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2日上午10點,內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館館長計連成給馮鵬生先生送來一批殘破的遼代經卷,請馮先生幫助修復,這是馮鵬生幫他們修復的第四批經卷。
大藏經是佛教的一部大百科全書,它不僅收錄了大量的佛經,歷代高僧的重要著述,還記錄了佛教發源地印度的部分歷史和民俗。中國古代傳説《西游記》講述的唐僧去西天取經,取的就是大藏經。
宋開寶八年(公元976年),中國第一次將大藏經整理成漢文。公元992年,遼契丹國,開始刊刻中國歷史上版本最好的大藏經——契丹藏。
大藏經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已經失傳,只有漢文大藏經流傳在世上。最早的一部大藏經現存於大英博物館,最好的大藏經〈契丹藏〉則於1974年,山西應縣木塔維修時,在第四層釋迦佛塑像的肚子裏發現。但發現時經卷已殘破不堪。這是馮鵬生第一次主持搶救修復的國寶級文物。
當時他是車間主任,所以經過研究以後,説應該是全力地對這批文物進行搶救,於是他在工作安排上就增加了人員,就安排了張貴桐先生、王家瑞先生、李振東先生,和他,就是對修復這批作品都做了具體的分工。誰負責修哪些誰負責哪些,他是負責修遼代的那幾本書籍,要恢復它的原樣,另外修了幾件難度比較大的,不容易展觀的經卷。
確保經卷不受損傷的情況下,他們經過對經卷的特殊處理,然後利用水中沖洗這樣一種方法把兩三卷經卷揭開了。
中國書畫裝裱修復技術始於魏晉,唐代以後逐漸完善。因地域和氣候的不同,在操作技法上,有了南北之分。
1949年以後,南北高手都聚集在北京。南派以劉定之、張耀煊為代表,他們修復了故宮的稀世珍寶,宋代的〈清明上河圖〉和遼寧博物館收藏的唐代〈簪花仕女圖〉。北派國手張貴桐、王家瑞,他們修復了新疆出土的唐代〈女媧圖〉、明代鐘欽禮的〈山水〉等大量古舊書畫。
為了儘量保持經卷的原貌,馮鵬生他們採用的是南派挖補的方法。把一個猶如捍麵杖似的經卷,把它揭開,那是非同小可的事,因為那紙很薄又很糟糗,粘連在一起,那不僅要經過特殊的處理,那是相當的緊張的啊。這是馮鵬生他們第一次接手難度這麼大的工作,那年他37歲,已經在這個行業工作了21個年頭。也正是在那一年,他的第一部理論專著〈中國書畫裝裱概説〉出版了。
1957年,馮鵬生就讀於北京市三十一中,理想是寫小説。當時父親的收入很難養活一個十三口之家。
如果他作為一個藝徒就可以得到12元錢的生活費,於是學業就荒廢了。
他離開學校,考入位於前門鮮魚口的北京市特藝聯社,與江海滄簽了師徒合同,學習書畫裝裱技術,這年他15歲。
江海滄,張大千門下的北派裝裱高手,多年為張大千裱畫。1950年,到了北京特藝聯社。他專心致志,逢年過節都不和父母多待一會就回宿舍去了,至於對象的事就更排不上隊來了,即使有一點春意萌動,也要扼殺在內心底下。他記得是在一年春節,寒冷的冬天,他跑到所在單位對門的理髮館,叫理髮的師傅將頭髮統統剃光,那師傅説:“本來咱們就其貌不揚,再把那兩根頭髮剃了,不就更醜了嗎。”他回答:“這樣即使春心萌動也不會有人光臨了呀”。
記得進行這項工作是在冬天,在冬天,嚇得是滿頭大汗,穿的衣服並不多,全是被嚇的。所以他曾經跟別人説,修復這些古代的作品,確實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你必須達到一種境界——人我兩忘。
榮寶齋原名松竹齋,是一個進京趕考未取得功名的文人創辦,當初只是一家經營詩信箋紙、文房四寶的小店。1894年,改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將古玩字畫納入經營範圍。經過一百多年,榮寶齋有了“民間小故宮”的美譽。
1959年,特藝聯社裱畫廠100多人都歸到了榮寶齋,建立起龐大的裝裱車間。同時這裡也集中了北派裝裱修復的國手張貴桐、王家瑞。馮鵬生修復古書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術,得到這兩位師傅的傳授。
俗話説,三分字畫,七分裝裱。據文物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全國目前有1000多萬件老化殘破的書畫文物亟待修復,而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卻只有近400人,在這些人員當中,既懂專業美術知識,又掌握較高技術,能夠修複國寶級文物的專家,更為少見。如果沒有他們,一切的書畫國寶都可能成為廢紙。
當時應縣木塔經卷的修復工作,集中了榮寶齋裝裱修復技術的最強力量,他們從1979年冬至1981年夏,用了900多天的時間,將〈契丹藏〉從一堆枯朽酥脆的紙片,一點點地還原,使它重新具有了文物的本來價值。到今天,整整20年過去了,當年參加搶救工作的四位師傅,如今只剩下了馮鵬生。
1986年9月,馮鵬生接到新聞出版總署的通知,去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作為榮寶齋副經理的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到榮寶齋。
90年他從美院畢業後,剛好趕上了單位人事調整,他成了閒散人員,開始蝸居在家中,一呆就是十年。
1988年,山東即墨發現了一件明代絹本畫,雖然很珍貴,但畫中人物的臉在文革中被涂上了墨汁。他們向歷史博物館的史樹青先生求助,史先生帶着這幅畫找了故宮和上海的有關部門,都沒有辦法修復。最後,史先生找到了馮鵬生,請他試試看,但要求一定要做好。馮鵬生經過三四天的時間清洗修復,最終清理掉了墨漬,但多少也留下了一些痕跡,所以馮鵬生自己對這件復原的作品,始終不是很滿意。
在他閒賦在家期間,還有許多博物館慕名找上門來,請他修復書畫文物。 這些年來,他為山西、內蒙、遼寧等地修復文物字畫500多件,其中特級、一級文物近30件。
十年間,他查閱研究了四千多本圖書資料,篩選了一萬多幅古今版畫圖片,寫出了30萬字的《木版水印概説》。他根據史料和實物,論定我國的雕版印刷術始於隋代。結束了近1000年來學術界關於雕版印刷術起始年代的爭論。北京大學出版社將此書贈送給聯合國第六次印刷史討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