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扎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3月12日,多家金融機構宣佈出臺具體舉措,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力為各類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3月12日,全國工商聯和工商銀行聯合發佈了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圍繞科技金融、綠色低碳等推出“十大舉措”,支持民營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
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介紹,計劃未來三年,為民營企業提供投融資不低於6萬億元。圍繞解決民營企業的痛點難點問題,暢通股、債、貸、保等方面全口徑融資,增加信用和中長期的資金供給。
農業銀行以“人工智慧+”為方向,推動構建智慧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中國銀行宣佈2025年將以數字化手段服務民營企業資金量超5萬億元。同時,將為民營企業“出海”項目提供更有力的融資支持。
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介紹,增加對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2025年,計劃支持民企項目意向融資規模超50億美元。破除金融服務堵點、痛點,在風險偏好、授信政策、信貸審批等服務流程中杜絕不平等條款。
3月12日,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還分別宣佈設立總規模800億元的科技創新基金和總規模超過500億元的科創母基金,支持科創企業股權融資,持續加大對硬科技、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