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2月12日,哈爾濱亞冬會進入開幕式之後的第5個比賽日。這一天,中國代表團的開幕式旗手劉夢婷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中拿下金牌,首次參加亞冬會的她,兩天拿下兩金。在花樣滑冰項目中,中國隊獲得花樣滑冰冰上舞蹈銀牌。在賽場之外,作為亞冬會舉辦地的哈爾濱,如何讓更多普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當中?此外,被稱為“音樂之城”的哈爾濱,又有哪些獨特的音樂魅力?
從花樣滑冰項目看 離米蘭冬奧會金牌還有多遠?
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冠軍 韓聰:我覺得我們現在因為年輕運動員較多,所以還是積累國際賽事的經驗。下一屆奧運會花樣滑冰落選賽將在中國舉辦,這也是他們最後可以抓住的機會。要去參加米蘭冬奧會,雙人滑一定要拿到名額,才能有機會去。對我們來講,這個長征之路還稍微長一點。
作為一名純正的哈爾濱人且是亞冬會執旗手 感覺怎麼樣?
韓聰:首先作為家鄉人,我自己作為執旗手,這一次是特別榮耀的,與我當運動員的經歷是不一樣的。運動員的時候我更加集中在聚光燈下,更能感受到賽場帶給我的這種使命感,但是作為執旗手我覺得那是莊嚴神聖的,我展示的不是我個人,而是整個哈爾濱的面貌、國家的形象。所以當時我就有這種使命感和榮譽感,我在走的時候就特別緊張。
音樂對於哈爾濱這座城市來説到底意味着什麼?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館長 苗笛:哈爾濱這座城市是由東西方兩種文化構成的。過去在這裡生活的是中國北方民族,北方民族能歌善舞,所以傳統音樂氛圍特別濃。西方文化進入這座城市以後,在這裡它們生根發芽,和我們的民族文化融合共生了,這説明中華文明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作為一個城市來説,音樂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老百姓的生活當中,也充滿這種藝術形式的表現,夏天的松花江畔,到處是玩樂器的、唱歌的。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哈爾濱的群眾音樂文化氛圍非常濃,中央大街上就有許多歷史的、音樂文化的重要的人物、事件和足跡。
今年是劉夢婷首次參加亞冬會 還擔任了旗手 這對她而言意味着什麼?
中國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和大跳臺隊隊員 劉夢婷:擔任旗手是一種責任,也想向大家展示冰雪魅力,覺得自己做到了。其實會有壓力,但更多的是比賽給自己帶來的壓力,還是覺得穩紮穩打,一步一步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如何看待像劉夢婷一樣 在亞冬會上嶄露頭角的新生代?
白岩松:我覺得兩個角度,因為首先從“雪”這方面,過去咱們是弱的,所謂叫“冰強雪弱”。這就需要彎道超車,就需要有新的一代人向前成長。比如説劉夢婷在10歲之前是練體操的,後來跨界走上了這樣一個領域,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績。希望未來這一批年輕人一步一個臺階,邁到更高的水平。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這次亞冬會的男女旗手太厲害了,加起來得了5塊金牌——寧忠岩拿走三塊,劉夢婷拿走兩塊。上一屆亞冬會的時候,旗手武大靖也拿走了金牌。我覺得今後我們對旗手可能會有一種期待,就是説旗手首先是過去表現很好,另外旗手的身份讓他産生了更大的自信,可能在接下來的賽事當中,有更好的表現。我覺得這次亞冬會兩個旗手獲得5塊金牌,就蠻有説服力。
“爾濱”還有一群活躍在賽場之外的冰雪高人
滑冰是刻在哈爾濱人骨子裏的記憶。位於哈爾濱的丁香公園,大約在十年前開始有了小型冰場,如今在變身為面積更大的公益冰場後,許多滑冰愛好者來到這裡滑冰健身。雖然這天是小雪天氣,但依然沒能阻擋大家在這裡享受滑冰的樂趣。