候,曾經詢問過密斯范德羅爾(Mies van der Rohe),他是一位偉大的現代主義大師,他認為對建築師來説最困難的工作是“教堂和酒吧”。的確,那些建造任務需要考慮到很多建築的非量化因素,也就是涉及到這樣的問題:如何營造酒吧的氣氛?如何創造教堂那獨特的抽象魅力?

  在法國奧弗涅的多姆山山腳下,霍萊因建造了一座火山博物館,並因此在國際比賽中獲獎。這座博物館嵌入泥土之中,就像一艘沒入水裏的遠洋巨輪。

  博物館的核心是一個陷入地下的圓錐體。錐體表面飾以當地黑色的火山岩;內側嵌入金屬箔。這一空間從形式到內外材質、再到色彩的轉換都給人以身處熾熱火山口的感覺。博物館突出反映了自然力量的強大和人與自然的關係,意在使人從中得到啟示,了解自然規律。

  博物館的入口大廳是一個總高度近22m的錐體,又是地下呈放射狀佈局的展廳的組織樞紐。進入博物館,人們將會沿着樓梯向地心走去。霍萊因的這個建築構想就來自於但丁的著作《煉獄》和法國科幻小説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地心游記》。

  60年代,維也納的建築環境逐漸成熟起來。一些反對傳統藝術,反對戰後實用的功能主義建築的建築師們聚集到了摩爾主教名下的聖史蒂芬美術館,在這裡就新的建築藝術風格進行交流,討論。1963年,霍萊因和沃特皮克勒(Walter Pichler)在這裡舉辦了一次展覽,在當時引起轟動,人們開始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建築。

  在霍萊因早期的建築生涯中,美國對他産生了根本的影響。1958年霍萊因從維也納來到美國芝加哥的伊利諾斯理工學院深造,他駕車從紐約到西海岸,那種馳騁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上的感覺令他十分興奮,因為那是在歐洲體會不到的。即使是在巴洛克風格盛行的維也納,霍萊因也只能在虛擬的世界中,在他的設計圖上滿足自己超越極限的渴望。

  從土著部落建築中得到的靈感成為霍萊因藝術發展道路上的轉捩點,這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復的體現。“上層”和“下層”,物質生活空間與精神生活空間的緊密聯絡使霍萊因産生了將建築轉變成景觀的構想。通過小徑、階梯和斜坡,建築不再是孤立的,而成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躍的組成部分。

  人類總認為自己是最為強大的,是不可戰勝的。然而,人類卻有一個無法克服的缺陷,那就是,他會死亡。

  霍萊因早年曾在明興-格拉德巴赫舉辦過一次名為“死亡”的展覽。那是一個建在古代廢墟上的墓地,游客們在這裡可以自己動手挖掘一些東西,然後對它們進行鑒定。

  他經常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現在人們不能有尊嚴地死去?有這樣一個簡單的描述:一幅屏風,後面是一張病床,死亡的床。在當今的西方世界,人們就是那樣死去的。

  他很早就在想:在二十世紀的文明和文化中,為什麼我們這樣排斥死亡,尤其是死亡的過程,只在一些特殊的場所才去面對它。而在其它文化和文明中,或者説在過去數百年和數千年的文化和文明中,死亡就是人生命的一部分……

  請收看12月25日 22:50 cctv-10 《人物》欄目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