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護鼻,順利通過春季過敏關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2025年04月14日 05:58:21
新華每日電訊 | 2025年04月14日 05:58:21
原標題:科學護鼻,順利通過春季過敏關
正在加載

  每年4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全國愛鼻日。春季到來,過敏性鼻炎患者也迎來了最難熬的季節。鼻塞、鼻癢、噴嚏不斷……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可能誘發哮喘等更嚴重的疾病。如何科學護鼻,順利通過春季過敏關?記者走訪醫院、採訪專家,揭秘過敏性鼻炎的防治之道。

  這些認知誤區你中招了嗎

  家住北京的張女士,過去3年,每到春季,她和7歲的兒子小宇便出現鼻塞、流涕等症狀。起初她以為是普通感冒,吃了感冒藥也不管用。小宇因長期鼻塞出現睡眠障礙、“腺樣體面容”,最近張女士帶他到醫院就診,經檢測,母子倆均被確診為蒿草花粉過敏性鼻炎。

  像張女士及其兒子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成人過敏性鼻炎患病率達19%,兒童達22%,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公眾認知仍存誤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劉俊秀説,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的症狀有重疊之處,主要表現為流清水樣鼻涕,陣發性噴嚏,鼻塞。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會誤以為自己感冒,出現診斷混淆、不規範治療等問題,易導致病程遷延甚至誘發哮喘等並發癥。

  如何區分過敏性鼻炎與感冒?劉俊秀介紹,感冒病程短,一般5至7天可自愈,伴全身症狀,如發熱、乏力等;過敏性鼻炎病程長,一般持續數周至數月,無發熱,接觸過敏原後病情加重。過敏性鼻炎噴嚏多、鼻涕如“水龍頭”,伴眼耳咽部瘙癢;感冒噴嚏少,鼻涕後期黏稠,以鼻塞為主。此外,過敏性鼻炎有季節規律,春季花粉過敏尤為常見。

  一些過敏性鼻炎患者有“濫用抗生素或拒絕鼻噴激素”的行為,專家提示,有些患者一流鼻涕就吃抗生素,但抗生素對病毒性感冒和過敏性鼻炎均無效。此外,部分患者對鼻噴激素心存恐懼,但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鼻噴激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避開過敏原,規範治療是關鍵

  在過敏性鼻炎的防治中,避開過敏原是首要任務。春秋兩季是花粉過敏的高發期,尤其是蒿草、楊樹、柳樹等植物的花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張羅建議,在花粉濃度較高的時段,患者應儘量減少外出,如早晨和傍晚。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和護目鏡,減少花粉接觸。

  對於已經確診的過敏性鼻炎患者,規範治療至關重要。張羅表示,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抗組胺藥、鼻噴激素等,可以有效緩解症狀。免疫治療,即脫敏治療,是針對過敏原進行的特異性治療。

  張羅説,通過逐漸增加過敏原的暴露量,可以使機體免疫系統逐漸適應並降低對過敏原的敏感性,從而減輕或消除過敏症狀。

  然而,部分患者還面臨着常規治療方案療效不佳的問題。我國科學家持續開展高質量研究,近期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4月,張羅團隊在國際醫學期刊《自然·醫學》發佈研究成果顯示,一種國産新型生物製劑司普奇拜單抗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鼻部和眼部症狀。這一“中國方案”有望為過敏性鼻炎治療提供新選擇。

  長期管理,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過敏性鼻炎若不規範控制,可能引發鼻竇炎、中耳炎,甚至哮喘。如何做好長期管理?

  38歲的遼寧省瀋陽市居民羅先生,自幼年起便患有過敏性鼻炎,他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護鼻方法:在花粉季節前,提前使用抗過敏藥物;每天堅持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潔;過敏期按時用藥。

  “過敏性鼻炎要堅持預防為先,尤其在花粉季節,提前干預比症狀發作後再控制更有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全桂説,患者應建立健康檔案,記錄自己的過敏史、症狀變化等,以便醫生更好了解病情。同時,要定期進行過敏原檢測,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此外,患者要儘量避免接觸二手煙、粉塵等有害物質,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飲食上,避免食用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如海鮮等。還要學會自我管理,掌握一些基本護鼻技巧,如在花粉季節,使用花粉阻隔劑,減少花粉接觸;在塵螨較多的季節,使用除螨儀,減少塵螨滋生。

  “患者要積極參與到過敏性鼻炎的長期管理中來。”王全桂説,定期復診,保持良好心態,避免因病情反復而産生焦慮和抑鬱情緒。

  (記者李恒 顧天成)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

編輯:謝博韜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科學護鼻,順利通過春季過敏關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